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考上美國頂尖藝術高中的上海牛娃說,考級對學音樂毫無意義

看點 Rain就讀於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初中部, 他的成長道路並沒有被父母的焦慮所裹挾, 反而是自己做主, 找到興趣所在。 他反對考級, 拿捏自己的決定, 最終在今年申請中, 被美國兩所頂尖藝術學校胡桃山藝術高中和因特勞肯藝術學院錄取。 讀過他的故事, 或許可以給家長一個新的啟示, 讓孩子“揚長避短”, 發揮優勢, 同樣走得通。

文、編輯丨李臻

關注外灘君久的家長可能有印象, 我們採訪過一位琴童——江西新余少年陳敏坤——他5歲學琴, 在申請美高的一年半時間內, 每週坐夜火車往返上海練琴, 去年五月成功被美國頂尖的藝術高中因特勞肯藝術學院錄取,

並獲得近百萬元的獎學金。

今年, 敏坤度過了他美高生活的第一年, 外灘君瞭解到, 自主能力較強的他, 不論從鋼琴專業課, 還是英文水準方面, 都有了更多的提升。

的確, 近幾年來, 像敏坤這樣走藝術教育道路孩子已經不是鮮有的少數人了, 父母越來越看重孩子“一技傍身”, 有這樣鮮活的例子後, 家長們也更容易下定決心選擇讓孩子發揮所長, 專攻自己的興趣愛好。

今年3月10日, 美國高中申請公佈了錄取結果, 就讀於世外國際部初中的Rain就收到了胡桃山藝術高中和因特勞肯藝術學院兩所頂尖藝術學校的Offer。 不過和其他琴童不一樣, Rain的主修是作曲。

因為剛剛結束學校的課程,

Rain來接受採訪的當天, 還穿著世外的校服, 儼然一副陽光大男孩的模樣。 見面時, 手裡還拿著麥當勞的可樂瓶。

陪Rain一起來的還有他的音樂老師。 Rain跟老師的關係很好, 遇到答不上來的採訪問題, 會詢問老師的意見。 他的話不多, 但聊到音樂, 就打開了他的話匣子。

“我最喜歡的作曲家是蕭邦和貝多芬, 他們的和絃超棒。 還有平時我也喜歡聽流行音樂, 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Alan Walker。 還有Ed Sheeran, 他超厲害的, 新專輯16首歌全部都進入了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前20……”Rain向外灘君介紹著。

由於學習音樂的關係, Rain還會嘗試著為班級創作班歌。 平日裡如果遇到喜歡的電影主題曲, 他也會嘗試著彈奏下來。 比如最近剛獲得多項奧斯卡獎的《La La Land》。

Rain說, “我的學習成績並不突出, 但我在音樂上找到了成就感, 每當演出結束後, 或者創作一首自己滿意的曲子後, 我都會有這種體驗, 這些過程都讓我堅信自己, 就能夠更好地去做下一首曲子, 然後做下一個事情。 ”

被兩所學校錄取, Rain更想去的是胡桃山藝術高中。

一是因為波士頓的地理位置比較方便,

二是因為胡桃山藝術高中不僅對專業課有要求, 而且他的非專業課, 比如物理、數學也是要求很高。 Rain說, “這樣萬一我以後不是音樂專業, 也不會因為其他科目太差而考不進大學。 ”

和Rain聊下來, 外灘君發現, Rain的成功不是偶然, 關鍵在於父母的支持, 和他自己的堅持。

考級過於死板, 我不想浪費時間

Rain出生時, 家裡就已經有一台老式的鋼琴, 初衷是Rain的母親想要學習, 但由於工作忙碌, 鋼琴閒置的大部分時間都是Rain拿來玩, 於是這成為了他擁有的第一架鋼琴。

