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心學大師王守仁戰敗甯王能奪取大明半壁江山嗎?

1519年, 原本較為平靜的大明朝東南地區突然掀起了一陣騷動。 封地位於江西南昌的甯王朱宸濠突然掀起了一場大規模叛亂,

以號稱十萬大軍的力量攻入長江中下游地區。 他企圖奪取重鎮安慶, 圖謀南方的政治中心南京。 然而這場叛亂僅僅堅持了43天便被附近省份調來的官軍輕易撲滅, 負責指揮全域的封疆大吏王守仁則因此被後世人捧為戰略大師。

不過若是瞭解甯王之亂的前因後果, 恐怕你不會覺得王守仁的冒險策略是萬全之策。 這位被後世人奉為心學大師的儒學大帥實際上在很多方面都對起兵的甯王集團, 沒有優勢。 那麼, 如果王守仁在這場看似豪賭的平叛戰爭中最早告負, 讓甯王一夥人成功佔據安慶等地。 甯王可能成為成祖皇帝朱棣之後, 第二個謀逆得手的藩王嗎?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飛揚跋扈的甯王

甯王之亂絕非毫無準備

甯王計畫中謀反所需要佔據的基本盤

1519年的甯王之亂表面上被迅速撲滅, 且影響力非常有限。 但在明朝獨有的藩王管理體系下, 甯王朱宸濠的異軍突起, 絕非是拍腦門的即興之作。 在此次叛亂前, 甯王在江西當地曾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並通過出色的政治手腕, 與當時的朝廷上下打的火熱。

由於明初的燕王朱棣從自己藩王的位置上起兵謀逆, 將自己扶上了帝位, 所以從他開始的歷代明朝皇帝都對散落各地的藩王嚴加管理、打壓。

朱棣的謀逆出生讓後代對類似的必然情況嚴防死守

甯王朱宸濠的太爺爺, 也就是明初的第一代甯王便在自己的位於東北部邊陲的封地大寧被朱棣強制安排到了江西的南昌就封。 曾經守衛精銳騎兵的第一代甯王就此醉心于文學、宗教和藝術。 他之後的歷代王爺們都被明朝政府限制,

不被允許離開自己的封地, 不得干涉地方事務。 就連太祖皇帝給予藩王們應有的衛隊, 也被裁撤到最低限度, 並且在實際上扮演了藩王看守的職責。

甯王朱宸濠的父親朱覲鈞便以巧取豪奪而聞名江西當地, 並且利用自己的宗室身份與榨取的財富, 干涉和參與政治, 誣告與彈劾朝廷中與自己有過節的要員, 名聲極差。

到了第四代甯王朱宸濠繼位元時, 這樣的情況有增無減, 空有財富與一身力氣的甯王更是覺得自己不應該屈居地方藩王之位。 這一想法也隨著當時的正德皇帝的不得人心與朝廷上下彌漫的腐化低效之氣一起, 進一步擴大了這位藩王的野心, 給了他施展拳腳的機會。

朱棣奪取皇位後的藩王分封

他先是在1507年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根據他為自己制定的小目標,賄賂了當時深得正德皇帝寵愛的宦官劉瑾。通過這一運作,他獲得了南朝當地一處漁稅官署的控制權,擴張了自己手裡的財富來源。

接著又用二萬金銀買通這位大太監,奏請朝廷把南昌左衛改成了自己的護衛,這樣他便有了自己手裡的正規部隊。雖然劉瑾在三年後的1510年失勢,這支規模達數千人的正規軍被收走,甯王還是利用自己在朝廷內外收買的大臣們幫助自己運作,在1514年又拿回了這支地方軍的控制權。他還從江湖好漢與強盜團夥中招募人手。這些人依附于這位王爺之下,並在他的默許下魚肉鄉里,成為一時之害。朱宸濠此舉也是為了將來的起兵大業,為自己積聚足夠的人力,並以此將南昌當地變成了自己的獨立小王國。

大明地方衛所兵雖然總是被人詬病戰鬥力差

但相比流氓地痞而言畢竟是有組織的正規軍事力量

雖然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當時明朝制度的大逆不道之舉,但甯王用手裡的財富先後收買了皇帝身邊的伶人臧賢,朝中掌權的強尼、張銳、張雄等重臣,連連當朝首輔楊廷和也收了他的好處,不再過問此事。朝中有大學士費宏實在看不下去,上奏揭發甯王的行為,也被甯王用錢財與朝中各大臣聯手整垮。

