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董必武次子去世 曾被樹為知青先進典型

■董良翮

■董必武一家。 從左至右為董良羽、何連芝、董必武、董良翬、董良翮。

■董必武六十歲喜得幼子董良翮。

13日, 記者從董必武的女兒董良翬(字讀huī)處獲悉, 她的弟弟, 也就是董必武的次子董良翮(字讀hé), 11日在雲南瑞麗因病去世, 享年72歲。

董良翮生於1945年。 上世紀70年代, 他是全國家喻戶曉的知青先進典型——在河北農村插隊落戶長達10年, 直到父親去世4年後才回城。

哀悼董良翮去世之餘, 不妨讓我們重溫董必武的家風。

董必武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1975年4月2日, 他在北京逝世, 享年90歲。 新中國成立後, 董必武雖身居高位, 但總是把自己比作“配角”“老牛”, 並嚴格要求親屬和身邊人。

綜合法制晚報、人民網等

“幹部子女不能特殊”,

讓最疼愛的兒子下鄉插隊

2009年3月, 《貴陽日報》曾刊登董良翮接受採訪的內容。

當時, 他談到與父親董必武之間的關係說:“我父親對我哥我姐比較嚴厲, 對我例外, 對我最寬容。 我記得沒上學的時候, 我可以到他的辦公室隨便翻, 把他的印章鎮紙擺到地毯上, 像開坦克、開汽車那樣推著跑, 玩他的眼鏡盒, 把眼鏡盒的線都撐開了。 我哥哥姐姐絕對不敢這麼做, 我可以。 他有時很晚回來, 我也不回自己房裡睡, 就在地毯上睡覺, 等他回來。 ”

據《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16年第9期)報導, 即便父子如此情深, 待到1969年, 董良翮高中畢業, 還是面臨就業難。 當時董必武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要安排孩子去部隊或工廠不是什麼難事。

但董必武的態度十分鮮明:“幹部子女不能特殊, 良翮還是下鄉插隊去!”

臨別時, 董必武提醒兒子說:“你是革命的後代, 要嚴格要求自己, 生活上要艱苦樸素, 和群眾同甘共苦, 決不能高人一等!”他反復叮囑, “你不能當特殊農民, 要做一個普通農民。 你要聽老農的話, 聽隊長的話。 ”他問兒子還有什麼要求, 董良翮說:“想跟您要兩件東西, 要您的洗臉毛巾和牙刷。 ”董必武的洗臉毛巾已磨出了洞, 牙刷的柄都用斷了, 是用繩子捆起來繼續用的。 這兩件東西, 是董必武艱苦樸素作風的象徵, 董良翮要這兩件東西, 是要用父親的好作風勉勵和鞭策自己。

按照父親的要求, 董良翮報名下鄉, 被安排到河北省晉縣周頭公社賀家寨大隊插隊落戶。

《人民日報》曾發通訊:記北京下鄉知識青年董良翮

這一干就是10年, 他虛心向農民學習, 爭著幹苦活、累活, 得到了當地群眾的交口稱讚, 被樹為知青的先進典型。 1973年12月22日, 《人民日報》發表一篇通訊《革命的好後代——記北京下鄉知識青年董良翮》, 詳細報導了他的事蹟。 一時間, 他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有關他的身世, 文章中只披露了他是“革命幹部的後代”。

10年間, 董良翮從普通社員一步步做到大隊書記、公社書記、縣委副書記。 擔任大隊幹部後, 董必武曾讓兒子把同他一起出差來京的幹部請到家中, 當著董良翮的面, 對公社幹部說:“你們要幫助良翮, 他還年輕, 工作上要向你們學習, 你們經驗豐富, 當他的老師, 教育他在農村好好工作, 參加農業勞動,讓他還是當一個普通農民好。”他不僅把兒子送去務農,還希望小孫子長大了也到農村去。1972年,董必武在給小孫子的詩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父母在晉縣,農忙事田畝。望爾速長大,協作左右手。吾意亦雲然,世為農人好。孫良頗茁壯,天逸符大造。”

正當此時,卻傳來父親患上肝癌的消息。1974年,董良翮請假回京,來到父親身邊侍奉,前後陪伴了半年多的時間。1975年3月5日為董必武虛歲90誕辰,此時他已沉屙不起。4月2日,董必武病情惡化,在北京逝世。4年後,董良翮才離開河北農村回到北京。

董必武其人

從清末秀才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家

董必武1886年出生在一個清貧的教師家中,18歲考取秀才。中學讀書時接受革命團體日知會的影響,擁護孫中山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會,並在武昌軍政府中工作。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他總結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教訓,對比俄中兩國革命成敗的經驗,從中認識到,“中國的獨立,必須走列寧的道路”。由此他逐步實現由激進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重大思想轉變。

董必武兒女

名字皆有“羽”,寄望國家能造飛機

董必武和妻子何連芝一共有三個孩子。1938年3月,長子董良羽出生時,董必武覺得當時國家的工業太差,希望他們這一代人長大後,國家能造飛機,就取名“良羽”。出於這樣的想法,女兒于1941年出生時,董老繼續在“羽”字上做文章,取名“良翬”,意即羽毛的顏色。次子1945年出生後,得名“良翮”,意即鳥翎的莖。