不過, 當時Rain的彈奏毫無章法, 四歲的他只是覺得彈出來聲音很好聽。 也正因為“好聽”二字, 媽媽決定送他去學鋼琴。

Rain的鋼琴啟蒙老師是幼稚園音樂老師,

九歲之前, 他的學習多以培養興趣為主, 每週週末抽時間去學琴, 老師把畫出音階給他看, 一遍遍的彈。 有時遇到難一點的曲目, 也分段來彈。 Rain還記得自己的入門練習書是《巴斯蒂安鋼琴教程》, 有時會彈奏久石讓的音樂。

學鋼琴是個苦差事, 不僅要記譜, 還要抽出時間來練習鞏固。 同時, 也跳不開考級的這個話題。

Rain參加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考試, 最高考到了八級。 每次考試他都會花整整一年的時間準備考試曲目。

但當時只有十幾歲的他, 已經對音樂有了自己的理解。 考級這件事對Rain來說毫無意義, 他認為, 考級一年只能彈三首曲子過於死板, 實在是浪費時間。

於是, 在不放棄興趣的情況下, 父母將他送去了更為專業的機構學習, Rain的音樂之路也隨之發生了轉折。

在新環境裡學習音樂,讓Rain有機會接觸到更為超前的音樂理念,逐漸對作曲領域產生興趣。

Rain的老師Niccolo說,他在作曲這方面很有天賦,“平時培養他的品味時,我們會給他聽很多音樂,而他對這些音樂也會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裡算上組曲和樂章,Rain所創作的曲子已經有三十首,有時也會嘗試作一些電子音樂。

隨著對音樂更多的瞭解,Rain告訴外灘君:“我感覺國內學校過於重視學術成績,很難發揮我的特長,而且我又特別喜歡音樂,可又不喜歡在音樂廳演奏。所以瞭解到可以去美國藝術高中後,開始往這方面努力。”

想去美高都是我自己的主意

說起來,Rain申請的過程有點曲折。

藝術高中的申請過程和一般學校不同,不需要提供SSAT成績,而需要更多的專業課作品的要求。但Rain的老師評估過後認為他的能力不夠理想。

Rain的老師Jenny告訴外灘君:“其實一開始並不想收他,因為我們不知道Rain有沒有決心花更多時間努力。但是大概有半年的時間,Rain和他的爸爸媽媽就一直有和我們溝通。有一次他們一家三口很誠懇跟我聊了一次,那時才知道這是Rain的本意。”

由於Rain的主修不是鋼琴,所以他對於自己有點沒信心。但他還是向老師保證:“我一定會努力的。”

下定決心後,Rain的老師為他提高了訓練強度,一個星期加到六堂課,每堂課一小時。此外,每個星期裡有四個小時的作曲課,包括音樂理論,分析曲目,每次上課老師還會給他留三個小節作曲任務。

Rain開始有了主動性,每週都會按時交上自己的作業。也會跟老師討論,作品是否哪裡有不足,“他會自己改一改,之後我跟他再講一遍。”Rain的老師Niccolo說。

由於當時還有學校的課程,Rain每週一、三、五全天都在世外上課,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時間去彈鋼琴、做樂理。週四和周日再去上作曲課。

外灘君問他有沒有覺得很累想放棄,Rain告訴我,“有想過放棄,但自己在Jenny老師那裡看到比我小的學生、有的只有5歲鋼琴彈的就比我好了,這會覺得自己不如人家,更要多多努力。”

這樣的強度持續了一年,最終Rain的收到了令他滿意的結果。在他遞交的申請材料中,三個作曲都受到了招生官的認可。

父母完全支持我的決定

孩子的興趣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外灘君向Rain拋了一個問題,“還記得父母是如何支援你學音樂的嘛?”