一度消費甯王財力的楊廷和

此外,深知人才重要性的甯王再次打破了明代對藩王附上幕僚的等級限制,以錢財等手段為自己招募來了前朝中二品大員李士實,以才聞名的舉人劉養正,並脅迫利誘了不少江西地方官員加入自己的集團。連附近衛所的指揮官葛江也成為了他小集團的一份子。一直到起兵前,他的部眾已經多達6萬人之多,並打造了大小各類戰船數百艘。甚至從不明管道內,獲得了剛剛傳入東南亞地區不久的西洋弗朗機式火炮。相比之下,江南各地的明軍都缺乏必要的準備。

準備了弗朗機炮的明代戰船

心學大師的優勢並不明顯

王守仁本身軍事部署能力並不出眾

但他的成功吸引了大批傳統讀書人的意淫之夢

到了1519年,由於北京朝廷上的宦官與文官爭鬥,甯王與幾位朝臣之間的勾當被人揭發出來。正德皇帝與一些大臣們決定徹底消除甯王手裡的那點兵權。一不做二不休的朱宸濠於是搶先一步,宣佈叛亂。隨即出動幾乎全部力量,以幾百艘戰船機動,從南昌出發攻克了長江中下游的要地九江。接著全軍順江而下,殺向安慶,並準備進一步攻克南京。

此時正準備前往福建的王守仁得到消息,在朝廷命令還沒有下達的時候便趕往江西吉安,從當地人中招募了一些義兵,並且向甯王大本營所在的南昌發出檄文。雖然此前的他剛剛在廣西等地的評判作戰中展露頭腳,但對手都是地方盜匪與起義農民,而手裡的部隊都是正規官軍。所以王守仁在實際上的軍事指揮經驗上並不比朱宸濠及手下一班人來的更高。但通過廣西評判作戰中一系列分化瓦解之策與佯裝撤退計謀的成功,王守仁還是決心將這類虛張聲勢的打法搬到江西。同時,在廣西平叛時豎立起來的名聲也幫助他成功的從江西南部、兩廣和湖南等地要來了號稱8萬的軍隊。

雖然武備飛馳 但位於剿匪前線的正規軍依然得以保留了戰鬥力

這時有人勸王守仁迅速帥軍北上支援安慶。但王守仁深知自己並不以正面指揮作戰而見長,即便是面對朱宸濠也有點底氣不足。順著過去平叛作戰的經驗,他決定直搗叛軍的後方大本營南長城。

由於南昌城內兵力不足,也沒有想到朝廷會以重兵直接攻打這裡,因而在鬆懈中很快便被王守仁的部隊攻佔。王守仁以南昌城為基地,坐等甯王軍隊的反撲,並期望朝廷的援軍迅速從北方趕到。但如果甯王並不為這一失誤所動,繼續強攻安慶和南京,王守仁的這部圍魏救趙就沒有多少意義。畢竟相對南昌,大明朝南方政治中心的南京擁有更多可供繼續起兵的資源,並在政治號召力上超過了首都北京之外的大部分城市。而安慶作為一個地方小城,僅有數千人的守城部隊,被6萬大軍包圍攻打半月,已經漸漸不支。倘若甯王決策更為果斷,繼續東進,那麼日後太平天國起義時,官軍攻克叛軍舊地而失去東南半壁精華的情況就可能提前出現了。

殘存至今的安慶城牆

由於明朝長期實行效率低下的衛所兵制,使得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在開國後便步入了持續下降通道。雖然有明成祖與被蒙古人俘虜過的明英宗先後對軍事制度,尤其是委以重任的中央直屬部隊--京軍,進行了一系列加強措施。但在整個腐化墮落的低效體系影響下,這些努力都很快不了了之。

甯王之亂的消息傳到北京後,一貫喜歡舞刀弄槍的正德皇帝也決定御駕親征。但他手裡的精銳京軍在多年來一直飽受缺額、缺餉、缺武器且訓練不足的困擾,戰鬥力也並不算強。在甯王之亂前的兩年,明武宗就在1517年的應州大捷中親自領兵作戰。結果龐大的明軍面對數量有限的蒙古對手,戰果寥寥,只能自行宣佈大捷。

