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學渣媽也能助兩歲娃數學啟蒙?別擔心,蒙氏教具助你一臂之力!

剛開始, 我對這個命題是拒絕的, 畢竟自己當年是學渣, 自卑感讓我不敢再觸及“數學啟蒙”這個話題。 過了一個星期, 看孩子在操作粉紅塔時, 突然想到, 我數學差是我的事, 可是孩子的數學概念並不落後啊, 27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夠從1數到50, 認識1-5的書寫, 認識數十種形狀, 關於大小、長短、粗細、高低、裡外等空間觀念也建立起來了, 最起碼能夠和同齡孩子的能力持平吧。 而我平時, 也並沒有特意去引導她去學習什麼, 僅僅是將蒙氏教具放入她的玩具堆, 在她對其感興趣時, 再介入告訴她操作方法, 陪著她一起玩。

她的概念, 也就是在操作教具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

我非常認可維果斯基的社會認知發展理念, 幼兒五感敏銳, 因此, 在玩中學是我個人比較認可的學習方法。 由於家附近沒有蒙氏園, 於是我在孩子一周歲左右就買入了蒙氏教具, 一起入的還有一套段雲波主編的蒙台梭利教具操作的書籍, 在自己熟悉的基礎上, 當孩子感興趣時, 就可以直接引導。

在孩子一歲半時, 我將“粉紅塔”、“棕色梯”、“插座圓柱體”以及“數棒”這四樣教具率先混入她的玩具堆。 但是她除了將數棒當棍子外, 其他一概沒興趣。 一直到22個月左右, 她開始對壘高“粉紅塔”有興趣了, 由此, 蒙氏啟蒙之旅就此開始。

以下, 我就將引導自己孩子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順序以我孩子感興趣的順序為主。 由於是家庭式教育, 教具操作過程並不嚴謹, 若有寶媽願意像幼稚園一樣引導孩子, 建議買入段雲波主編的蒙台梭利教具操作書籍。

蒙氏教具操作方法介紹

粉紅塔

1、完整演示:從十塊正方體中, 找出最大的一塊,

放在孩子面前, 在剩餘正方體中, 再找出最大的正方體, 放置在第一塊之上。 開始時, 自己念“哪塊大?哪塊大?哪塊大?”, 然後自己選出最大的。 等孩子熟練後, 可以邀請孩子回答, 選擇。

2、三段名稱練習:拿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兩塊積木, 分別放在孩子的兩隻手上, 強化孩子的大小概念。

第一步:這是什麼?

第二步:問孩子, 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讓孩子指出來。

第三步:問孩子, 這個是怎樣的?(大的還是小的), 讓孩子用語言表達出來。

如果孩子暫時還不會說話也不要緊, 第三步自問自答也行, 我的孩子就是兩周歲左右才能夠開始慢慢表達的。

3、水準練習:將積木水準放置(像階梯一樣), 將最小的一塊當做爬樓梯的小人, 依次上階梯, 並且告訴孩子,

每層之間, 就相差最小的一塊積木(1CM)。

棕色梯

(棕色梯的操作過程和粉紅塔基本相同。 )

1、三段名稱練習:拿出最粗和最細的兩塊積木, 請孩子握住積木的兩端, 感知粗細。 過程同前。

2、完整演示:請孩子從十塊長方體中, 找出最粗的一塊。 放在孩子的左側,

再從剩下的找出最粗的, 從左到右依次擺放。

3、水準練習:將最細的一塊當做爬樓梯的小人, 依次上臺階, 並且告訴孩子, 每層之間, 就相差最細的一塊積木(1CM)。

數棒:

1、認識數位:拿出最短的一根, 以三段教學法的方式, 告訴孩子這是“1”, 接下去的數字以此類推。

2、感知長短:方法同粉紅塔、棕色梯。

3、10以內加減法引入:引導孩子找出哪兩根數棒湊在一起,能組成數棒10。比如她找到了數棒4和數棒6,我就會說,4+6=10。(當然,孩子現在還沒有輸出,我也並不知道她的掌握程度,她將它當遊戲,我將它當教學機會。)

幾何鑲嵌板:

