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看看你是不是和董卓一樣總做風口浪尖上的那個人,而不知背後操控

袁紹帶領盟軍要討伐董卓, 董卓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平定叛亂, 卻是要遷都。 董卓意在何為?後漢書上的答案是董卓“以山東兵盛, 欲遷都以避之”, 但在疆場上廝殺了一輩子的董卓真的怕關東那些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嗎?肯定不是, 董卓擔心的是京城這幫傢伙, 在自己和袁紹打仗的時候, 讓自己後牆起火。 所以, 第一步要徹徹底底掌控住皇室, 以及朝廷。 可在董卓不熟悉的洛陽, 完成這件事比較難。 如果將都城遷到之前自己一直都在駐防的長安, 那就好很多。

圖1、總是上來就要和大家說幾句的董卓(《董卓進京》)

說幹就幹, 董卓最大的優點就是行動利索乾脆, 絕不拖泥帶水, 十足的軍人作風。 和之前廢立皇帝一樣, 董卓召集群臣, 自己第一個說出了遷都的決定。 董卓到現在都沒意識到, 廢立皇帝時自己操作的失誤, 稍微改進一下, 找一個自己的手下替代自己將遷都的事在朝堂上說出來。

也是, 董卓的腦子裡就沒操控這根弦, 永遠站在最前線, 打仗打慣了吧。

圖2、說一不二的董卓(《董卓進京》)

從董卓的幾次講話中, 可以知道董卓並不是一個完全的大老粗, 還是很懂些古典的, 上次引用了伊尹、霍光廢立皇帝的典故,

這次引用了一個很偏門很神秘預言《石包讖》中的話。 先看董卓是怎麼說的:“漢高祖劉邦在長安建都, 一共有十一世;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都, 到現在正好也是十一世。 按照《石包讖》的說法, 應該遷都長安, 這樣才符合上天和人民群眾的期望。 ”

圖2、反對遷都的黃琬、楊彪

和上次廢立皇帝一樣, 朝堂上沒有人有反應, “百官皆默然”。 不過總還是有人會站出來的, 上次廢立皇帝時站出來的是尚書盧植, 這次站出來的比盧植的官位高, 是董卓剛剛任命的司徒——“五世三公”之家弘農楊氏、楊修的父親楊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