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日本舊帝國路基空軍神話戰機“屠龍”:少有的雙發戰鬥機項目

二戰開戰之前, 關於戰鬥機種類和使用方式存在著激烈的爭論, 不管是德國還是英國甚至資源匱乏的日本都在開發兩個方向的戰鬥機, 即單發輕型和雙發重型, 最早出現這種論調是為飛機航程考慮, 由於單發戰機航程有限無法給轟炸機提供護航, 戰鬥機部隊需要擴大空間增加大航程的雙發戰鬥機承擔護航任務, 同時期的德國在開發BF109的同時還開發了雙發的BF110戰鬥機, 作為德國粉絲的“小日本”也沒有放過這種飽受爭議的戰機, 著手開始研發。

在1933年日本就開始緊跟國際步伐開始研發雙坐戰鬥機, 請注意此時還不是雙發, 這是由於日本國內無法擺脫對雙發戰鬥機的不信任, 奇思妙想的想在單發戰機上開發雙發的戰鬥性能, 專案代號Ki8由中島公司負責, 但是雙坐帶來的大重量問題是一個功率僅有550匹馬力的發動機不可能解決的,

再加上高發的空中解體事故, 該專案被迫下馬;1938年日本陸軍重新開始上馬雙坐戰鬥機專案, 並提出一系列指標最終只有“川崎”工資承擔研發工作專案代號Ki38, 但是它的技術指標很快就過時了, 軍方命令川崎公司以Ki38為基礎開始類似的勝利版專案, 這就是Ki45專案, 依靠前期Ki38的相關成果在設計師井町勇的領導下不到一年就做出了原型機,

Ki45的設計幾乎和前輩一樣, 主翼和尾翼都採用橢圓斜度, 中央翼為水準形式、而外翼有上反角, 由於陸軍提出的指標過高, 風冷雙發、收放式起落架、戰鬥機旋轉槍架和機炮均屬於川崎公司沒有涉及過的專案, 勉強設計的產品能看出許多無奈, 比如它的可收放起落架, 由於日本沒有可靠液壓產品, 所以樣機的起落架被設計成利用齒輪和鏈條人力收放的方式, 前後座都可以進行收放起落架的工作, 這讓飛行員十分痛苦, 紛紛抱怨操作困難;它的武器裝備也是非常苦逼, 川崎公司預訂機身下部安裝一門 20 毫米機炮, 機首上部安裝 2 挺八九式 7.7 毫米機槍,

後部坐席的旋轉槍架安裝一挺八九式 7.7 毫米機槍, 但是日本當時沒有完成 20 毫米的航空機炮, 所以準備使用九七式 20 毫米自動反坦克炮代替, 不過這種炮外形尺寸大重量重, 任何一點都不適合戰機搭載;而且由於炮口位於駕駛席後下方, 為了防止火炮發射的衝擊波影響飛行員, 而在彈道位置敷設有 5 毫米的保護裝甲, 這反映出日本航空工業在當時並不怎麼樣, 至於後來的出色表現完全是戰爭壓力之下緊急追趕的結果, 至少比中國上不了多少。

Ki45的問題天生註定不會少, 儘管後期使用電動起落架改善飛行員工作強度, 但是它的發動機整流罩帶來的失速問題一直不能解決, 無奈的川崎設計人員甚至想出讓兩台發動機反轉的設計, 這有苦了發動機生產的單位, 加上後來陸軍明野飛行學院試飛的非常糟糕的結果讓這個項目前景岌岌可危, 甚至整個雙發戰鬥機項目都飽受詬病, 其實Ki45最大的問題還是發動機問題, 它使用中島公司根據布里斯托爾“水星”發動機研製的 Ha-20 乙型風冷星型九缸發動機, 這也是川崎第一次使用風冷發動機,這種缸徑 135 毫米,行程 150 毫米,總容量 19.3 升擁有820 馬力的發動機。不過因為發動機自身仍舊處於試驗階段,所以在 Ki-45 樣機上的試用很不成功,後來川崎又換裝了新型的Ha25發動機它的正式名稱叫“譽”式,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零式戰鬥機的動力,和單列 9 缸的 Ha-20 乙不同的是 Ha-25 是雙列 14 缸雖然重量和尺寸有所增加,但是功率優勢無可厚非(最大功率達到950匹),最重要的是它非常可靠不至於出現之前那樣讓人頭疼的故障問題。可是即便如此還是無法滿足軍方需求,最終在1940年下馬,但是之後陸軍又提出“Ki45改”專案,可見日本對雙發戰機的執著,借鑒之前的發動機困局,軍方直接完全換裝Ha102大功率發動機,這個項目交給了川崎的土井武夫設計師負責,

