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漢朝名將卻一生沒能被封侯 原因很簡單 只有六點

導語:飛將軍李廣西漢時期的名將, 他戎馬一生為大漢朝廷戍守邊疆抗擊匈奴, 威名赫赫使得匈奴聞風喪膽不敢來犯。 可是奇怪的是, 這麼一位出色的大將軍, 終其一生連個侯爵都沒能封上, 引得後世對此議論紛紛。

將門出身, 才氣無雙

李廣家族世代習騎射, 他的祖先李信曾經是秦朝名將, 世代承襲僕射一職。 漢文帝十四年匈奴軍大舉進犯, 李廣憑自己的精湛射藝殺敵無數, 被封為中郎。 七國之亂時, 李廣隨周亞夫反擊叛軍, 李廣奮勇上前一舉奪取了叛軍軍旗, 這一大功使他名聲遠揚天下, 被封為上郡太守, 後又轉為邊郡太守。

李廣在陵西、雁門、代郡、雲中任太守期間, 都因奮力作戰而聲名大震。 唐朝有著名詩句來稱讚他:“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 李廣與匈奴作戰共七十多次, 打得匈奴人人畏服他, 不但c稱李廣為飛將軍, 還多年不敢侵犯邊疆。

未能封侯的疑問

大家都知道, 在漢武帝的時期裡, 朝廷為了大力的開疆拓土, 都是毫不吝嗇的對有功將士給予封侯賜爵的獎賞的。 而名揚天下的李廣將軍呢, 始終沒得到一個侯爵, 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一、因 “殺降” 而破壞了王侯之命格。 李廣在任隴西太守的時候, 殺過已經投降的800羌人。 傳說李廣因為想不通自己為什麼不能被封侯而去請教一個相士, 那相士卻說:“你本是有王侯之命, 但是被殺降之舉破壞了。 ” 這個說法有點唯心主義的迷信色彩了, 我們可以一笑而過。

原因二、公報私仇器量小。 李廣因一次兵敗被撤銷了將軍之職, 夜間要通過霸陵亭, 不料亭長堅決不肯放行。 李廣手下人趕緊上前解釋說:“這是以前的李大將軍啊!” 亭長卻回答:“就是現在的大將軍也不能放行,

何況是以前的!” 就這一件事情被李廣記恨在心, 等他官復原職後, 故意找茬殺了那個亭長。 有人評論說李廣身為大將軍卻連一個小亭長都容不下, 心胸過於狹窄, 不配封侯。

原因三、無治軍能力致使軍紀鬆弛。

與李廣同時期的程不識將軍一向治軍特別嚴謹, 相對而言, 李廣的軍隊就顯得鬆弛渙散了, 加之李廣領軍作戰從來不講究軍陣, 軍隊駐紮的時候也從不讓士兵抓緊練習搏擊之術等, 所以人們多認為李廣是出於私心討好將士。

原因四、李廣其實是個 “常敗將軍”, 根本無資格封侯。 著名史學家司馬光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學習程不識將軍, 就算你打不了勝仗, 也肯定打不了敗仗;如果學習李廣將軍, 就會很少有不敗的時候了。 ” 司馬光都這樣說了, 可見李廣根本沒資格封侯了。

原因五、李廣只是猛將並無智謀。 雖然李廣也打了不少敗仗, 但是不能否認他的勇敢, 實在是一名猛將也。 但是做大將軍不能只靠勇猛的啊,

才智謀略是最最重要的, 再者, 李廣這個人性情驕躁又自負, 這樣的條件下, 他帶領的兵不打敗仗才怪。 所以, 如此不完備的性格條件, 不能封侯。

原因六、被漢武帝故意壓制。 由於李廣打仗多次失利, 被漢武帝厭棄了, 甚至漢武帝認為李廣命不好, 不能帶領大軍致勝, 更不能委以重任。 所以以後的出戰, 漢武帝就派衛青統帥大軍, 而衛青又出於私心處處阻止李廣奪首功, 最後致使李廣觸犯軍紀自刎而亡。

以上是小編所思考出的幾點李廣沒能封侯的理由,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什麼意見和獨特見解,請盡情留言討論吧。

以上是小編所思考出的幾點李廣沒能封侯的理由,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什麼意見和獨特見解,請盡情留言討論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