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元末第一悍將,差點殺了朱元璋,常遇春都打不過他

俗話說, 亂世出英雄。 元朝末年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那時猛將如雲。 如徐達、李文忠、常遇春、馮勝、朱文正等等, 其中最為強悍的非張定邊莫屬了。 也許你沒有聽說過他, 那是因為他跟錯了主子。

張定邊(1318至1417), 沔陽人, 元末農民起義軍將領之一。 張定邊原籍湖北沔陽州湖弦口, 身材魁梧,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為人急公好義,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他在湖北黃蓬鎮與陳友諒、張必先結拜為兄弟。 他視關羽為偶像, 為人重情重義。 這, 也就註定了他的一生和陳友諒捆綁在了一起。

張定邊跟隨陳友諒起事, 定武昌, 戰荊楚, 征伐兩江、閩、浙邊陲重鎮, 居功至偉。 可惜, 隨著事業做大, 陳友諒越來越狂妄, 越來越聽不進不同意見。 西元1360年, 陳友諒約張士誠聯手攻取朱元璋的老巢應天(今南京)。 朱元璋派陳友諒的舊交康茂才前往詐降, 引誘陳友諒孤軍深入。 張定邊曾力阻其行,

陳友諒專橫獨斷, 不納其言, 致遭江東橋之慘敗。 石灰山戰敗, 結果, 兩萬多人被殺, 七千多人被俘。 陳友諒本人在張定邊的拼死救護下, 僅以身免, 逃回武昌。

失敗後的陳友諒不僅不反思自己的過錯, 還想過把皇帝癮, 並以五通廟作行宮, 張定邊哭諫不納,

武漢為九省之通衢, 有長江天塹之險阻, 新敗之余, 不應急進動師, 張定邊再三勸諒, 首在安民息兵, 整軍堅防, 待機出擊。 陳友諒不納忠言, 我行我素, 令製作大艦, 擴充水師, 集結舉國之兵, 號稱六十萬, 且載文武百官, 作孤注一擲。 斯時定邊審時度勢, 建議一支兵直搗南京, 另一支兵圍南昌, 可使朱元璋尾首不能兼顧。 確實陳友諒不納忠言, 空後防而深入南昌, 南昌守將為朱元璋之侄大都督朱文正, 一面約日偽降, 一面派使臣赴南京求援, 留一支軍佯攻南昌;而陳友諒不吸取江東橋慘敗之教訓, 而堅信朱文正的降城之約, 實為緩兵之計, 圍八十五日不下, 坐待敵之二十萬援兵從容集結, 兵臨城下, 再圖施展, 已不可能。 於是撤圍而入鄱陽湖,
張定邊于百萬軍中發現了朱元璋的指揮艦, 不管不顧, 指揮軍士, 全速殺向朱元璋。 連斬朱元璋三員大將, 差點殺了朱元璋, 但最終被常遇春用箭射傷, 不得不退出, 最後朱元璋佔據先機, 陳友諒頭顱中流矢而身亡, 張定邊且退且戰, 身被百餘矢, 突重圍而去。 目睹著張定邊座船的離去, 驚魂未定的朱元璋不禁歎道:“張氏真乃戰神也!”

張定邊冒死在黑夜中駕著小船, 載著陳友諒的屍體, 護衛著陳友諒的兒子陳理。 並且立陳理為帝。 朱元璋乘勝調軍圍困武昌, 陳理的元帥張必先被擒, 而張定邊堅守兩月有餘, 後陳理氣沮, 獻城出降。 張定邊不願為降將, 到泉南靈源山當了和尚。 連一向陰狠毒辣的朱元璋都沒有對他下毒手。

很遺憾的是,後世的史書中對這位元牛人的記載實在太少,沒辦法,歷史是老朱家寫的,而張定邊的傳奇事蹟又實在太過招搖。

很遺憾的是,後世的史書中對這位元牛人的記載實在太少,沒辦法,歷史是老朱家寫的,而張定邊的傳奇事蹟又實在太過招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