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首戰不理想,但也消滅了不少鬼子

(電視劇《亮劍》, 李雲龍即以王近山為原型)

10月19日, 即陽明堡夜襲戰打響的當天, 劉伯承趕到晉東馬山村, 與三八六旅會合。

三八六旅提前一天到達馬山村。

在看到娘子關友軍的佈防情況後, 七七二團副團長王近山第一個皺起了眉頭:“這擺的是啥鳥陣式, 正面防線沒有縱深, 沒有機動部隊作梯隊, 只能死守死打。 日本人只要突破一點, 就會全線崩潰。 ”

指揮晉北忻口戰場的是衛立煌、陳長捷, 二人分別是中央軍和晉綏軍的虎將, 統兵打仗多年, 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娘子關前敵總指揮黃紹竑出身新桂系, 還曾是與李宗仁、白崇禧並稱的新桂系三傑, 但他已棄武從政多年, 軍事指揮上頗有力不從心之感, 加之防備力量不足, 佈局上讓王近山笑話, 也就是件情理中的事了。

王近山能看到的, 劉伯承自然也一清二楚。 他認為, 日本鬼子人多裝備好, 很願意跟中國軍隊硬拼,

可“我們偏不這樣幹”。 他計畫親率三八六旅在娘子關待機, 對從側翼迂回的日軍實施側擊。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在召開三八六旅營以上幹部會議時, 劉伯承用通俗的說法解釋了為什麼要使用側擊戰術:“大家一定都懂得這樣的道理, 對付大人的欺侮,

小孩子只有找機會躲在門背後, 等他過來, 就乘其不備地給他迎頭一棍。 ”

第一個側擊地點被確定為井陘縣的長生口村。 10月21日, 772 團在副團長王近山的指揮下, 在長生口對日軍進行了伏擊。

由於對日軍的特點還不夠瞭解, 王近衛在這次伏擊戰中出現了一些指揮失誤。 比如用兵有些縮手縮腳, 攻擊時一共只投入了兩個連, 又比如伏擊時不夠肅靜, 讓日軍有了反擊的機會, 加上八路軍擅長的手榴彈戰術也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結果導致這次伏擊戰打得並不是特別理想。 根據七七二團的報告, 未能對被圍日軍予以全殲, 一共只消滅了50多名鬼子, 而且獲得的戰利品也不多。

(電視劇《亮劍》)

不過不管怎麼說, 八路軍打的是勝仗。 在娘子關戰場乃至整個太原會戰中, 敵我雙方一般都是相互消耗, 像這樣佔便宜的勝仗並不是很多。 駐防附近的第三軍軍長曾萬鐘獲報後, 在電話裡一個勁地誇讚三八六旅, 說打得好, 表示要為他們請功。

也就在這時候, 娘子關一線的戰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日軍指揮部鑒於從正面進攻娘子關的第二十師團受阻, 且兵力感到不足, 遂急調駐於邢臺的第一○九師團加入攻擊。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謀帥劉伯承》)

實體書《謀帥劉伯承》現已出版上市。

謀帥劉伯承 ¥37.8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