考慮到重量加大和大航程增加的燃料, Ki-45 改主翼面積比 Ki-45 多出 3 平方米,達到 32 平方米,同時放棄橢圓斜度改為直線切邊,為了盡可能使用已有的設計縮短設計週期,Ki-45 改的尾翼和駕駛艙風擋的形狀也和土井武夫之前設計的 Ki-48 轟炸機幾乎一樣,機身的形狀基本就是去除了炸彈艙和機首風擋的 Ki-48 機身;而起落架的收放、操控和油壓設備基本沿用了Ki-48 ,真正來自 Ki-45 的只有後座旋轉機槍架,這大大加快了投產步伐,此外值得注意的是Ha102發動機就是和零戰失之交臂的三菱產“瑞星”發動機,註定了零式悲慘命運,但是Ki48卻大受其益,在使用樣機和引進德國的 Bf 109E 戰鬥機進行的模擬空戰中,日本驕傲宣佈Ki-45 改的空戰性能可以比肩這種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Ki45改最終定型命名為“屠龍”,顧名思義他主要任務已經從為轟炸機護航變成了攻擊轟炸機保衛領空,由於屠龍尺寸巨大,後期安裝了機載雷達設備用於夜戰,對美國轟炸機部隊造成嚴重威脅。屠龍是日本陸軍少有的夜戰機型之一,和海軍的“月光”戰機並稱為兩大戰力。

這也是川崎第一次使用風冷發動機,這種缸徑 135 毫米,行程 150 毫米,總容量 19.3 升擁有820 馬力的發動機。不過因為發動機自身仍舊處於試驗階段,所以在 Ki-45 樣機上的試用很不成功,後來川崎又換裝了新型的Ha25發動機它的正式名稱叫“譽”式,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零式戰鬥機的動力,和單列 9 缸的 Ha-20 乙不同的是 Ha-25 是雙列 14 缸雖然重量和尺寸有所增加,但是功率優勢無可厚非(最大功率達到950匹),最重要的是它非常可靠不至於出現之前那樣讓人頭疼的故障問題。可是即便如此還是無法滿足軍方需求,最終在1940年下馬,但是之後陸軍又提出“Ki45改”專案,可見日本對雙發戰機的執著,借鑒之前的發動機困局,軍方直接完全換裝Ha102大功率發動機,這個項目交給了川崎的土井武夫設計師負責,

考慮到重量加大和大航程增加的燃料, Ki-45 改主翼面積比 Ki-45 多出 3 平方米,達到 32 平方米,同時放棄橢圓斜度改為直線切邊,為了盡可能使用已有的設計縮短設計週期,Ki-45 改的尾翼和駕駛艙風擋的形狀也和土井武夫之前設計的 Ki-48 轟炸機幾乎一樣,機身的形狀基本就是去除了炸彈艙和機首風擋的 Ki-48 機身;而起落架的收放、操控和油壓設備基本沿用了Ki-48 ,真正來自 Ki-45 的只有後座旋轉機槍架,這大大加快了投產步伐,此外值得注意的是Ha102發動機就是和零戰失之交臂的三菱產“瑞星”發動機,註定了零式悲慘命運,但是Ki48卻大受其益,在使用樣機和引進德國的 Bf 109E 戰鬥機進行的模擬空戰中,日本驕傲宣佈Ki-45 改的空戰性能可以比肩這種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Ki45改最終定型命名為“屠龍”,顧名思義他主要任務已經從為轟炸機護航變成了攻擊轟炸機保衛領空,由於屠龍尺寸巨大,後期安裝了機載雷達設備用於夜戰,對美國轟炸機部隊造成嚴重威脅。屠龍是日本陸軍少有的夜戰機型之一,和海軍的“月光”戰機並稱為兩大戰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