1、認識常規形狀:剛開始選出圓形、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五邊形這六種圖案,先用手指觸摸每個邊,然後告訴孩子這是什麼形狀,再自己嵌入板內。接下來,邀請孩子進行模仿操作,剛開始可能只能將圖形放入相應的框內,並不能準確的說出圖形名字,她不會說的時候,我說,直到她能夠自己說出圖形名字。當然,我們也可借用三段教學法教給孩子圖形名稱。

2、認識較複雜圖形:選出平行四邊形、扇形、梯形、花形、橢圓形這五種形狀,按照認識常規形狀的方法告訴孩子圖形名稱。

3、比較相似圖形:(以三角形為例,自創,非蒙氏)選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將等腰三角形的三個邊從上到下的描到紙上,左端對其,讓她比較一下長短,她會發現有兩條邊一樣長,一條特別長。再告訴她,這個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操作同前。認識直角三角形時,我讓她一隻手做成一把“槍”的形狀,將直角放在她的虎口處,告訴她,這叫“直角三角形”。告訴形狀後,再讓她操作嵌入板內。

紡錘棒箱:

(注意:需要認識數位後方可操作,認識數位我用的是MM豆,方法在文末,目前我的孩子只認識1-5,紡錘棒箱的操作也只進行一半。)

1、認識數量對應關係:拿出一根小棒子,放在1的小格子裡,告訴孩子這是數量1;拿出兩根小棒子,放在2的小格子裡,告訴孩子這是數量2。如果孩子較大,可以將所有的小棒子,都依次歸位元後,再指出數字“0”,告訴孩子,0就是什麼都沒有。由於孩子還不太認識6-9,因此0的概念我就提前告訴她了。

2、延伸(自創):我會將紡錘棒箱拿來和MM豆一起玩。MM豆不僅可以按照數量排列,還可以按照顏色分類,比如讓孩子將一顆黃色的放在1的小格子裡,兩顆紅色的放在2的小格子裡……

插座圓柱體:

(正常情況,應該和“粉紅塔”同時進行操作,我的孩子不喜歡這個教具,利用率不高,因此僅做介紹。)

1、配對練習:用三指捏的方式,將圓柱體和插座分開,圓柱體打亂次序,放置于插座前段;隨機拿出一個圓柱體,翻轉使其底面朝上,靠近插座的圓穴進行比較,用視覺觀察是否相同,輕輕嘗試嵌入;若不對,從左向右慢慢移動檢驗,直至找到相同的圓穴。等十個圓柱體都入位後,邀請孩子自己嘗試。

2、三階教學法:認識粗細、高矮,方法同“粉紅塔”。

其他方法操作簡介

數數字:

剛開始是在走樓梯的時候,邊走邊數數,孩子會講話之後,很快就能夠數出1-10,再依次類推,拓展到11-20、21-30……類似順口溜一樣,孩子很快就能夠掌握數字的讀法了。

MM豆:

不得不說這款零食又好吃,又好用。我將它在一個小託盤中,當成“沙盤”使用,孩子喜歡用手指在裡面劃來劃去,我另外製作了數位卡片,拿出“1”的一張,一邊告訴孩子,這個字念1,一邊握著孩子的手指,在MM豆裡,劃出1的樣子,多嘗試幾次,孩子就能夠記住1的樣子。(她的書寫能力還不強,並不能夠自己寫出來。)

另外,就是配合紡錘棒箱一起使用,就算配合自己寫的數位卡片,也是很有意思的。

當然孩子不能吃那麼多巧克力,事先可以和孩子約好,她能吃幾顆,玩好後再讓她自己數出來吃掉。其他的豆豆嘛,喜歡,就自己吃咯!

繪本:

我們目前使用的繪本是《階梯數學2-3歲》和《2-3歲兒童潛能開發第1書》,在繪本時間,作為對操作內容的一個鞏固,這兩本書上的內容,除了迷宮和塗色部分,其他基本上對孩子沒什麼難度了,想給孩子反復練習鞏固之後,再買入下一個階段的繪本。

其實對於兩歲多孩子來說,他們並沒有真正得到數學敏感期。我們所做的一切,也只是給孩子建立一些概念,引起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期望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之路上,能夠少遇到些困難,順順利利地完成學業。

3、10以內加減法引入:引導孩子找出哪兩根數棒湊在一起,能組成數棒10。比如她找到了數棒4和數棒6,我就會說,4+6=10。(當然,孩子現在還沒有輸出,我也並不知道她的掌握程度,她將它當遊戲,我將它當教學機會。)