喜歡舞刀弄槍的正德皇帝

所以即便王守仁等到了正德皇帝親自率領的大軍,也未必能與已經佔據安慶的甯王集團立即分出勝負。何況,歷史上正德皇帝從集合部隊到開始行軍,行動並不迅速。後來等到王守仁大獲全勝並俘虜甯王本人後,才姍姍來遲。因而,若是王守仁沒有吸引來對手的反撲,那麼這場戰爭真可能朝著持久戰的方向發展。甯王朱宸濠大可以丟下南昌,派人守住九江,在拿下安慶後直搗南京。

雖然南京的城牆高聳,防禦面積非常大,卻也因此需要更多善戰的部隊來保守城防。但日久承平的明朝南方部隊大都不具備這樣大硬仗的能力,而漫長的防線也勢必讓南京城比一個小小的安慶要難以防守的多。這也是歷史上的南京大都在外敵面前選擇開城投降的原因之一。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明朝處於軍事力量的低谷

叛軍終究還是欠缺太多

明朝古畫上的精銳騎兵部隊

當然,即便以上這些假設全部成立,甯王朱宸濠也很難在控制安慶和南京後繼續有所作為。

雖然南京作為明朝在江南地區的第二首都,本身卻不是一個大量出產資源和兵源的地方。一旦叛軍入駐南京這樣的大城市,也必定需要分兵把守一些列要地,從而失去了原有的兵力優勢。歷史上的太平天國也在攻克南京後一直面臨清軍江南與江北兩個大營的鉗制。甯王手裡拼湊的臨時部隊,很難在短時間裡做到對類似形式的突破。

南京空有高聳的城牆 其實是防禦者的噩夢

對峙一旦形成,不但王守仁在南昌的部隊可以順江追來,南下的正德皇帝也可以在江北威脅叛軍並不穩固的地盤。這些壓力足以迫使後者無力出兵屬於當時全國經濟中心的蘇南、浙北地區。

同時,也因為手頭的人才有限、能力不足,朱宸濠能否穩固已經奪下的地區也是一個問題。他手中的真正主力部隊不過是幾千人的江西內地衛所兵,基本沒有對內對外作戰經驗。而明軍雖然整體戰鬥力低下,依然可以從北方邊境上抽調相對較強的邊軍南下。因而,朱宸濠的部隊很難在持久戰中堅持下去。作為叛軍中絕大部分的土匪和流氓則會對當地經濟和居民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此時的明朝在北方長城沿線尚有為數不多的精銳部隊

好在歷史上的甯王之亂並沒有發展到這一步。在得知南昌失守後,全軍除了少部分人堅守九江外都回師老巢來救。在發現無法對付兵力更多,且都是正規軍組成的王守仁部後,他們選擇以連環船的方式固守自保。甯王還為此散盡家財,籠絡動搖的軍心。但在8月20日這天,王守仁讓官軍利用風向與潮汐,釋放了火船攻擊甯王手裡已經動彈不得的艦隊。甯王集團全軍大潰,戰死和淹死的人多達三萬多,甯王本人亦被俘虜。

面對火攻的樓船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甯王集團的軍事策略也就停留在14世紀

經此一役,大明王朝再未有過不自量力的藩王舉兵謀反。王守仁也因此成為了那個時代裡罕見的常勝將軍,更不想在死後多年,以一個心學大師的形象重新被今天的人所熱捧起來。

他先是在1507年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根據他為自己制定的小目標,賄賂了當時深得正德皇帝寵愛的宦官劉瑾。通過這一運作,他獲得了南朝當地一處漁稅官署的控制權,擴張了自己手裡的財富來源。

接著又用二萬金銀買通這位大太監,奏請朝廷把南昌左衛改成了自己的護衛,這樣他便有了自己手裡的正規部隊。雖然劉瑾在三年後的1510年失勢,這支規模達數千人的正規軍被收走,甯王還是利用自己在朝廷內外收買的大臣們幫助自己運作,在1514年又拿回了這支地方軍的控制權。他還從江湖好漢與強盜團夥中招募人手。這些人依附于這位王爺之下,並在他的默許下魚肉鄉里,成為一時之害。朱宸濠此舉也是為了將來的起兵大業,為自己積聚足夠的人力,並以此將南昌當地變成了自己的獨立小王國。

