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密林搏擊叢林戰

來源中國軍網

神奇的“跳蛙”戰術如何四兩撥千斤

——《密林搏擊叢林戰》引發的叢林戰話題

■何堃

二戰期間發生的山地叢林作戰,

始終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叢林作戰地形複雜, 坡陡穀深, 草深林密, 大自然也成為士兵們的敵人。 但因其規模相對較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些決定性戰役的耀眼光環下, 它的光澤略顯暗淡, 甚至為大家所忽略。

一種新型的戰術卻在這種條件下誕生並大放光彩。 日本的頭號戰犯東條英機在臨死時曾告訴麥克亞瑟說, 美國戰勝日本的主要因素有三個。 一是美國海軍潛艇的襲擾活動, 二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快速航空母艦長期離開基地進行獨立作戰的能力, 第三個就是美軍採用的新的越島進攻戰術——“蛙跳”戰術。

1943年的太平洋戰爭陷入了拉鋸狀態, 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開始反攻, 日軍則負隅頑抗。 南太平洋上島嶼星羅棋佈,

雙方逐島爭奪, 戰爭異常艱難。 原本美軍與日軍逐島角逐拼殺, 日軍有備無患, 以逸待勞。 譬如 A, B, C , D , E島由東向西, 美軍攻下A 島, 按順序進攻 B島。 如此日軍在 A島丟失之前, B 島日軍嚴陣以待, 且日軍的軍需補給不受影響。 美軍的兩大名將麥克亞瑟和尼米茲的腦海裡產生了改逐島進攻的辦法為“蛙式越島”進攻, 像青蛙跳躍前進一樣, 不按 ABCDE這樣的常規"有序"進攻, 而是攻下 A島之後, 不攻B 島, 偏去攻B 島以外的其它島, 如D島。 而日軍在 B島設防, 美軍出日軍意料攻下 D島, 補給線便也被打斷。

“跳蛙”戰術在二戰太平洋戰爭中發揮了四兩撥千斤作用, 其典型應用是在所羅門群島登陸戰和美日軍隊新幾內亞北海岸之爭——

戰例一:1943年美軍解放所羅門群島之戰。

“跳蛙”作戰正式應用就在此役。

1943年, 為了切斷肖特蘭—維拉—蒙達這條轉運線, 美軍和日軍在科隆班加拉發生了海戰。 由於美軍不知日艦攜帶有魚雷和過分相信自己的雷達, 這次海上戰鬥並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對島上的陸戰幾乎沒有什麼幫助。 這時的陸戰依舊處於停滯狀態, 而且, 日軍發動的夜間恐怖作戰和殘酷的晝間衝擊, 讓美軍損失很大。 佐佐木在接到撤到科隆班加拉島的命令之前, 對美軍進行了殊死和頑強的抵抗。 日軍準備在科隆班加拉島進行一輪新的防衛作戰。

傷亡慘重的美軍決定開始採用“越島作戰”, 越過科隆班加拉。 8月15日, 美軍開始從位於佛拉拉佛拉東邊的巴雷科馬, 由威金遜少將指揮登陸。

登陸一切順利, 只是遇到了日機的轟炸, 在從瓜島“亨德森”起飛的航空隊的支援下, 損失並不大, 在掃清島上殘餘日軍時, 進展還算順利。

所羅門登島作戰, 盟軍的勢力只不過推進了250海裡。 然而越過科隆班加拉這一小步, 只是“跳蛙”戰術作戰的“跳躍”初始點, 讓美軍開始熟練地避開日軍最嚴密的據點。 只要能夠選擇有利的作戰地區和把握好正確的時機, 美軍就能在太平洋戰場上跳出一大步, 並且加速度越來越大。

戰例二:1944年美日軍隊新幾內亞北海岸之爭。

1944年年初, 日軍控制的新幾內亞北海岸防禦地帶出現了眾多缺口。 而且所羅門群島已處於美軍控制之下, 新幾內亞的東海岸已重新回到盟軍控制之下。 看到這些進展,

麥克亞瑟更期待著儘早地登陸菲律賓。 而戰爭的最終勝利取決於麥克亞瑟是否能除去日軍設立在他計畫路線上的幾個關鍵前沿據點。 這其中首先要面對的是奪占新幾內亞島崎嶇不平的北海岸。

