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省金秋醫院名譽院長張菊香:為人民服務永遠沒有終點

有一種責任叫堅守, 有一種情懷叫執著, 更有一種精神追求叫不忘初心……

耋耄之年, 本可以安享晚年生活, 可張菊香每天依然在工作。

在遼寧省金秋醫院的病房裡, 人們時常能看到這位老者忙碌的身影。

“退休了,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 我不能退崗, 只要患者需要……”有著近40年黨齡的張菊香這樣說。

張菊香(資料照片)

大醫精誠, 對待危重患者不言放棄

省金秋醫院3號樓緊靠著大門口, 有一間不大的屋子, 7平方米, 一張辦公桌,一個簡易書櫃。

這裡是張菊香的辦公室, 她現在是金秋醫院名譽院長。

把一個當初僅有4個臨床科室的幹診科, 建成現在擁有28個臨床科室、國內首家專門服務老年人的三甲醫院, 這裡, 浸透著張菊香的心血和汗水。

在人們眼裡, 這是一位不知疲倦, 忠於職守, 忘我工作, 甘於奉獻的人!

“病人有1%的希望, 就要100%地救治。 ”

張菊香告訴記者說, 對老年患者不輕言“放棄”,

這個理念深深紮根在了自己的心裡。

2013年9月5日早, 80歲的患者張老心臟驟停, 倒在沙發上。

醫護人員第一時間為老人做心肺復蘇術, 第一輪按壓, 三次、五次……第二輪按壓, 八次、十次……

醫護人員隨後用除顫器電擊, 3下、5下, 沒有反應, 10下、20下, 仍毫無動靜。

按照常規, 這時, 醫生可以宣佈搶救無效死亡了, 可是張菊香和醫護人員沒有放棄。

在電擊第35次時, 奇跡出現了, 張老心臟恢復跳動, 搶救成功了!

對待患者, 對待病情, 張菊香始終保持著愛心、耐心和細心。

這些年, 先後有100多位危重老年患者在金秋醫院重獲新生。

患者病糊塗了不認家人, 卻認識張菊香

在省金秋醫院, 有的住院病人, 連家人都不認識了, 可卻認識張菊香。

因為張菊香和他們太近了,

比家人還親!

有的患者病逝, 家裡人沒有及時趕到, 這時, 張菊香就主動為逝者擦身、穿衣服……

金秋醫院有百歲老人10余人, 90歲以上的老人近百人。 張菊香說, 這些老紅軍、老革命為了新中國捨生忘死, 照顧好他們是我們應盡的職責。

住院老人的生日到了, 張菊香帶著醫護人員送去生日蛋糕;年節到了, 為老人送去餃子。 讓他們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

時下, 來省金秋醫院就診的患者, 入院有人接, 手續有人辦, 檢查有人陪, 出院有人送。

張菊香說:“現如今, 醫院要翻蓋新樓了, 看到醫院發展到今天, 我的心裡非常欣慰, 醫院就像我的孩子, 患者就像我的親人!”

退休不離崗, 傳承一種甘於奉獻的精神

張菊香是一個閒不住的人,

即便從院長位置退休後, 每天仍然在醫院裡忙碌。

醫院就是她的家, 患者就是她的親人!

2013年, 張菊香組建了“菊香愛心團隊”, 團隊成員如今發展到近200人。

這些來自醫院各部門的志願者, 經常深入貧困地區送醫送藥;深入社區、農村、機關和學校, 舉辦健康培訓講座。

大家都是利用節假日或休息時間, 每月至少一次去農村、社區、機關、高校, 開展獻愛心活動。

一次, 在法庫羅圈溝村, 張菊香看到村民雨天出行非常困難, 一問才知道, 這裡的村路一直是土路。

張菊香向有關部門反映, 爭取來90萬元資金, 鋪設了柏油馬路。

村黨支部書記張志忱激動地說, “菊香愛心團隊”不僅為村民治病送藥, 還幫著修建了“金秋路”, 羅泉溝村村民感謝他們啊!”

張菊香說:“菊香愛心團隊”不是一個人, 也不僅是一個團隊, 他們在傳承一種精神, 這是一種甘於奉獻的精神。

4年來, “菊香愛心團隊”多次去鐵嶺、康平、彰武、法庫等貧困地區送醫送藥;深入社區、農村、學校和機關, 開展健康培訓講座。

4月14日,省委宣傳、省文明辦授予張菊香“遼寧好人·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 在頒獎儀式上, 張菊香說:“這是又一個新起點, 儘管我快80歲了, 但作為黨員, 為人民服務永遠沒有終點!”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