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河北大學蓮池讀書會名家講堂探討新聞本質

4月13日下午, 河北大學蓮池讀書會名家講堂第38講:“報紙可死, 新聞永存”暨《光與熱》新書發佈會舉行。 本次活動由蓮池讀書會、《南方週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主辦。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編輯出版系主任杜恩龍擔任本次活動主持人, 由《南方週末》高級記者褚朝新老師主講。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副總編徐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新媒體出版中心主任費小琳、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韓立新、副院長彭煥萍、博士生導師任文京教授及學員部分教師作為嘉賓出席此次活動。

韓立新院長在致辭中表達對現場嘉賓的歡迎以及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南方週末》的敬意,

並提出對新聞業職業操守的思考。 同時, 韓院長希望可以與人民大學出版社和《南方週末》增進友誼, 共同前行。

韓立新院長致辭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徐莉副總編在講話中向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對該活動的積極籌備和大力支持表達了感謝,

同時也向合作方《南方週末》致以謝意。 她介紹了“非虛構產品譯介專案”所推出的系列圖書和詳細內容, 並推介了此次發佈會的新書《光與熱》。 新聞傳播的媒介不斷發生改變, 但優質新聞的本質卻始終如一。 她指出“無論新的資訊生態會如何發展, 新聞業的基本法則仍然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徐莉副總編致辭

隨後, 主講人褚朝新以“報紙可死, 新聞永存”主題演講。 現如今紙媒衰退, 行業沒落, 褚朝新老師就在這種環境下新聞從業人員能怎麼幹, 還能幹什麼的問題進行了講解。

河北大學新聞學院韓立新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工作人員、蓮池讀書會工作人員、新聞學院部分教師與褚新朝老師合影

褚朝新老師在演講中提出要對於新聞報導的物件、現象要進行研究記錄, 敢於曝光眼前與身邊的事。 褚老師用案例將新聞採訪的技巧, 尤其是一些具體的方法對大家啟發很大。 同時褚老師表示新聞記者不僅要寫讀者想知道的, 還要寫讀者應該知道的, 告訴同學們新聞記者還要遵守職業倫理, 在報導時要把握分寸。 新聞的傳播管道在變, 但是觀眾對真相的渴望不變, 記者的工作就是把真相挖掘出來。 他引用熊培雲的話來結束演講,

“心懷希望也是一種責任”, 贏得一陣掌聲。

在演講結束後, 褚朝新老師接受了在場學生的提問。 各位同學就“如何看待新聞娛樂和宣傳趨勢明顯的現象”“辱母案事件的傳播與發酵”“記者的新聞理想和現實生存的選擇”等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 褚朝新老師也耐心地為大家答疑解惑。 這次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了大牌報紙記者的風采, 更進一步地瞭解了新聞傳播這個行業。 (通訊員 張曉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