新幾內亞複雜地形對作戰雙方也是一種考驗, “這是世界上少有的鬼地方”, 對實施作戰行動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海岸線上, 雜亂無章地長著紅樹林, 遍佈了浮有椰子的泥濘沼澤, 到處都是陡峭無比、借用繩子才能攀越的懸崖絕壁。 盟軍在歇奇山口歷經艱苦的激戰才戰勝日軍, 而美軍和澳軍在賽爾夾擊日軍的計畫也流產了。

麥克亞瑟決定實施更加野心勃勃的計畫。 他準備實施500英里跳躍, 從而繞開了漢薩灣和韋瓦克的日軍據點, 直指他在沿海的首要目標——荷蘭蒂亞。這種作戰進度上的飛躍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使得他距離他最渴望實現的目標——重返菲律賓越來越近。由於此次奇襲荷蘭蒂亞的“跳蛙”戰術大大出乎日軍的意外,從開始到最後,美軍的計畫都實施得相當順利,取得了勝利。

美軍從新幾內亞北海岸的東邊,飛跑1100英里到了該島的西邊,然後越過海洋,抵達距菲律賓不到300英里的地方,完成了一次經典的“蛙跳”,為麥克亞瑟反攻菲律賓搭好了跳板。

從以上兩個戰例可看見,“跳蛙”戰術是在叢林裡艱苦的作戰環境下天才般的創新,突破了戰爭雙方“楚河”“漢界”界限分明的角逐,使戰爭的進程大大加快,僅用半年多時間即突破了日軍的內防圈,為美軍在太平洋上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70多年後的現在,叢林作戰的魔影在世界各地仍顯現著,多地目前仍存在著小規模的叢林軍事衝突。這就說明叢林環境下的作戰問題絕對不能回避,而且需要引起重視。

此外,雖然“跳蛙”戰術發揮著巨大的魔力,叢林作戰依然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

在叢林作戰中,地形複雜,坡陡穀深,草深林密,天氣多變,多雨多霧,如何實施機動和接近敵人?

叢林戰中,樹林、草叢茂密,自然洞穴、石縫多,敵人潛藏于草叢、樹林、石縫、洞穴之中,如何發現和殲滅敵人?

在叢林地,居民稀少,道路狹窄、陡峭,遍地泥濘和沼澤,到處伏兵,如何進行後勤補給?

層層密林,毒蟲和病菌滋生繁殖,疫源地廣,疾病流行嚴重,部隊發病率高,非戰鬥減員突出,如何保持部隊的戰鬥力?

……

解放軍報社長征出版社出版的“聚焦二戰經典作戰模式叢書”,全面、系統地向我們呈現了二戰的不同側面。其中《密林搏擊叢林戰》生動回答了上述的問題。書中精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戰例,配以相關圖片,生動地再現叢林戰的艱辛慘烈:美澳聯軍巴布亞半島之戰;中國駐印軍緬北胡康河谷反攻迂回戰役;美日軍隊新幾內亞北海岸之爭;駐印軍緬北孟拱河谷戰役;恩帕爾—科希馬之戰;中國遠征軍滇西大反攻 ;駐印軍緬北八莫、南坎掃穴戰;美軍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清剿之戰;美軍沖繩島島上作戰。

《密林搏擊叢林戰》在寫作風格上有如下特點:

資料翔實。書中精選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9個典型的叢林作戰戰例,這些戰例主要發生在太平洋戰場和緬甸戰場上。從地理上看,主要集中在從南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向西經過菲律賓、沖繩,最後延伸到緬甸北部叢林一線。這一帶的地形,與我國南部邊境地區及東南沿海島嶼內的熱帶山嶽叢林地極為相似。

圖文並茂。編者擁有深厚的軍事功底,專業名詞、史實地點等敘述得非常準確,並配有相關戰役的圖片。運用紀實的手法並配以插圖,全方位地向讀者展示二戰期間叢林戰獨特的魅力。

