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3歲女童聽力比同齡差 竟因整天聽早教音樂

“本來是想讓孩子從小在音樂的氛圍中長大, 樂感好些, 沒想到差點害了她!”昨天, 張女士後悔不迭。

寧波市康復醫院耳鼻喉科黃加祥副主任醫師說:父母給孩子創造音樂環境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長期讓孩子處在雜訊中, 孩子的耳朵實在太受罪了。 孩子的聽覺器官非常嬌嫩, 更需要家長細心呵護, 謹防家庭噪音對聽力造成永久性傷害。

3歲女童聽力比同齡孩子差

張女士的女兒小名豆豆, 剛過了3周歲生日。

“我很喜歡音樂, 但是沒有機會走上音樂道路, 就把這個夢想寄託在女兒身上了。 ”張女士說, 女兒還在肚子裡時,

她每天都會堅持音樂胎教一小時。 女兒出生後, 自己更是不遺餘力地為她創造音樂環境。

豆豆滿月後, 張女士買了個藍牙小音箱。 “我覺得, 讓孩子在音樂的氛圍裡耳濡目染最重要。 小音箱和手機藍牙連接後, 不用插線就能放音樂了。 我一般把音箱放客廳, 聲音調到中等, 女兒在家裡各個角落都能聽到音樂。 除了睡覺或講故事時間, 音箱都開著。 ”

張女士給女兒聽的音樂主要是兒歌, 還有些流行音樂和鋼琴曲。 去年夏天起, 還加入了大量的英文童謠。 “既有音樂氛圍, 又有英語環境, 我想著這樣長期薰陶下來, 應該會有幫助。 ”讓張女士開心的是, 女兒在音樂上的確比同月齡的孩子要“有感覺”, 能唱不少兒歌, 還能用小手準確地打拍子。

可春節前, 張女士注意到了異樣——不知道什麼時候起, 女兒總喜歡自己去把小音箱的聲音調大些, 早教機的聲音也開得越來越大。 平時喊她, 反應似乎也比以前要慢一些。

“你們家孩子這樣長期聽音樂, 會不會影響聽力啊?”鄰居偶然間的提醒, 讓張女士慌了神。 經過檢查, 出生時聽力正常的豆豆, 目前聽力和聽感知能力都低於同齡的孩子, 需要及時進行矯正。

父母給孩子聽音樂要注意音量和時間

寧波市康復醫院耳鼻喉科醫生黃加祥說, 嬰兒和幼兒的聽覺器官非常嬌嫩, 有些成人認為並非特別響的聲音, 都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比如像豆豆這樣, 從滿月起就每天長時間聽音樂, 耳朵承受的壓力的確很大。

父母給孩子聽音樂, 做環境薰陶, 一定要注意音量和時間。

“音量一定要輕柔。 有個判斷標準, 音量不要超過日常對話的聲音。 如果音樂聲超過或等同于平時大聲講話的聲音, 對嬰幼兒顯然就成了噪音。 另外, 像架子鼓、爵士鼓之類的聲音雖然好聽, 對幼兒來說, 就是噪音了, 不要讓過小的孩子接觸。 ”

在時間方面, 最好每半小時至一個小時, 就暫停樂聲, 讓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下得以休息。 當然, 能不用耳機就不要用耳機。

黃加祥解釋, 家庭噪音有一定隱蔽性, 當事人往往因為“適應”而忽略了。 家庭噪音主要會引起幼兒內耳毛細胞、毛細血管形態及其功能損傷, 從而導致小兒聽力下降、耳聾或其他聽力障礙。 聽力的下降和喪失有一個過程,

但是孩子很難準確表達。 他建議, 一旦發現自己孩子的聽力出現異常, 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父母呼嚕聲音響會否影響同床睡的孩子聽力

“我和妻子睡覺時打呼嚕的聲音很大, 雙胞胎孩子都和我們同床睡覺, 會不會對聽力有影響?”年輕爸爸朱先生很擔憂。

“我總覺得自己打呼嚕的聲音起碼有70分貝。 ”朱先生雖然沒有專門測過自己打呼嚕有多少分貝, 但可以肯定的是, 聲音真的不低。 出差時, 同屋的人往往“苦不堪言”。 同時, 妻子打呼嚕的聲音也不小。 在父母呼嚕聲構成的“環繞身歷聲”縈繞之下, 孩子的聽力會受影響嗎?

“父母有這樣的意識是件好事。 ”黃加祥說, 不過, 在他幾十年的門診中,

還沒有碰到過因為父母呼嚕聲影響孩子聽力的例子。

“我建議, 睡著的時候, 可以請家人在隔壁房間聽聽看。 如果隔壁能聽到, 這證明呼嚕聲的確不輕。 還有一個重要指標是時間, 如果只是偶爾打呼嚕, 或者一晚上打半個小時一個小時, 沒什麼事。 要是一整晚大聲打呼嚕, 對孩子的聽力的確是負擔, 也會影響孩子睡眠。 ”

另外, 房間如果狹窄、封閉, 不利於噪音擴散。 相反, 如果窗戶開著, 門留著縫, 空氣流通, 也能降低呼嚕聲的影響。

黃加祥建議, 如果通過家人的“監測”, 發現大人的確長時間大聲打呼嚕, 建議可以考慮和孩子分房睡。 或者, 大人可以改仰睡為右側睡, 這樣, 呼嚕聲會明顯減輕。

(原標題:3歲女童聽力受損 因孩子滿月後父母整天讓她聽早教音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