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結腸鏡檢查 會損傷腸道?

本期《活得好》請新加坡中央醫院結腸直腸外科顧問醫生杜漪琳為我們解惑。
Q:聽說結腸鏡檢查的過程很不舒服, 也可能會損傷腸道?
A:結腸鏡檢查是項很安全的手術, 由受過訓練的醫護人員進行。 腸損傷的風險幾率少過0.1%。
結腸鏡檢查通常在“有意識麻醉”(conscious sedation)下進行, 讓病患在手術過程中感到舒適。 很多病患甚至表示根本不記得手術過程。
Q:沒有症狀的話, 可以只做糞便隱血檢驗, 而不是結腸鏡檢查嗎?
A:結腸鏡檢查的目標是檢查腸道內是否有息肉。 如果發現息肉, 就切除它, 及早預防它發展成結腸直腸癌。


如果出現排便時流血或通便習慣有變化, 一般需要進行結腸鏡檢查, 而不是糞便隱血檢驗(FOBT)。
但即使沒出現症狀, 醫生仍建議在50歲開始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 因為初期的腸癌和息肉的生長可能不會造成任何症狀。
檢查前需做什麼準備?
Q:進行結腸鏡檢查前, 需要做什麼準備?
為了更準確地做出審查, 在進行結腸鏡檢查前, 病患需要服用灌腸劑, 也必須在飲食方面做一些改變。
醫生一般會建議病患避免吃高纖維食物, 包括麥片、糙米、水果和蔬菜, 也要避免吃血液稀釋治療藥物, 以減少出血的風險。
Q:如果檢查後, 診斷患癌症, 就像被判死刑, 不檢查豈不更好?
A:即使被診斷患上癌症, 通過各種治療方式, 有可能治癒和增加生存機會。

越早發現癌細胞, 依照癌症處在第幾階段而定, 治癒的可能性就越高。
況且, 化療、放射治療(簡稱“放療”, 或俗稱“電療”, radiotherapy)和手術技術已有進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