形象生動。本書所選叢林戰戰例故事性強,並看重細節的描述。故事的標題堪稱點睛之筆,如“經典的‘跳蛙’”“‘烏’號作戰計畫”“復仇的火焰”等,抓住了戰例中的最關鍵要素,引人入勝,想要一探究竟。

(此書可在解放軍報社長征出版社發行部和讀者服務部選購,發行部:010-66720012/讀者服務部:010-68522684)

直指他在沿海的首要目標——荷蘭蒂亞。這種作戰進度上的飛躍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使得他距離他最渴望實現的目標——重返菲律賓越來越近。由於此次奇襲荷蘭蒂亞的“跳蛙”戰術大大出乎日軍的意外,從開始到最後,美軍的計畫都實施得相當順利,取得了勝利。

美軍從新幾內亞北海岸的東邊,飛跑1100英里到了該島的西邊,然後越過海洋,抵達距菲律賓不到300英里的地方,完成了一次經典的“蛙跳”,為麥克亞瑟反攻菲律賓搭好了跳板。

從以上兩個戰例可看見,“跳蛙”戰術是在叢林裡艱苦的作戰環境下天才般的創新,突破了戰爭雙方“楚河”“漢界”界限分明的角逐,使戰爭的進程大大加快,僅用半年多時間即突破了日軍的內防圈,為美軍在太平洋上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奠定了基礎。70多年後的現在,叢林作戰的魔影在世界各地仍顯現著,多地目前仍存在著小規模的叢林軍事衝突。這就說明叢林環境下的作戰問題絕對不能回避,而且需要引起重視。

此外,雖然“跳蛙”戰術發揮著巨大的魔力,叢林作戰依然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

在叢林作戰中,地形複雜,坡陡穀深,草深林密,天氣多變,多雨多霧,如何實施機動和接近敵人?

叢林戰中,樹林、草叢茂密,自然洞穴、石縫多,敵人潛藏于草叢、樹林、石縫、洞穴之中,如何發現和殲滅敵人?

在叢林地,居民稀少,道路狹窄、陡峭,遍地泥濘和沼澤,到處伏兵,如何進行後勤補給?

層層密林,毒蟲和病菌滋生繁殖,疫源地廣,疾病流行嚴重,部隊發病率高,非戰鬥減員突出,如何保持部隊的戰鬥力?

……

解放軍報社長征出版社出版的“聚焦二戰經典作戰模式叢書”,全面、系統地向我們呈現了二戰的不同側面。其中《密林搏擊叢林戰》生動回答了上述的問題。書中精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戰例,配以相關圖片,生動地再現叢林戰的艱辛慘烈:美澳聯軍巴布亞半島之戰;中國駐印軍緬北胡康河谷反攻迂回戰役;美日軍隊新幾內亞北海岸之爭;駐印軍緬北孟拱河谷戰役;恩帕爾—科希馬之戰;中國遠征軍滇西大反攻 ;駐印軍緬北八莫、南坎掃穴戰;美軍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清剿之戰;美軍沖繩島島上作戰。

《密林搏擊叢林戰》在寫作風格上有如下特點:

資料翔實。書中精選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9個典型的叢林作戰戰例,這些戰例主要發生在太平洋戰場和緬甸戰場上。從地理上看,主要集中在從南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向西經過菲律賓、沖繩,最後延伸到緬甸北部叢林一線。這一帶的地形,與我國南部邊境地區及東南沿海島嶼內的熱帶山嶽叢林地極為相似。

圖文並茂。編者擁有深厚的軍事功底,專業名詞、史實地點等敘述得非常準確,並配有相關戰役的圖片。運用紀實的手法並配以插圖,全方位地向讀者展示二戰期間叢林戰獨特的魅力。

形象生動。本書所選叢林戰戰例故事性強,並看重細節的描述。故事的標題堪稱點睛之筆,如“經典的‘跳蛙’”“‘烏’號作戰計畫”“復仇的火焰”等,抓住了戰例中的最關鍵要素,引人入勝,想要一探究竟。

(此書可在解放軍報社長征出版社發行部和讀者服務部選購,發行部:010-66720012/讀者服務部:010-6852268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