大明地方衛所兵雖然總是被人詬病戰鬥力差

但相比流氓地痞而言畢竟是有組織的正規軍事力量

雖然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當時明朝制度的大逆不道之舉,但甯王用手裡的財富先後收買了皇帝身邊的伶人臧賢,朝中掌權的強尼、張銳、張雄等重臣,連連當朝首輔楊廷和也收了他的好處,不再過問此事。朝中有大學士費宏實在看不下去,上奏揭發甯王的行為,也被甯王用錢財與朝中各大臣聯手整垮。

一度消費甯王財力的楊廷和

此外,深知人才重要性的甯王再次打破了明代對藩王附上幕僚的等級限制,以錢財等手段為自己招募來了前朝中二品大員李士實,以才聞名的舉人劉養正,並脅迫利誘了不少江西地方官員加入自己的集團。連附近衛所的指揮官葛江也成為了他小集團的一份子。一直到起兵前,他的部眾已經多達6萬人之多,並打造了大小各類戰船數百艘。甚至從不明管道內,獲得了剛剛傳入東南亞地區不久的西洋弗朗機式火炮。相比之下,江南各地的明軍都缺乏必要的準備。

準備了弗朗機炮的明代戰船

心學大師的優勢並不明顯

王守仁本身軍事部署能力並不出眾

但他的成功吸引了大批傳統讀書人的意淫之夢

到了1519年,由於北京朝廷上的宦官與文官爭鬥,甯王與幾位朝臣之間的勾當被人揭發出來。正德皇帝與一些大臣們決定徹底消除甯王手裡的那點兵權。一不做二不休的朱宸濠於是搶先一步,宣佈叛亂。隨即出動幾乎全部力量,以幾百艘戰船機動,從南昌出發攻克了長江中下游的要地九江。接著全軍順江而下,殺向安慶,並準備進一步攻克南京。

此時正準備前往福建的王守仁得到消息,在朝廷命令還沒有下達的時候便趕往江西吉安,從當地人中招募了一些義兵,並且向甯王大本營所在的南昌發出檄文。雖然此前的他剛剛在廣西等地的評判作戰中展露頭腳,但對手都是地方盜匪與起義農民,而手裡的部隊都是正規官軍。所以王守仁在實際上的軍事指揮經驗上並不比朱宸濠及手下一班人來的更高。但通過廣西評判作戰中一系列分化瓦解之策與佯裝撤退計謀的成功,王守仁還是決心將這類虛張聲勢的打法搬到江西。同時,在廣西平叛時豎立起來的名聲也幫助他成功的從江西南部、兩廣和湖南等地要來了號稱8萬的軍隊。

雖然武備飛馳 但位於剿匪前線的正規軍依然得以保留了戰鬥力

這時有人勸王守仁迅速帥軍北上支援安慶。但王守仁深知自己並不以正面指揮作戰而見長,即便是面對朱宸濠也有點底氣不足。順著過去平叛作戰的經驗,他決定直搗叛軍的後方大本營南長城。

由於南昌城內兵力不足,也沒有想到朝廷會以重兵直接攻打這裡,因而在鬆懈中很快便被王守仁的部隊攻佔。王守仁以南昌城為基地,坐等甯王軍隊的反撲,並期望朝廷的援軍迅速從北方趕到。但如果甯王並不為這一失誤所動,繼續強攻安慶和南京,王守仁的這部圍魏救趙就沒有多少意義。畢竟相對南昌,大明朝南方政治中心的南京擁有更多可供繼續起兵的資源,並在政治號召力上超過了首都北京之外的大部分城市。而安慶作為一個地方小城,僅有數千人的守城部隊,被6萬大軍包圍攻打半月,已經漸漸不支。倘若甯王決策更為果斷,繼續東進,那麼日後太平天國起義時,官軍攻克叛軍舊地而失去東南半壁精華的情況就可能提前出現了。

