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照片裡的京綏鐵路

上世紀40年代, 京綏鐵路周士莊站。

京綏鐵路沿線的車站水塔。

近日, 筆者獲得了幾張上世紀40年代的京綏鐵路黑白老照片。 京綏鐵路全線貫通歷時18年, 即自1905年開始建設到1923年通車, 全長800多公里, 起點北京, 終點包頭, 歸綏、張家口、大同為沿途大站。

在這些老照片裡, 有陽高縣站、周士莊站等。 這幾個車站外觀整齊統一, 主站房為古典主義風格建築, 平面近似矩形, 中部二層, 兩端單層。 在周士莊站月臺右側,

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排當時的臂板扳道器。 清末, 《簡明鐵路章程》頒佈後, 全國掀起了一股自主興建鐵路的熱潮。 帝國主義列強已經基本上將主要的幹線路權瓜分殆盡, 中國的鐵路事業在夾縫中萌芽、發展。

在關內外鐵路和中原地區的鐵路陸續修建以後, 清政府意識到修建一條通向西北的鐵路已是勢在必行。 張家口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 是中國內地通往蒙古國烏蘭巴托以及沙俄的必經之地, 將鐵路的終點選在張家口市再合適不過, 這就是當時的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的修建, 讓西北地方看到了現代交通時代的曙光。 就在各界的呼聲中, 決定修築從張家口通往綏遠的張綏鐵路, 由詹天佑擔任總辦兼總工程師。

新中國成立後, 國家又修建了由北京至包頭的京包鐵路, 成為北京通往內蒙古地區的一條交通大動脈。

本文圖片由李天恩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