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很難回答,他簡單地說了兩句,“也沒什麼吧,他們也不太管我,就是我想學就送我去學音樂了。”

其實這簡單的“不太管”,卻蘊含著父母用心。

Rain老師Jenny告訴外灘君,Rain能順利地申請到學校,離不開他父母的支持。“Rain的父母不想把他局限成一個中規中矩的上班族。希望他能變成一個比較國際化的、有個性的藝術家,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他們很信任自己的孩子。”

早期學音樂時,Rain會參加很多的表演,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父母一直陪同前往,Rain說:“我真的是很怕演出,會很緊張,這也是我學作曲的原因之一,但是有父母在我就會安心。”

Rain的父母不是焦慮型的虎爸虎媽。Rain曾因學音樂而落下了世外的課程,於是他休學半個學期練習專業課,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並沒有過多的苛責他,而是一如既往的支援兒子學音樂。

Rain告訴我,“我爸媽希望我可以稱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可以自己做決定,自己打理生活。在家裡,只要我不閑著,其他做什麼都是可以的;不論彈琴、做樂理啊、學英語,有時還會和爸爸一起運動、游泳。”

Rain喜歡音樂,爸爸也會跟他分享一些音樂會資訊,帶他去看各類的節目,培養他的音樂素養。Rain還記得不管是和同學一起參加韓國的音樂類遊學,還是去美國參加表演,父母都很放心地讓他去了。

因此,Rain和父母的關係很好,平時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小情緒、小問題,也會主動地和父母討論、分享。

但是讓孩子獨立自主,不代表父母對Rain沒有要求。Rain說,“爸媽在道德上的問題對我很嚴格,不能撒謊,做壞事。”

採訪的最後,外灘君問Rain,之後有什麼計畫嗎?

“還早著呢,現在其實沒什麼想法,因為學到的東西太少了,老師也有推薦我去關注斯坦福音樂學院,他們比較現代化,我也想去瞭解看看。不過這些都還很未知。” Rain說。

現在Rain已經拿到了心儀學校的Offer,不過相比從前他更努力了,Rain的作曲老師Niccolo說,“我發現他不是拿到offer就萬事大吉的孩子,這讓我很欣慰。”

對於這一點,Rain認為:“更勤奮一方面是因為現在掌握的樂理知識更多,作曲更容易上手了,另一方面是現在不瞭解美國學校課程的難度、強度。還是希望多學習一點。”

從Rain的身上,外灘君發現,不論做什麼事、從事什麼方向,興趣永遠是孩子的內驅力,在這過程中,父母不焦慮、敢放手,最終取得好結果自然水到渠成。

*感謝飛思樂FaceArt對本次採訪的支持

點擊下圖,瞭解外灘教育VIP更多福利

點擊關鍵字閱讀外灘教育3000+篇優質文章

——————

▼點擊閱讀原文,進外灘教育微店

Rain的音樂之路也隨之發生了轉折。

在新環境裡學習音樂,讓Rain有機會接觸到更為超前的音樂理念,逐漸對作曲領域產生興趣。

Rain的老師Niccolo說,他在作曲這方面很有天賦,“平時培養他的品味時,我們會給他聽很多音樂,而他對這些音樂也會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近一年多的時間裡算上組曲和樂章,Rain所創作的曲子已經有三十首,有時也會嘗試作一些電子音樂。

隨著對音樂更多的瞭解,Rain告訴外灘君:“我感覺國內學校過於重視學術成績,很難發揮我的特長,而且我又特別喜歡音樂,可又不喜歡在音樂廳演奏。所以瞭解到可以去美國藝術高中後,開始往這方面努力。”

想去美高都是我自己的主意

說起來,Rain申請的過程有點曲折。

藝術高中的申請過程和一般學校不同,不需要提供SSAT成績,而需要更多的專業課作品的要求。但Rain的老師評估過後認為他的能力不夠理想。

Rain的老師Jenny告訴外灘君:“其實一開始並不想收他,因為我們不知道Rain有沒有決心花更多時間努力。但是大概有半年的時間,Rain和他的爸爸媽媽就一直有和我們溝通。有一次他們一家三口很誠懇跟我聊了一次,那時才知道這是Rain的本意。”

由於Rain的主修不是鋼琴,所以他對於自己有點沒信心。但他還是向老師保證:“我一定會努力的。”

