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人365」“農民法官”徐馳 守護大山裡的公平正義

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審判員徐馳, 紮根基層30餘年, 辦理案件超過4000件, 每年審結率都在98%以上, 調解率超過75%。 他解決糾紛在法院大門外, 處理矛盾在萌芽狀態, 他傾盡心血做群眾滿意的貼心人, 辦群眾滿意的良心案, 當群眾滿意的“放心官”。 他被江津南部山區農民兄弟姐妹親切稱為紮根基層的“農民法官”。 2017年2月, 徐馳榮登“中國好人榜”。

“王大爺, 您和老伴結婚這麼多年, 老夫妻應該更加包容對方。 ”

“如果離婚, 你知道會涉及到哪些法律問題嗎?”

……

在重慶市江津區蔡家鎮福德村村民王大爺家裡, 步行1個多小時山路趕來的江津區法院第二人民法庭法官徐馳這樣調解著老兩口的矛盾糾紛。

每次審理了案子, 徐馳都會主動聯繫當事人, 或親自到其家中, 給他們做思想工作、解釋判決結果……

“山區的村民法律意識不強, 我得把法理給他們講清楚。 ”徐馳說, 上門“說理”, 其實就是“以案講法”, 能為更多村民普及法律知識。 這個習慣, 他已堅持了30多年, 為此, 大家也親切地稱呼他為“農民法官”。

紮根基層30餘載 做群眾的貼心人

距江津城區50公里的蔡家鎮, 地處江津的南部山區, 也是江津區法院第二人民法庭的駐地所在。 今年51歲的徐馳, 在這個山區法庭已經幹了20年。

1985年, 20歲的徐馳被分配到原江津縣法院柏林法庭。 “1996年, 我調到第二人民法庭, 就再沒挪過窩!”徐馳笑著說, 身邊的同事換了不少, 現在他已是法庭的“老人”了。

從走上法官崗位至今, 徐馳辦理的案件已超過4000件, 每年審結率在98%以上, 調解率超過75%。

在多年的審判工作中, 善於總結的徐馳, 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審判“三嚴”理論。

“辦案子, 程式必須嚴。 ”徐馳說, 對自己辦理的每一件案子, 從文書送達到審理, 再到裁判, 他都堅持按程式進行。 31年來, 徐馳辦理的案件無一例違反法律程式, 每次案卷品質評查都以高分通過。

“我們辦案子, 證據必須嚴格把關。 ”為此, 在案件的審理中, 徐馳都會嚴格審查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

讓每一份證據都經得起檢驗。

“嚴於律己, 不徇私情, 法官才能公平辦案。 ”徐馳說, 對案件當事人一律平等, 不偏不倚, 才能體現法律的公平正義, 讓老百姓滿意。

30多年時間裡, 徐馳所審結的民事案件, 沒有矛盾激化、也沒有上訪。

在眾多案件代理人、律師和當事人眼中, 他是一位“農民的法官”, 更是一位紮根基層的“貼心法官”。 他多次被江津區法院評為先進工作者、辦案能手;被江津區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公務員;被市高級人民法院表彰為調解能手、辦案標兵, 並榮獲最高人民法院頒發的“榮譽天平獎章”。

誠心為民 辦群眾滿意的良心案

“徐老師辦案子是用良心在辦!除了按流程辦案, 他更多是用心用情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江津區法院第二人民法庭年輕法官小龔這樣評價徐馳。

2013年11月底, 法庭突然來了10多名農民工, 情緒激動地要找法官評理。

“大家不激動、不生氣!喝杯水, 我們慢慢說!”見狀, 徐馳趕緊放下手裡的卷宗, 上前詢問緣由。

原來,3年前的農網改造建設工程,因包工頭和電力公司帳目沒結清,導致170多名農民工的工資拖欠,一直沒有兌現。

“大家放心,我一定盡最大努力幫到大家!”就這樣,徐馳成了這起欠薪案的承辦法官。

他一方面積極為農民工聯繫法律援助,引導其進入正規訴訟管道;另一方面與包工頭和電力公司積極協調。

經過2個多月的奔走和協調,30余萬元的工資終於發到了170多名農民工手上。為表示對徐法官的感謝,農民工們把錦旗送到了徐馳手中。

盡心盡責 把村民的“家事”當作“自己事”