幾何鑲嵌板:

1、認識常規形狀:剛開始選出圓形、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五邊形這六種圖案,先用手指觸摸每個邊,然後告訴孩子這是什麼形狀,再自己嵌入板內。接下來,邀請孩子進行模仿操作,剛開始可能只能將圖形放入相應的框內,並不能準確的說出圖形名字,她不會說的時候,我說,直到她能夠自己說出圖形名字。當然,我們也可借用三段教學法教給孩子圖形名稱。

2、認識較複雜圖形:選出平行四邊形、扇形、梯形、花形、橢圓形這五種形狀,按照認識常規形狀的方法告訴孩子圖形名稱。

3、比較相似圖形:(以三角形為例,自創,非蒙氏)選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將等腰三角形的三個邊從上到下的描到紙上,左端對其,讓她比較一下長短,她會發現有兩條邊一樣長,一條特別長。再告訴她,這個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操作同前。認識直角三角形時,我讓她一隻手做成一把“槍”的形狀,將直角放在她的虎口處,告訴她,這叫“直角三角形”。告訴形狀後,再讓她操作嵌入板內。

紡錘棒箱:

(注意:需要認識數位後方可操作,認識數位我用的是MM豆,方法在文末,目前我的孩子只認識1-5,紡錘棒箱的操作也只進行一半。)

1、認識數量對應關係:拿出一根小棒子,放在1的小格子裡,告訴孩子這是數量1;拿出兩根小棒子,放在2的小格子裡,告訴孩子這是數量2。如果孩子較大,可以將所有的小棒子,都依次歸位元後,再指出數字“0”,告訴孩子,0就是什麼都沒有。由於孩子還不太認識6-9,因此0的概念我就提前告訴她了。

2、延伸(自創):我會將紡錘棒箱拿來和MM豆一起玩。MM豆不僅可以按照數量排列,還可以按照顏色分類,比如讓孩子將一顆黃色的放在1的小格子裡,兩顆紅色的放在2的小格子裡……

插座圓柱體:

(正常情況,應該和“粉紅塔”同時進行操作,我的孩子不喜歡這個教具,利用率不高,因此僅做介紹。)

1、配對練習:用三指捏的方式,將圓柱體和插座分開,圓柱體打亂次序,放置于插座前段;隨機拿出一個圓柱體,翻轉使其底面朝上,靠近插座的圓穴進行比較,用視覺觀察是否相同,輕輕嘗試嵌入;若不對,從左向右慢慢移動檢驗,直至找到相同的圓穴。等十個圓柱體都入位後,邀請孩子自己嘗試。

2、三階教學法:認識粗細、高矮,方法同“粉紅塔”。

其他方法操作簡介

數數字:

剛開始是在走樓梯的時候,邊走邊數數,孩子會講話之後,很快就能夠數出1-10,再依次類推,拓展到11-20、21-30……類似順口溜一樣,孩子很快就能夠掌握數字的讀法了。

MM豆:

不得不說這款零食又好吃,又好用。我將它在一個小託盤中,當成“沙盤”使用,孩子喜歡用手指在裡面劃來劃去,我另外製作了數位卡片,拿出“1”的一張,一邊告訴孩子,這個字念1,一邊握著孩子的手指,在MM豆裡,劃出1的樣子,多嘗試幾次,孩子就能夠記住1的樣子。(她的書寫能力還不強,並不能夠自己寫出來。)

另外,就是配合紡錘棒箱一起使用,就算配合自己寫的數位卡片,也是很有意思的。

當然孩子不能吃那麼多巧克力,事先可以和孩子約好,她能吃幾顆,玩好後再讓她自己數出來吃掉。其他的豆豆嘛,喜歡,就自己吃咯!

繪本:

我們目前使用的繪本是《階梯數學2-3歲》和《2-3歲兒童潛能開發第1書》,在繪本時間,作為對操作內容的一個鞏固,這兩本書上的內容,除了迷宮和塗色部分,其他基本上對孩子沒什麼難度了,想給孩子反復練習鞏固之後,再買入下一個階段的繪本。

其實對於兩歲多孩子來說,他們並沒有真正得到數學敏感期。我們所做的一切,也只是給孩子建立一些概念,引起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期望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之路上,能夠少遇到些困難,順順利利地完成學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