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清官,此人比包公更出名,被譽為中國福爾摩斯

世人但喜作高官, 執法無難斷案難。 寬猛相平思呂杜, 嚴苛尚是惡申韓。 一心清正千家福, 兩字公平百姓安。 惟有昌平舊令尹, 留傳案牘後人看。 ——《狄公案》

詩中讚譽了狄公的剛正不阿、一身清正, 世人都知他大公無私, 不畏強權, 卻不知他初入仕途, 現實也給了他沉重一擊。

狄仁傑

因禍得福

狄仁傑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 顯慶元年, 26歲的狄仁傑出任汴州的判官, 滿腔熱血打算大展宏圖時, 卻不料小人當道, 被胥吏誣告了一把。 幸運的是, 這一狀告到了閻立本那裡。

閻立本人稱”丹青宰相“

此時的閻立本的身份是”欽差大臣“, 途徑汴州考察, 接觸到狄仁傑的案子後, 閻立本不僅還了狄仁傑一個清白, 而且還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 誇獎他是”河曲之明珠, 東南之遺寶“, 並推薦狄仁傑做了並州都督府法曹。

後來狄仁傑也不負眾望, 在地方工作出色, 特別是斷案能力十分突出, 上元二年, 被調到中央當上了大理丞, 官雖不大, 但地位很重要, 負責京師案件拘審判斷罪, 同時覆核全國的判案。

狄仁傑到大理寺上任時, 積壓的案件多不勝數。 他不分晝夜的撲在工作上, 整整奮戰一年, 才把積壓案件全部清理掉,

事後竟然沒有一個喊冤的。

數量之大, 品質之高, 在當時傳為佳話。

現在大家在電視劇裡看到的狄仁傑的”神探“形象, 也主要來源與他在大理寺擔任司法官員的事蹟。

狄仁傑在國外比包公出名

《狄公案》、《包公案》、《海公案》、《施公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偵探小說“, 這裡面包公無疑是中國人最熟悉的。

不過走出國門, 名滿全球的還是狄仁傑。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個荷蘭人, 他叫高羅佩, 曾經在中國重慶、南京等地擔任外交秘書、參事等職。

高羅佩

他在讀到《武則天四大奇案》時, 對男主角屢破奇案的本事大為折服, 比起福爾摩斯、格雷警長等西洋大偵探來, 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於是他想到了將中國文化傳播到國外的一個切入口, 他首先翻譯了《武則天四大奇案》, 又以狄仁傑為主角創作了《銅鐘案》, 沒想到在西方大受歡迎。

隨後他不斷收集狄仁傑的斷案故事, 一口氣寫了16個中長篇和8個短篇, 其中比較有名的有《迷宮案》、《黃金案》、《鐵釘案》、《四漆屏》、《湖中案》等, 高羅佩將這些故事集在一起,

統稱《狄公案》。

這些作品在西方引起了巨大轟動, 狄仁傑也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 其實我覺得福爾摩斯被譽為西方的”狄仁傑“更為合適, 元芳, 你怎麼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