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輩子, 總要幹點有意義的事!

經常有人說:30歲跳槽, 以職級換平臺;50歲跳槽, 以平臺換職級。 然而, 考慮換個工作環境的同時真的只是限於平臺與職級間的轉換嗎?為什麼不能是職業的轉換呢?

你可能會質疑, 40+歲了職業轉型難道不晚嗎?

1969年, 曾是房地產開發商的唐納德·費希爾與妻子開了家小店, 銷售牛仔褲、唱片等, 取名“Gap”, 後來“Gap”品牌上市, 成為美國最大的服裝銷售商之一。 不得不提的是, 從地產轉行做零售的那一年,

唐納德·費希爾41歲。

1987年, 任正非創立華為公司, 如今的華為不僅僅是中國民營企業的龍頭, 科技更是領先全球。 而此前, 從建築學院畢業的任正非一直從事著與建築工程相關的工作, 從工程建築跨界到科技行業的那一年, 他43歲。

不惑之年, 他們都在原本相距甚遠的行業間來了個完美的職業轉型, 由此可見, 年齡真的不是什麼大問題!

在職場年輕化的趨勢下, 40+歲尋求職業轉型往往思忖更多, 這倒是真, 首要的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那麼, 40+歲, 到底該不該來個職業轉型?

當一個地方上升空間不足時, 給多少薪酬已經不重要了。 ”寶潔大中華區人力資源總監徐益峰在工作了20年後毅然選擇了辭職, 轉而投向一家處於創業期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在一個行業或一家公司工作了20餘年, 要轉型, 意味著放棄你在當前行業中已經獲得的資歷, 更直觀的體現是你的薪酬待遇。 但是比起職業發展的空間, 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完美的終結, 老來坐在躺椅上可以笑呵呵地回憶起這充滿價值的一生,

薪酬算不上什麼了。

最有價值的職業轉型, 當屬創業。 你猶豫著:不再是20歲初生牛犢不畏虎, 哪還有初出茅廬的勇氣去經歷九死一生的大風大浪!來個緩和型的創業極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