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周厲王最早實行“專利”制度,自己腰包鼓了,然而卻被餓死了

古人雲:敗莫敗於多私。 私心是一種心理現象,表露於外,則化為利。

易經六十四卦, 談“利”與“不利”的就有兩百零二處。 可以說, 易經的中心思想就是探討怎樣做有利, 怎樣做不利。 但這裡所說的是大利, 長遠的利, 而不是小利, 不是眼前的利。

無論大利還是小利, 很多油都會在乎的, 一般來說, 有大利小利之分, 就延伸出了大私和小私之分。 大私就是天下為公, 古代心懷天下的君主都把朝廷民間管理的井井有條。 而有些君主就是小私心態, 只自私自利, 賞不以功, 罰不以罪, 小則結匹夫之怨, 大則激天下之怒。

古語有雲:“夏以禹興, 以桀往;商以湯興, 以紂亡。 ”朝代沒有變, 政治體制沒有變, 同樣一個國家, 卻因人而興, 因人而亡。

就拿周朝來說, 西周第十任君主周厲王是一個財迷心竅、蔑視民意的昏君。

他任用主張“專利”的榮夷公為親信。 首先宣佈對山林川澤的物產實行“專利”,

將山林川澤收歸王室所有, 不准平民隨意進山林川澤謀生, 必須高價購買許可證才能砍柴、打漁、采藥。 其次, 周厲王宣佈對所有賺錢的行業收歸王室經營, 比如銅鐵鹽糖酒等行業收歸王室所有, 王室實行壟斷經營。

周厲王的“專利”政策, 斷絕了許多平民的生路。 大多數平民由於拿不出購買許可證的錢, 陷入饑寒交迫、家破人亡、賣兒賣女的境地。 老百姓們就採取不同形式或公開或私下發洩不滿。 召公勸諫周厲王:您要改一改了!現在國人都在談論您的過失!

厲王說:這好辦, 把他們的嘴堵住就行了。 怎麼堵呢?原來厲王喜歡巫術。 他供養了一大批從衛國招來的巫師, 正愁他們沒事幹。 厲王命令這些衛巫化妝成小商販、江湖醫生、算命先生, 深入到國人中間, 一發現談論國事長短的人就實施跟蹤尾隨, 在其住地留下標記, 然後叫來軍人進行抓捕。 厲王把這些人一律當作政治犯處死, 再把他們的家屬流放到彘這個地方。 厲王重重賞賜這些衛巫。 衛巫抓政治犯的熱情空前高漲。

被殺的人越來越多。

老百姓們不敢講話了, 在路上碰見熟人, 只能眨眨眼睛示意。 史書上稱作“道路以目”。 老百姓們忍無可忍, 終於爆發了中國歷史上首次“國人暴動”, 相當於現在的群體事件。 老百姓們把活捉的厲王流放到彘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的人對厲王恨之入骨, 相約拒絕給厲王提供飲食, 於是厲王被活活餓死了。

袞袞諸公, 很多都是喜歡名利的, 然則管仲有言曰:“夫名實之相怨久矣, 是故絕而無交。 惠者知其不可兩守, 乃取一焉, 故安而無憂。 ”意思是說:名與實的互相矛盾是由來已久的事了, 所以互相排斥而不能並有。 明智的人知道不可能兩者兼備, 於是只取其一, 棄名取實。 因此, 安定而無憂。

諸公要如何取捨,

自己抉擇吧。

正版包郵 精裝《管子》精解 管仲 國學經典原版無刪節 ¥26.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