江津區法院第二人民法庭審理的民事案件,大多是山區村民的離婚、贍養等家庭糾紛。2012年,蔡家鎮清溪溝村四社80多歲的張銀成因贍養糾紛起訴到法庭。

張銀成體弱多病、雙目失明,多年來跟著小女兒生活在大山深處,其他4個子女都不願對他盡贍養義務。

開庭當天,下著大雨。張銀成穿著一雙破爛的草鞋,在小女兒的攙扶下坐到了原告席上,可對面的被告席卻空無一人。

“4名被起訴的子女拒不到庭,我做了缺席判決,判決其餘4個子女擔負贍養老人的義務。”徐馳回憶說,但判決後,張銀成的小女兒卻突然大哭起來,沖出法庭,不再返回。

“我的兒女都不要我了,都不要我了……”張銀成捶著大腿,哭訴起來。

“張大爺,您不要慌!我們送您回屋。”徐馳趕緊上前安慰,並和同事一同驅車,將張銀成送到30公里外的清溪溝山下。而從這裡到老人的家,還得爬半個小時山路。

雨中,兩位法官一個努力地為老人撐傘,一個小心翼翼地扶著老人慢慢前行,自己全身卻被雨水澆透。當天下午1點過,當負氣離開的小女兒站在家門口看到這一幕時,淚水止不住流了下來。接下來幾天,徐馳分別到其他4個子女家中做思想工作,讓他們擔負起對父親的贍養義務。數天后,4個子女將贍養費送到了法庭。 “山區的村民需要普法,更需要公平正義。”採訪結束前,徐馳告訴記者,他是一名人民法官,更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希望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山區村民化解矛盾糾紛,獲得公平正義。

山路艱險,他走了30餘年。案件難辦,他辦過4000餘件。徐馳用正義的天平守護著這片大山,守護著這裡的每一個父老鄉親,誓做一個有情有義的司法守護者。

(中國文明網)

原來,3年前的農網改造建設工程,因包工頭和電力公司帳目沒結清,導致170多名農民工的工資拖欠,一直沒有兌現。

“大家放心,我一定盡最大努力幫到大家!”就這樣,徐馳成了這起欠薪案的承辦法官。

他一方面積極為農民工聯繫法律援助,引導其進入正規訴訟管道;另一方面與包工頭和電力公司積極協調。

經過2個多月的奔走和協調,30余萬元的工資終於發到了170多名農民工手上。為表示對徐法官的感謝,農民工們把錦旗送到了徐馳手中。

盡心盡責 把村民的“家事”當作“自己事”

江津區法院第二人民法庭審理的民事案件,大多是山區村民的離婚、贍養等家庭糾紛。2012年,蔡家鎮清溪溝村四社80多歲的張銀成因贍養糾紛起訴到法庭。

張銀成體弱多病、雙目失明,多年來跟著小女兒生活在大山深處,其他4個子女都不願對他盡贍養義務。

開庭當天,下著大雨。張銀成穿著一雙破爛的草鞋,在小女兒的攙扶下坐到了原告席上,可對面的被告席卻空無一人。

“4名被起訴的子女拒不到庭,我做了缺席判決,判決其餘4個子女擔負贍養老人的義務。”徐馳回憶說,但判決後,張銀成的小女兒卻突然大哭起來,沖出法庭,不再返回。

“我的兒女都不要我了,都不要我了……”張銀成捶著大腿,哭訴起來。

“張大爺,您不要慌!我們送您回屋。”徐馳趕緊上前安慰,並和同事一同驅車,將張銀成送到30公里外的清溪溝山下。而從這裡到老人的家,還得爬半個小時山路。

雨中,兩位法官一個努力地為老人撐傘,一個小心翼翼地扶著老人慢慢前行,自己全身卻被雨水澆透。當天下午1點過,當負氣離開的小女兒站在家門口看到這一幕時,淚水止不住流了下來。接下來幾天,徐馳分別到其他4個子女家中做思想工作,讓他們擔負起對父親的贍養義務。數天后,4個子女將贍養費送到了法庭。 “山區的村民需要普法,更需要公平正義。”採訪結束前,徐馳告訴記者,他是一名人民法官,更是一名共產黨員,他希望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山區村民化解矛盾糾紛,獲得公平正義。

山路艱險,他走了30餘年。案件難辦,他辦過4000餘件。徐馳用正義的天平守護著這片大山,守護著這裡的每一個父老鄉親,誓做一個有情有義的司法守護者。

(中國文明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