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俄國近代史上最成功的改革家,最後卻被革命者的炸彈炸死

從拿破崙戰爭後開始, 龐大的俄羅斯帝國就像一個怪物, 一方面看似有著無比強大的國家實力, 另一方面它的經濟與科技卻與西歐諸國有著巨大的差距。 這種外強中乾的虛幻外表到克裡米亞戰爭時期再也無法維持下去, 俄軍的慘敗暴露了沙皇俄國的落後, 也引發了它內部的危機。 1855年, 亞歷山大二世登上俄國帝位, 開始進行俄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改革。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亞歷山大可以說是一位思維敏捷超前的政治家, 他對俄國的危機有著清醒的認識, 所以他繼位元後的改革是全方位的。 他首先被迫冒著重大的政治風險將農奴制改革提上日程, 經過周密的準備, 在1861年終將農奴制度廢除。 此舉對俄國歷史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為俄國近代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在政治上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克裡米亞戰爭俄國慘敗

在20世紀的俄羅斯帝國, 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專制”, “專制”幾乎可以說成是沙皇帝國的代名詞。 沙皇俄國雖然近代化程度頗高, 但是在20世紀上半葉它還屬於是君主專制。 亞歷山大的政治改革目標是在俄國實現西歐式的君主立憲制度, 但是政治上的改革是緩慢而艱難的,

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啟動君主立憲的改革進程。

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將俄國帶上了近代化的軌道。 俄國國力上升很快, 司法、教育、軍事等領域得改革都效果明顯。 但是和歷史上所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一樣, 亞歷山大二世主導的俄國改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沒有給農民帶來直接的好處, 反而在短時間內使農民的負擔加重。 所以改革初期國內矛盾反而更加尖銳。

農奴制是阻礙俄國進步的重要原因

歷史上任何的改革者都猶如在暴風雨中遠航, 有改革家便會有反對家。 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遭到了全方面的反對。 俄國統治階層內部的地主反對的聲音最強烈, 甚至被解放的農民也因為失去土地而發生屢屢發動暴亂。 與這些相比, 更危險的是俄國國內的革命運動者們, 由於改革帶來的自由化趨勢, 社會革命黨派的恐怖行動抬頭, 屢次試圖殺害沙皇, 這些革命者試圖為人民推翻沙皇政府, 建立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光明前景。

1881年3月1日, 躲過無數次刺殺的亞歷山大二世在去頒佈改革法令的路上被革命者的炸彈炸去雙腿, 當天死去。 俄國革命者有理由為他們的這一重大勝利而歡呼, 亞歷山大二世的被刺身亡斷送了俄羅斯帝國的改革前途, 30多年後俄國革命者終於為人民推翻了帝國政府, 他們為人民爭取到的更光明的前途是——蘇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