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鼓浪嶼曾設計木質門票 南普陀出過套票共25張

鼓浪嶼門票

日光岩門票

菽莊花園門票

■像霜淇淋棍的鼓浪嶼門票

■南普陀門票

■植物園門票

■南普陀門票

■鼇園門票:鼇園的門票歷經數次變遷, 最近已經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3月30日起, 鼇園已免費對外開放。

“南普陀是1979年開始收門票的, 菽莊花園是1980年開始收門票, 日光岩則是1981年。”說起廈門景區的門票,蔣明生如數家珍。他說,廈門收藏門票的人有很多,可能藏品比他豐富的還大有人在。走過全國多個城市的景點,他越發覺得,廈門景區的門票,還有不少可以提高的地方。

文/圖 記者 林晴

【變遷】

早期景區門票都是塑膠製品

蔣明生說,在早期,南普陀、菽莊花園和日光岩等景區的門票都是塑膠製成的。這種門票的做工比較粗糙,存放的時間一長,就會變形、掉色。上世紀80年代,鼓浪嶼還出過木制的紀念票,細細長長的一根木片,像根霜淇淋棍,上面刻著“鼓浪嶼旅遊紀念”幾個字。

塑膠門票被淘汰了之後,就進入了紙門票時代。早期的門票紙張非常薄,幾乎是透明的。票面上的配色也很少,一般只有兩種顏色,圖案也非常簡單。早期植物園門票上,只有一幅植物的簡筆劃。

南普陀早期的門票也是塑膠製成的,上面繪有寺內景點。紙質門票出現後,圖案改為實景照。2004年,南普陀出了一套門票,共25張,每張都有不一樣的圖案,都是寺內的景點。但不論是管委會還是檔案庫,如今都不清楚具體都有哪些景點。

【建議】

景區單位應開展門票收集整理

“廈門的風景這麼優美,在門票設計上卻沒有將這種美充分表現出來。”對廈門各大景區的門票,蔣明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覺得,跟全國很多旅遊景區門票相比,廈門景區門票在設計上還不夠精美。

此外,很多景區管理處都沒有對門票進行系統的收集整理。“這些門票是珍貴的資料,丟失了實在是很可惜。”他說起自己在常州東坡公園的經歷。當時,他向公園管理處打聽有沒有以前的門票,工作人員得知他專門收集各地的門票,便對他說:“你收集門票等於是幫我們宣傳,我們可以支援你!”隨後,把他帶到資料室,無償送給他所有曾經出過的門票,每張門票還按時間順序編上了號。他說,希望廈門的景區也能開展類似的門票收集管理工作。

【門票之最】

最精美門票

在自己龐大的收藏裡,蔣明生覺得最精美的一張要數杭州玉泉的門票。票面上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四聯張的門票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畫。他覺得,現在許多景區的門票配色上太複雜,這樣素雅的設計反倒更具有藝術性。

最貴重門票

十三陵定陵博物館的門票中,有一枚鍍了24k黃金的金幣,拿在手裡也感覺沉甸甸的。

最小門票

(左):中山公園最早的門票,門票長約5釐米,寬2釐米,上面只簡單寫著公園門票、5分等字樣。

最大門票

(右):在蔣明生收集的門票裡,最大的一張是衡山的參觀券,有一張A4紙那麼大。門票上不僅有景區內各個景點的介紹,還附有整個景區的地圖。

【專家說法】

早期門票主要作用是報銷

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上世紀70年代末期,廈門主要旅遊景區的客流量都還不是很大,各大景區都不收門票。到了80年代初期,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為了保護旅遊資源和調節旅客量,才開始售賣門票。原來的門票大都是小小的一張,簡單寫上景區的名字和票價,更多的用途是作為報銷的憑證。隨著時間的推移,門票的設計和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僅更精美了,也更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小小的一張門票,是旅遊文化發展的縮影,從中不僅能看出景區的發展變化,也能看出景點的歷史沿革。

門票應努力做成藝術品

廈門文史專家龔潔:廈門最早的旅遊門票是用塑膠做的,做工也很粗糙,捏在手裡用力一搓,就能把上面的圖案搓下來。緊隨塑膠門票出現的紙門票也沒有什麼美感可言,上面只是標注上景點和價格,簡單粗暴,就像一張飯票。隨著門票一代代更新,現在廈門的景區門票已經相當美觀了。不過,差異性和藝術性還不夠。旅遊景點是文化單位,門票也應該努力做成一件藝術品,要讓遊客拿到之後就忍不住要好好愛惜,好好保管。