【連結】

董必武家書展現誠樸家風

去年,三聯生活書店推出了《董必武家書》。一封封家書,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誠樸家風。

如何輔導兒女學習

給女兒部署學習戰術:縮短戰線打殲滅戰

董必武與夫人育有一女二男,同時撫養了多名侄女、侄孫。他的信有不少是寫給孩子們的。在給女兒的信中,董必武直言女兒的天分屬於中等,中學課程門門學好有困難。於是他像將軍打仗一樣,部署起戰術:“你應當縮短戰線打殲滅戰,這是毛主席軍事學中戰術原則之一,你們學毛選四卷就會看得出來。”他還列出了具體方法:“聚精會神地聽講課,除數學等課外,下堂後馬上將課文看一遍,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問老師或同學,自己擇重點課,用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自習時間溫習。”

如何和兒女相處

女兒批評他性子急,他請求女兒多提醒

董必武和兒女之間的交往是平等的,這從多封家書中都能感受到。女兒在信中批評他性子急,這位父親虛心接受了批評:“我不僅性子急,對人的態度也過於嚴厲,有使人不敢接近或接近而不能盡其詞的地方。”他更是誠懇地保證,要下決心改掉毛病,並請求女兒,“你遇見我舊病復發時就提醒我,總會改掉的。”

如何對待親戚請托

除了法律規定的職權外,任何人沒有特權

老一輩革命家所遇到的家庭難題,和現時人們遇到的並無二致,親戚缺錢要借錢、親戚沒工作要幫找工作、親戚生病住院等,家事一大堆,讀一封封家書,分明感到董必武關心家人的身體健康,關心晚輩的成長。但面對親戚的一些要求,他的態度也很堅決,絕不會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為家人謀任何職務和好處。他曾在信中委婉地對親戚提出批評:“除了法律規定的職權外,任何人沒有特權。在你的思想中對這點似乎還不很清楚。”

參加農業勞動,讓他還是當一個普通農民好。”他不僅把兒子送去務農,還希望小孫子長大了也到農村去。1972年,董必武在給小孫子的詩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父母在晉縣,農忙事田畝。望爾速長大,協作左右手。吾意亦雲然,世為農人好。孫良頗茁壯,天逸符大造。”

正當此時,卻傳來父親患上肝癌的消息。1974年,董良翮請假回京,來到父親身邊侍奉,前後陪伴了半年多的時間。1975年3月5日為董必武虛歲90誕辰,此時他已沉屙不起。4月2日,董必武病情惡化,在北京逝世。4年後,董良翮才離開河北農村回到北京。

董必武其人

從清末秀才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家

董必武1886年出生在一個清貧的教師家中,18歲考取秀才。中學讀書時接受革命團體日知會的影響,擁護孫中山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會,並在武昌軍政府中工作。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他總結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教訓,對比俄中兩國革命成敗的經驗,從中認識到,“中國的獨立,必須走列寧的道路”。由此他逐步實現由激進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重大思想轉變。

董必武兒女

名字皆有“羽”,寄望國家能造飛機

董必武和妻子何連芝一共有三個孩子。1938年3月,長子董良羽出生時,董必武覺得當時國家的工業太差,希望他們這一代人長大後,國家能造飛機,就取名“良羽”。出於這樣的想法,女兒于1941年出生時,董老繼續在“羽”字上做文章,取名“良翬”,意即羽毛的顏色。次子1945年出生後,得名“良翮”,意即鳥翎的莖。

【連結】

董必武家書展現誠樸家風

去年,三聯生活書店推出了《董必武家書》。一封封家書,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誠樸家風。

如何輔導兒女學習

給女兒部署學習戰術:縮短戰線打殲滅戰

董必武與夫人育有一女二男,同時撫養了多名侄女、侄孫。他的信有不少是寫給孩子們的。在給女兒的信中,董必武直言女兒的天分屬於中等,中學課程門門學好有困難。於是他像將軍打仗一樣,部署起戰術:“你應當縮短戰線打殲滅戰,這是毛主席軍事學中戰術原則之一,你們學毛選四卷就會看得出來。”他還列出了具體方法:“聚精會神地聽講課,除數學等課外,下堂後馬上將課文看一遍,不懂的地方記下來問老師或同學,自己擇重點課,用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自習時間溫習。”

如何和兒女相處

女兒批評他性子急,他請求女兒多提醒

董必武和兒女之間的交往是平等的,這從多封家書中都能感受到。女兒在信中批評他性子急,這位父親虛心接受了批評:“我不僅性子急,對人的態度也過於嚴厲,有使人不敢接近或接近而不能盡其詞的地方。”他更是誠懇地保證,要下決心改掉毛病,並請求女兒,“你遇見我舊病復發時就提醒我,總會改掉的。”

如何對待親戚請托

除了法律規定的職權外,任何人沒有特權

老一輩革命家所遇到的家庭難題,和現時人們遇到的並無二致,親戚缺錢要借錢、親戚沒工作要幫找工作、親戚生病住院等,家事一大堆,讀一封封家書,分明感到董必武關心家人的身體健康,關心晚輩的成長。但面對親戚的一些要求,他的態度也很堅決,絕不會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為家人謀任何職務和好處。他曾在信中委婉地對親戚提出批評:“除了法律規定的職權外,任何人沒有特權。在你的思想中對這點似乎還不很清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