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闖王李自成何以隱禪為僧?

1980年, 在湖南省石門縣一座古刹——夾山寺旁發掘了一座飽受爭議的古代墓葬——奉天玉和尚墓。 隨同出土的隨葬文物有:墓誌銘, 即奉天玉和尚塔銘、飾有梅花圖案盛木炭的陶釉缸、飾麒麟鳳凰圖案盛奉天玉和尚骨灰的明代青花瓷壇, 以及一些宮廷玉器等, 而在鎮墓壙符牌上刻有“身披北斗頭戴三台, 壽山永遠石朽人來”的對聯, 這分明是帝王才得使用的讖語。

而湖南石門縣, 古稱澧州, 據清代乾隆年間的《澧州志林》所收澧州知州何璘的《李自成傳》一文稱, 李自成兵敗, 獨竄石門之夾山為僧, 法名奉天玉和尚。

據說何璘還親自去夾山寺考察, 遇到一位70多歲, 曾經服侍過奉天玉和尚的老和尚, 老和尚給他看了奉天玉和尚的畫像, 而畫像上的人, 酷似史書所記李自成的模樣。

“闖王”李自成之死, 一直眾說紛紜, 各有疑點。 那以上奉天玉和尚是否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是否會選擇出家當和尚呢?

事實上, 明清之際, 也有兩位傳說歸隱當和尚的皇帝, 一為明建文帝朱允炆, 二為清順治帝福臨。 朱允炆于皇叔發動“靖難之役”後, 不知所蹤,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早先給他留的遺策就是出家為僧, 這個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朱元璋本人就是當過和尚的。 而順治帝突然早逝, 民間盛傳他其實也是出家當了和尚, 這個也很好理解, 因為順治帝一直佛緣甚廣, 對佛教興趣濃厚, 董鄂妃死後, 心灰意冷的他選擇出家得道也是有可能的。

顯然, 李自成沒有朱允炆和福臨的佛緣。 他只是一個戎馬一生、殺伐不斷的武夫。 那武夫就不會選擇出家麼?武夫出家我們會想到“聽潮而圓, 見信而寂”的魯智深, 而魯智深慷慨正直,

嫉惡如仇, 無升官發財之理想, 視金銀珠寶為無物, 倒是讓人覺得他有成為高僧的潛質, 而我們的李闖王, 放得下那九五至尊的王位嗎?放得下閃閃發光的金銀珠寶嗎?放得下環肥燕瘦的美女嗎?


九宮山李自成墓

沒有佛緣、沒有佛性、沒有佛心的李自成何以出家?如果不是自願出家,

是哪位高人給他出謀劃策, 並使他同意出家?如果確實選擇歸隱, 必須選擇出家麼, 不能有其它職業?他出家了, 他的老婆和眾多舊部就放棄了對他的追尋, 讓他安靜的歸隱?這麼有血性的闖王, 就這麼甘願歸隱老去直到去世?這一切讓人難以置信, 皆是謎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