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宰相回鄉奔喪,卻要坐棺出門,原因為何?

在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安徽歙縣, 有一個教育發達、人才輩出的古村落——雄村。 僅明清兩朝, 雄村就出了50多位舉人, 30多位進士, 5位一品大員,

更是產生了清三朝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鏞的佳話。

曹文埴, 出生於安徽歙縣雄村的一個鹽商世家。 自幼奮發苦讀, 清乾隆二十五年, 25歲的曹文埴考中傳臚, 僅居狀元、榜眼、探花之後。 乾隆帝6次南巡, 落腳揚州時, 曹文埴為之承辦了一切差務, 深得乾隆的信任。 曹文埴還為《四庫全書》的編就立下汗馬功勞。

他的兒子曹振鏞, 字儷生, 號懌嘉。 清乾隆四十六年, 26歲的曹振鏞就考中進士。 曆事乾隆、嘉慶、道光三朝, 三任省學政, 四任省會試主考官, 政績卓著, 得到朝廷的信用。 有一次, 嘉慶皇帝外出巡視, 曹振鏞以宰相的身份留守京城, 代君三月, 處理政務, 留下了“宰相朝朝有, 代君世間無”的官場佳話。

曹振鏞處事的機智和對長輩的孝順是非常出名的。 乾隆末年, 曹振鏞從京都回家鄉為母親奔喪。

曹母是一個丫環出生的小妾, 按族規, 這樣身份的人死後, 起棺材不得由大門抬出安葬。 曹振鏞非常敬重自己的生母, 但在當時那樣的封建社會裡, 就是他這樣一個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宰相,

也無力改變生母可悲的命運。

為此, 曹振鏞很是於心不忍, 總想讓母親揚眉吐氣一番。 於是, 他準備用最隆重的儀式來為母親辦喪事。

出喪的日期到了, 整個雄村, 素裹淡妝;曹府上下, 熱鬧非凡。 16人抬棺, 數百人送葬;喇叭鼓手, 悲天慟地。 可是當棺材抬到大門邊時,

卻被虎視眈眈的族長、鄉紳們給擋住了, 說:“國有國法, 族有族規。 你曹相爺深明大義, 可別壞了家鄉的規矩!”這下可讓那16位抬棺材的作難了:後面跟著的是宰相老爺, 眼前站著的是族長老爹, 誰也得罪不起啊。 無奈, 只好你讓我抬, 我就起來;他讓我停下, 我就放下……

曹振鏞見狀, 不由得冷笑了一聲, 心生一計。 他隨即脫下了麻布孝衣掛在棺材的邊上, 又吩咐隨從為自己穿上相服, 戴上相冠, 在眾人的攙扶下坐上了棺材。 這時, 大門外傳來了“轟轟”的禮炮聲, 震得族長、鄉紳們一個個目瞪口呆。

“相爺出府了, 快快讓道了……”隨著長長的吆喝聲, 曹振鏞坐著16人抬起的棺材, 威風凜凜地把母親送出了曹府的大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