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晉南北兩朝篇:北國風光

在接連廢掉兩個皇帝之後, 高歡這一次選擇了廣平王元平的三子元修, 作為一國之君, 然而元修確不想任由高歡擺佈, 於是君臣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元修不但沒有動搖到高歡, 反而讓自己落敗而逃。

元修出逃後, 沿著黃河一直向西, 投奔了高歡的死對頭宇文泰, 宇文泰是關中乃至關隴地區最大的一股軍事力量, 元修跑到長安投奔了宇文泰, 高歡也無可奈何, 因為他現在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能夠迅速打敗宇文泰, 他只能派人不斷地送書請元修回來, 但是元修怎麼也不回去。

於是高歡宣佈廢掉皇帝, 又把孝文帝的一個曾孫叫元善的立為皇帝, 歷史上稱為“東魏”西元535年初, 宇文泰在長安殺了元修, 另外立了孝文帝的一個孫子叫元寶炬的為帝, 這個政權就稱為“西魏”從此北魏就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 北方就成了東魏和西魏的對峙, 雖然兩個皇帝都姓元,

但是真正的執政者分別是高歡和宇文泰。

高歡是一個鮮卑化很深的漢人, 他所以靠的主要力量是六鎮的鮮卑人, 而宇文泰雖然是鮮卑人, 但確實一個漢化很深的鮮卑人, 他所以依靠的力量主要是出身於六鎮中的武川鎮的一批經過鮮卑化的一批漢人,

其中一個叫蘇綽的人, 對於宇文泰在關隴一帶站穩腳跟, 並且壯大自己的力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宇文泰真正看重蘇綽的是關於帝王管理國家的策略、以及駕馭臣下權術的這種謀略, 後來蘇綽將自己的“治國理念”經過他自己的條理化列為六條, 由宇文泰推動西魏的皇帝進行頒佈, 號稱為“治國六策”對於宇文泰的事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西魏的國力可謂是愈發強大, 而高歡家族治下的東魏也不落下風, 兩國以黃河為界, 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對峙。

西元556年, 宇文泰去世了, 而他的死對頭高歡, 也在早九年去世了, 兩人死了以後, 他們的子弟也在繼續博弈, 高歡的兒子高洋廢了東魏的皇帝, 自己做皇帝並且改國號為“齊”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也廢了西魏的皇帝, 改國號為“周”

西元577年, 北周滅了北齊, 全國重新統一, 這是“五胡亂華”以來, 北方的第三次統一, 領導並推進這次統一的是宇文泰的第四個兒子宇文邕。

宇文邕在統一全國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

由他的兒子宇文贇繼位, 但是這位宇文贇只貪圖皇權, 但是耐不住皇帝的壓力, 所以半年之後就把皇位讓給了自己八歲的兒子, 由他的岳父楊堅輔政, 這位鮮卑化極深的漢人, 可以說是宇文家族麾下一大批能臣勇將的代表, 在這些大臣當中, 甚至可以多多少少的看到之後一些王朝的影子, 北周這種“強臣弱主”的狀態也意味著北周將要被取而代之。

西元581年,楊堅在這一批大臣的支持下乃至民眾的支持下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在原本北周的基礎上管理整個北方,一方面穩定自己的統治,另外一方面他的目標是出兵江南、滅掉南朝。

西元581年,楊堅在這一批大臣的支持下乃至民眾的支持下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在原本北周的基礎上管理整個北方,一方面穩定自己的統治,另外一方面他的目標是出兵江南、滅掉南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