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蜀漢風雲事件3——永安托孤

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實際上應該是“永安托孤”, 因為準確來說劉備實際上是在永安宮托孤的。

”先主病篤, 托孤于丞相亮, 尚書令李嚴為副。 “帝王已時日不多, 此時朝政局面不佳, 兒子還未過而立之年, 且難堪重任, 所以托孤本來屬於極其正常的程式。 而此事之後蜀漢政權由劉備時代進入到諸葛亮時代來看, 永安托孤是成功的。 但是托孤之詞“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引發眾多猜疑。

成為君臣典範還是君臣猜疑?

劉備當時是“心神不二”還是“陰懷詭詐”, 後世學者各持一派, 究竟真相如何?

其實這不能以後來的劉禪或者諸葛亮的表現來推測, 以未來之事實來推測劉備去世之前的心思恰恰有失公允, 而應該回歸當時當夜, 劉備的心境與考慮來揣測他的用意。 劉備到底怎麼說的?用意何為?

“君才十倍于曹丕, 必能定國, 終成大事。 若嗣子可輔, 輔之;如其不才, 君可自取。

”最先提出質疑的是孫盛, 說劉備的托孤的這個說法是“詭偽之詞”。 張先生的《劉備傳》也說, 劉備的這個托孤之詞, “陰懷詭詐, 其意甚明”。 他這樣說的原因是不信任諸葛, 用意是試探或者威逼。

劉備托孤並不倉促, 這些話都不是隨口說的

其實從當時劉備來說,

他的政治立場與戰略方針與諸葛是發生分歧的, 包括趙雲, 也是一樣。 但這只能令劉備與諸葛、趙雲不那麼親近, 卻絕非就是不信任了。 因為劉備是優秀的政治家而不是平庸的普通人, 這情況與孫策托孤于張昭是類似的。 孫策性格為人決定了他與張昭不可能親近, 但是不影響對他的尊敬與信任, 所以才有關鍵的“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的遺囑。

劉備親近誰, 關羽、張飛、魏延、劉封等等, 其實大多是粗獷的武將, 這與愛讀書的孫權是不同的, 孫權多用儒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但是諸葛與張昭都是高風亮節值得尊敬的人, 趙雲更是忠義之士, 況且曹操狹天子以令諸葛況且駡名不斷, 何況志向與能力類似管仲、蕭何的諸葛,

那是不可能取而代之的, 劉備這些識人之明是很厲害的, 而他當時對諸葛的任用更不是疏遠, 而類似第一功臣蕭何的工作, 因為諸葛“治戎為長, 奇謀為短, 理民之幹, 優於將略”這些劉備是知道的, 所以君臣不信任是無稽之談, 他不用托孤的時候試探。

江山只能姓劉, 不可能送給諸葛

沒必要試探就更不需要威逼, 因為諸葛為人一生謹慎、淡泊致遠, 他只能是讓諸葛大膽去做, 消除眾多顧慮, 表明自己的態度所以才這樣說明呀!劉備對諸葛沒有猜疑反而是非常瞭解!康熙皇帝的觀點說“猜疑語”。 對此“鄙哉”。 我覺的完全是帝王心思, 那麼劉備有沒有帝王心思呢?

諸葛亮的儒家君臣思想根深蒂固

劉備的帝王心思是有的,最明顯的應該是李嚴為副,李嚴是尚書令,與歸類于文臣的諸葛完全不同,李嚴主管軍政,同時他是蜀漢政權另一股勢力的核心人物。如果用來牽制不妨說是用來團結,因為李嚴職位都是比諸葛更低一級的,所以劉備更多的用意是穩定另一派的軍心幫助諸葛團結蜀漢政權力量,以諸葛為核心就是以蜀漢劉氏為核心。並且他敗退白帝城是趙雲接應他的,所以他對於趙雲也是有托孤用意的,核心也是維護蜀漢政權,趙雲的政治敏感度在借荊州時已經得到劉備的肯定。

這也可以說明君可自取可以定義為諸葛擁有對劉禪的廢立權,這種解釋比讓異性諸葛當蜀漢皇帝更為合乎情理。這些都是帝王心思,劉備的用意沒有猜疑試探的詭詐,更沒有讓諸葛自立的大方(在諸葛的儒家思想中也是不可能的)。

劉備對於蜀漢政權內部問題心知肚明且想辦法解決才是真實用意

最後補充說明一下劉備對於諸葛沒有開府和趙雲沒有成為五虎上將的原因(歷史上只有四虎上將)。諸葛在劉禪時代開府是因為劉禪不會是孫權和曹丕的對手,而劉備是,所以劉備肯定不需要被如此架空,在當時蜀漢政權三股力量並未完全團結的情況下不便也不必要開府。而趙雲劉備只是將他擺在了更合適的位置發揮才能罷了,因為趙雲不僅僅是戰將,而且還有處理內政的政治才幹,所以他總是擔任守護大本營而非衝鋒陷陣,他的職位也是很高的。

這些都是我的一些淺見,有共同興趣的朋友歡迎盡抒己見,一同探討哈!

現----托孤堂

諸葛亮的儒家君臣思想根深蒂固

劉備的帝王心思是有的,最明顯的應該是李嚴為副,李嚴是尚書令,與歸類于文臣的諸葛完全不同,李嚴主管軍政,同時他是蜀漢政權另一股勢力的核心人物。如果用來牽制不妨說是用來團結,因為李嚴職位都是比諸葛更低一級的,所以劉備更多的用意是穩定另一派的軍心幫助諸葛團結蜀漢政權力量,以諸葛為核心就是以蜀漢劉氏為核心。並且他敗退白帝城是趙雲接應他的,所以他對於趙雲也是有托孤用意的,核心也是維護蜀漢政權,趙雲的政治敏感度在借荊州時已經得到劉備的肯定。

這也可以說明君可自取可以定義為諸葛擁有對劉禪的廢立權,這種解釋比讓異性諸葛當蜀漢皇帝更為合乎情理。這些都是帝王心思,劉備的用意沒有猜疑試探的詭詐,更沒有讓諸葛自立的大方(在諸葛的儒家思想中也是不可能的)。

劉備對於蜀漢政權內部問題心知肚明且想辦法解決才是真實用意

最後補充說明一下劉備對於諸葛沒有開府和趙雲沒有成為五虎上將的原因(歷史上只有四虎上將)。諸葛在劉禪時代開府是因為劉禪不會是孫權和曹丕的對手,而劉備是,所以劉備肯定不需要被如此架空,在當時蜀漢政權三股力量並未完全團結的情況下不便也不必要開府。而趙雲劉備只是將他擺在了更合適的位置發揮才能罷了,因為趙雲不僅僅是戰將,而且還有處理內政的政治才幹,所以他總是擔任守護大本營而非衝鋒陷陣,他的職位也是很高的。

這些都是我的一些淺見,有共同興趣的朋友歡迎盡抒己見,一同探討哈!

現----托孤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