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王彥權:治療“血栓”,我沒用一味活血藥,卻把她治好啦

李某, 女, 48歲, 洛陽市龐村鎮人, 2016年春節前右下肢腫疼十餘天來診, 懷疑靜脈血栓, 因怕引起肺栓塞危及生命囑其到一三甲醫院住院治療,

確診下肢靜脈血栓, 住院20餘天, 緩解後帶口服藥(華法林, 阿斯匹林等)出院, 無間斷服藥半年餘, 2016年11月份因腹疼再次入住同一醫院, 確診為門靜脈血栓, 住院月餘出院, 又口服溶栓藥、健胃藥2月餘不效, 因極度痛苦遂再次求診於吾。

症見面色口唇極度青紫, 自述身極無力, 少腹疼, 胃脘滿悶, 大便溏薄, 時有膿便, 有下墜感, 呃逆, 食少納差, 舌質紫暗, 苔白厚膩, 脈沉無力。 診為太陰少陰合病, 病機:脾腎陽虛, 脾失健運, 濕阻中焦合併陽虛血瘀, 治則:顧護中焦, 提振元陽, 方選附子理中湯合小建中東加減。

方藥:黨參15g, 白術15g, 茯苓20g, 甘草10g, 黃附片15g, 乾薑13g, 桂枝15g, 白芍30g, 半夏15g, 砂仁10g, 丁香3g, 生薑10g, 大棗3枚。

服藥7天大便已成形, 10天后已不下墜, 飯量大增, 身已有力,

守方隨證稍加減治療月余, 諸症消失, 最關鍵面色口唇已趨紅潤, 於2017年4月3日再次去醫院檢查, 各項指標正常。

按語:本病從病史與西醫診斷及面色唇色青紫看, 屬瘀血無疑, 但中醫人眼中的風景則恰恰不同——“太陰之為病, 腹滿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時腹自痛……”“虛勞裡急, 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典型的腎陽不足、中焦虛寒之太陰少陰合證, 故選附子理中湯合小建中東加減。

腎為先天之本, 腎氣充足, 則機體才有生生不息之原動力, 脾胃為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脾腎強壯, 氣血充實, 不祛瘀血則瘀血自祛, 雖方中未用一味活血藥, 可“血栓”卻真的治好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