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浙江省一個地級市,曾三次改名,最後一次因為忌諱

從觀歷史, 我國有很多地方的地名都有悠久的歷史, 有的甚至從有史料記載從來沒有更改過, 一直沿用至今。 有的地方的地名因為歷史的變遷等種種原因修改過, 但是有一種原因令我們覺得好笑, 這就“忌諱”。

在五千年文明史裡, 一大部分都是封建社會, 在封建社會裡, 形成了一套嚴格的避諱制度, 比如說龍袍只能皇帝穿, 漢朝帝王死了要製作金縷玉衣, 諸侯王用銀縷玉衣, 大貴人用銅縷玉衣。 而這種避諱世人必須遵守, 如有觸犯, 輕則受罰, 重則遭受殺身之禍。

孫權

所謂避諱, 就是對皇帝, 聖人, 長官, 長輩等人的名稱, 甚至字, 號必須回避。 講話或寫文章遇到與他們名字有關的字, 不能直接寫出來或講出來。 自己的名字如與他們名字中的某個字碰撞了, 也必須改之。 地名與其衝突了, 也要改。 在歷史上, 許多地名都是因避諱而改的。

孫和

現在的浙江嘉興市, 秦代時稱拳縣, 三國時屬於吳國, 那裡曾出現“禾中長禾”的現象。 這在當時, 被視為吉祥的徵兆, 於是將拳縣地名改為“禾興”, 以示紀念祝福。 但到孫權的兒子孫和立為太子事, “禾興”的“禾”與孫和的“和”讀音相同, 成了忌諱。 於是, 這個充滿祥瑞的“禾興”地名被改為“嘉興”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