殘存至今的安慶城牆

由於明朝長期實行效率低下的衛所兵制,使得明朝軍隊的戰鬥力在開國後便步入了持續下降通道。雖然有明成祖與被蒙古人俘虜過的明英宗先後對軍事制度,尤其是委以重任的中央直屬部隊--京軍,進行了一系列加強措施。但在整個腐化墮落的低效體系影響下,這些努力都很快不了了之。

甯王之亂的消息傳到北京後,一貫喜歡舞刀弄槍的正德皇帝也決定御駕親征。但他手裡的精銳京軍在多年來一直飽受缺額、缺餉、缺武器且訓練不足的困擾,戰鬥力也並不算強。在甯王之亂前的兩年,明武宗就在1517年的應州大捷中親自領兵作戰。結果龐大的明軍面對數量有限的蒙古對手,戰果寥寥,只能自行宣佈大捷。

喜歡舞刀弄槍的正德皇帝

所以即便王守仁等到了正德皇帝親自率領的大軍,也未必能與已經佔據安慶的甯王集團立即分出勝負。何況,歷史上正德皇帝從集合部隊到開始行軍,行動並不迅速。後來等到王守仁大獲全勝並俘虜甯王本人後,才姍姍來遲。因而,若是王守仁沒有吸引來對手的反撲,那麼這場戰爭真可能朝著持久戰的方向發展。甯王朱宸濠大可以丟下南昌,派人守住九江,在拿下安慶後直搗南京。

雖然南京的城牆高聳,防禦面積非常大,卻也因此需要更多善戰的部隊來保守城防。但日久承平的明朝南方部隊大都不具備這樣大硬仗的能力,而漫長的防線也勢必讓南京城比一個小小的安慶要難以防守的多。這也是歷史上的南京大都在外敵面前選擇開城投降的原因之一。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的明朝處於軍事力量的低谷

叛軍終究還是欠缺太多

明朝古畫上的精銳騎兵部隊

當然,即便以上這些假設全部成立,甯王朱宸濠也很難在控制安慶和南京後繼續有所作為。

雖然南京作為明朝在江南地區的第二首都,本身卻不是一個大量出產資源和兵源的地方。一旦叛軍入駐南京這樣的大城市,也必定需要分兵把守一些列要地,從而失去了原有的兵力優勢。歷史上的太平天國也在攻克南京後一直面臨清軍江南與江北兩個大營的鉗制。甯王手裡拼湊的臨時部隊,很難在短時間裡做到對類似形式的突破。

南京空有高聳的城牆 其實是防禦者的噩夢

對峙一旦形成,不但王守仁在南昌的部隊可以順江追來,南下的正德皇帝也可以在江北威脅叛軍並不穩固的地盤。這些壓力足以迫使後者無力出兵屬於當時全國經濟中心的蘇南、浙北地區。

同時,也因為手頭的人才有限、能力不足,朱宸濠能否穩固已經奪下的地區也是一個問題。他手中的真正主力部隊不過是幾千人的江西內地衛所兵,基本沒有對內對外作戰經驗。而明軍雖然整體戰鬥力低下,依然可以從北方邊境上抽調相對較強的邊軍南下。因而,朱宸濠的部隊很難在持久戰中堅持下去。作為叛軍中絕大部分的土匪和流氓則會對當地經濟和居民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

此時的明朝在北方長城沿線尚有為數不多的精銳部隊

好在歷史上的甯王之亂並沒有發展到這一步。在得知南昌失守後,全軍除了少部分人堅守九江外都回師老巢來救。在發現無法對付兵力更多,且都是正規軍組成的王守仁部後,他們選擇以連環船的方式固守自保。甯王還為此散盡家財,籠絡動搖的軍心。但在8月20日這天,王守仁讓官軍利用風向與潮汐,釋放了火船攻擊甯王手裡已經動彈不得的艦隊。甯王集團全軍大潰,戰死和淹死的人多達三萬多,甯王本人亦被俘虜。

面對火攻的樓船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甯王集團的軍事策略也就停留在14世紀

經此一役,大明王朝再未有過不自量力的藩王舉兵謀反。王守仁也因此成為了那個時代裡罕見的常勝將軍,更不想在死後多年,以一個心學大師的形象重新被今天的人所熱捧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