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5種中國式育兒 不避開坑娃一生

每次說到老一輩的育兒方式, 很多媽媽都會吐槽:

“時代在變, 我們可不能用老一套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一、過早傳授知識, 忽略感官探索期

前幾天在後臺收到一位媽媽的留言:

“請問如何培養2歲孩子的記憶力?”

看完之後朵媽一臉蒙圈, 為什麼我們要刻意培養一個2歲孩子的記憶力?

其實對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幼兒來說, 他們是用看、聽、嗅、觸摸等感官運動來探索周圍環境的。

據調查,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感統失調”的問題, 這和他們嬰幼兒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感覺統合刺激有關。

何為感統失調?

即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形成的原因包括孩子的活動範圍小, 感官刺激不足;家長不准孩子玩沙玩土, 從而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孩子少爬, 前庭平衡及頭部支撐力不足等。

感統失調的孩子長大後有這些表現:

▪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現為走路易跌倒;

▪ 視覺感不良:表現為經常出現跳讀或漏讀, 寫字偏旁部首顛倒, 無法進行流利的閱讀;

▪ 觸覺過分敏感:過分依戀父母, 愛咬指甲愛哭, 喜歡玩弄生殖器;

▪ 聽覺感不良:表現為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 丟三落四;

▪ 動作協調不良:表現為平衡能力差, 走路容易摔倒, 打球或跳舞的動作協調性不好, 精細動作差、動手能力差(比如做手工)等。

想要避開以上這些問題, 那麼在寶寶還小的時候, 媽媽就應該多讓寶寶去探索周圍環境:聽各種聲音、觀察和觸摸各種物體、在安全的範圍內自由地爬……而不是過早地學習各種早教知識。

二、凡事包辦, 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很多媽媽都會羡慕國外的孩子從小就能自己睡, 從小就能自己吃飯,

從小就能自己洗澡……再看看自己的孩子, 沒有一樣事情能獨立做的, 為何?難道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笨?!

當然不是!這還不是爹媽慣出來的嘛?

朵媽一個表姐, 經常在群上發孩子在幼稚園獨立吃飯的視頻, 看到孩子吃得又快又好, 一粒米都沒灑出來, 不由得稱讚:“真棒!”誰知道表姐翻了個白眼說:“哪裡棒了?回家還不是要喂!”

這就是典型的包辦式育兒惹的禍!

如果你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鼓勵孩子從小事做起, 一點一點地學習, 到最後孩子不僅養成了獨立的性格, 鍛煉了各種生活能力, 而且當你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為孩子幹這幹那了, 你才會有更多的精力陪孩子玩耍看書閒聊散步, 關注孩子的內在發展。

一舉多得的事, 為什麼不嘗試著去做呢?

三、管束太多, 不尊重孩子的天性

受敏感期的驅動, 每個階段的孩子會表現出某種特定的行為傾向, 比如:

1歲左右的寶寶處於口腔敏感期, 不管什麼東西都喜歡放進嘴巴“嘗一嘗”;學會走路以後, 寶寶會很喜歡玩水、玩沙子, 凡是摸起來觸覺柔軟的東西, 都能讓ta愛不釋手……

但我們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呢?

看到寶寶吃手咬玩具了, 立馬阻止!

看到寶寶玩水玩沙子, 衣服又濕又髒, 果斷不讓玩!

對此朵媽想替寶寶們說一句:媽媽們行行好, 別管束太多, 放手讓孩子探索ta感興趣的行為和事物吧!

和孩子的天性對著幹, 不僅會讓我們感到很吃力, 而且對孩子的心智發育也非常不利。 這明擺著是吃力又吃虧的事,

我們為什麼還執拗不改呢?

四、實行家長制, 以“聽話”為教育目標

“你家孩子可真聽話啊!”

以前我會覺得這是一句讚賞的話, 現在卻覺得, 不能以“聽話”作為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

因為一個凡事都要以家長的話為准的孩子, 多半是個沒有主見的孩子, 決策能力、判斷能力也難以得到發展。 一旦離開了爸爸媽媽, 孩子便有可能會迷失在群體中, 或者成為其他孩子的追隨者。

所以, 當你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多聽聽ta的意見, 多讓ta為自己做主。 比如:

ta不喜歡吃胡蘿蔔, 你就不要在ta耳邊嘮嘮叨叨胡蘿蔔多麼有營養, 一定要多吃;

ta出門時想戴帽子不喜歡撐傘, 那就不要強迫孩子照著你的想法來。

除了孩子的品行問題、教養問題, 以上這些都是生活中無關緊要的非原則性問題,我們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又有何不可呢?

五、陪伴孩子,走形不走心

孩子天生就需要父母的陪伴,要是父母的陪伴不足,孩子的智力發育、情緒情感發育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但是,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走形不走心,人在心不在,以“陪伴之名”在幹自己的事。

龍應台在《做父母也有“有效期”,最不該偷懶那十年》中提到——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高品質的親子陪伴,不僅能促進孩子的心智發育,而且最重要的,能促進親子關係,讓你在養育孩子的同時,收穫更多的幸福和愛。

以上這些都是生活中無關緊要的非原則性問題,我們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又有何不可呢?

五、陪伴孩子,走形不走心

孩子天生就需要父母的陪伴,要是父母的陪伴不足,孩子的智力發育、情緒情感發育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但是,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走形不走心,人在心不在,以“陪伴之名”在幹自己的事。

龍應台在《做父母也有“有效期”,最不該偷懶那十年》中提到——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高品質的親子陪伴,不僅能促進孩子的心智發育,而且最重要的,能促進親子關係,讓你在養育孩子的同時,收穫更多的幸福和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