日光岩則是1981年。”說起廈門景區的門票,蔣明生如數家珍。他說,廈門收藏門票的人有很多,可能藏品比他豐富的還大有人在。走過全國多個城市的景點,他越發覺得,廈門景區的門票,還有不少可以提高的地方。

文/圖 記者 林晴

【變遷】

早期景區門票都是塑膠製品

蔣明生說,在早期,南普陀、菽莊花園和日光岩等景區的門票都是塑膠製成的。這種門票的做工比較粗糙,存放的時間一長,就會變形、掉色。上世紀80年代,鼓浪嶼還出過木制的紀念票,細細長長的一根木片,像根霜淇淋棍,上面刻著“鼓浪嶼旅遊紀念”幾個字。

塑膠門票被淘汰了之後,就進入了紙門票時代。早期的門票紙張非常薄,幾乎是透明的。票面上的配色也很少,一般只有兩種顏色,圖案也非常簡單。早期植物園門票上,只有一幅植物的簡筆劃。

南普陀早期的門票也是塑膠製成的,上面繪有寺內景點。紙質門票出現後,圖案改為實景照。2004年,南普陀出了一套門票,共25張,每張都有不一樣的圖案,都是寺內的景點。但不論是管委會還是檔案庫,如今都不清楚具體都有哪些景點。

【建議】

景區單位應開展門票收集整理

“廈門的風景這麼優美,在門票設計上卻沒有將這種美充分表現出來。”對廈門各大景區的門票,蔣明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覺得,跟全國很多旅遊景區門票相比,廈門景區門票在設計上還不夠精美。

此外,很多景區管理處都沒有對門票進行系統的收集整理。“這些門票是珍貴的資料,丟失了實在是很可惜。”他說起自己在常州東坡公園的經歷。當時,他向公園管理處打聽有沒有以前的門票,工作人員得知他專門收集各地的門票,便對他說:“你收集門票等於是幫我們宣傳,我們可以支援你!”隨後,把他帶到資料室,無償送給他所有曾經出過的門票,每張門票還按時間順序編上了號。他說,希望廈門的景區也能開展類似的門票收集管理工作。

【門票之最】

最精美門票

在自己龐大的收藏裡,蔣明生覺得最精美的一張要數杭州玉泉的門票。票面上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四聯張的門票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畫。他覺得,現在許多景區的門票配色上太複雜,這樣素雅的設計反倒更具有藝術性。

最貴重門票

十三陵定陵博物館的門票中,有一枚鍍了24k黃金的金幣,拿在手裡也感覺沉甸甸的。

最小門票

(左):中山公園最早的門票,門票長約5釐米,寬2釐米,上面只簡單寫著公園門票、5分等字樣。

最大門票

(右):在蔣明生收集的門票裡,最大的一張是衡山的參觀券,有一張A4紙那麼大。門票上不僅有景區內各個景點的介紹,還附有整個景區的地圖。

【專家說法】

早期門票主要作用是報銷

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上世紀70年代末期,廈門主要旅遊景區的客流量都還不是很大,各大景區都不收門票。到了80年代初期,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為了保護旅遊資源和調節旅客量,才開始售賣門票。原來的門票大都是小小的一張,簡單寫上景區的名字和票價,更多的用途是作為報銷的憑證。隨著時間的推移,門票的設計和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僅更精美了,也更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小小的一張門票,是旅遊文化發展的縮影,從中不僅能看出景區的發展變化,也能看出景點的歷史沿革。

門票應努力做成藝術品

廈門文史專家龔潔:廈門最早的旅遊門票是用塑膠做的,做工也很粗糙,捏在手裡用力一搓,就能把上面的圖案搓下來。緊隨塑膠門票出現的紙門票也沒有什麼美感可言,上面只是標注上景點和價格,簡單粗暴,就像一張飯票。隨著門票一代代更新,現在廈門的景區門票已經相當美觀了。不過,差異性和藝術性還不夠。旅遊景點是文化單位,門票也應該努力做成一件藝術品,要讓遊客拿到之後就忍不住要好好愛惜,好好保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