下定決心後,Rain的老師為他提高了訓練強度,一個星期加到六堂課,每堂課一小時。此外,每個星期裡有四個小時的作曲課,包括音樂理論,分析曲目,每次上課老師還會給他留三個小節作曲任務。

Rain開始有了主動性,每週都會按時交上自己的作業。也會跟老師討論,作品是否哪裡有不足,“他會自己改一改,之後我跟他再講一遍。”Rain的老師Niccolo說。

由於當時還有學校的課程,Rain每週一、三、五全天都在世外上課,利用下午和晚上的時間去彈鋼琴、做樂理。週四和周日再去上作曲課。

外灘君問他有沒有覺得很累想放棄,Rain告訴我,“有想過放棄,但自己在Jenny老師那裡看到比我小的學生、有的只有5歲鋼琴彈的就比我好了,這會覺得自己不如人家,更要多多努力。”

這樣的強度持續了一年,最終Rain的收到了令他滿意的結果。在他遞交的申請材料中,三個作曲都受到了招生官的認可。

父母完全支持我的決定

孩子的興趣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外灘君向Rain拋了一個問題,“還記得父母是如何支援你學音樂的嘛?”

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初中生來說很難回答,他簡單地說了兩句,“也沒什麼吧,他們也不太管我,就是我想學就送我去學音樂了。”

其實這簡單的“不太管”,卻蘊含著父母用心。

Rain老師Jenny告訴外灘君,Rain能順利地申請到學校,離不開他父母的支持。“Rain的父母不想把他局限成一個中規中矩的上班族。希望他能變成一個比較國際化的、有個性的藝術家,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他們很信任自己的孩子。”

早期學音樂時,Rain會參加很多的表演,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父母一直陪同前往,Rain說:“我真的是很怕演出,會很緊張,這也是我學作曲的原因之一,但是有父母在我就會安心。”

Rain的父母不是焦慮型的虎爸虎媽。Rain曾因學音樂而落下了世外的課程,於是他休學半個學期練習專業課,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並沒有過多的苛責他,而是一如既往的支援兒子學音樂。

Rain告訴我,“我爸媽希望我可以稱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可以自己做決定,自己打理生活。在家裡,只要我不閑著,其他做什麼都是可以的;不論彈琴、做樂理啊、學英語,有時還會和爸爸一起運動、游泳。”

Rain喜歡音樂,爸爸也會跟他分享一些音樂會資訊,帶他去看各類的節目,培養他的音樂素養。Rain還記得不管是和同學一起參加韓國的音樂類遊學,還是去美國參加表演,父母都很放心地讓他去了。

因此,Rain和父母的關係很好,平時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小情緒、小問題,也會主動地和父母討論、分享。

但是讓孩子獨立自主,不代表父母對Rain沒有要求。Rain說,“爸媽在道德上的問題對我很嚴格,不能撒謊,做壞事。”

採訪的最後,外灘君問Rain,之後有什麼計畫嗎?

“還早著呢,現在其實沒什麼想法,因為學到的東西太少了,老師也有推薦我去關注斯坦福音樂學院,他們比較現代化,我也想去瞭解看看。不過這些都還很未知。” Rain說。

現在Rain已經拿到了心儀學校的Offer,不過相比從前他更努力了,Rain的作曲老師Niccolo說,“我發現他不是拿到offer就萬事大吉的孩子,這讓我很欣慰。”

對於這一點,Rain認為:“更勤奮一方面是因為現在掌握的樂理知識更多,作曲更容易上手了,另一方面是現在不瞭解美國學校課程的難度、強度。還是希望多學習一點。”

從Rain的身上,外灘君發現,不論做什麼事、從事什麼方向,興趣永遠是孩子的內驅力,在這過程中,父母不焦慮、敢放手,最終取得好結果自然水到渠成。

*感謝飛思樂FaceArt對本次採訪的支持

點擊下圖,瞭解外灘教育VIP更多福利

點擊關鍵字閱讀外灘教育3000+篇優質文章

——————

▼點擊閱讀原文,進外灘教育微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