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朝最悲慘的和親公主,丈夫死後還要嫁給其孫子,死時年僅25歲

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 國力衰弱, 然而此時在漢朝的北邊卻興起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 漢高祖七年(西元前200年), 匈奴人舉兵來犯, 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 劉邦所率漢軍不敵, 反而被冒頓單于30萬騎圍于白登(今山西省大同)。 最後用陳平的計謀, 賄賂匈奴閼氏才得以脫險。 之後接受婁敬之策, 以宗室女假稱長公主, 遠嫁冒頓單于, 從此開始了公主和親的先河。

由於西漢初年的皇帝都採取與匈奴和親的政策, 雖說此舉比較屈辱, 但是卻給剛剛建立的漢朝帶來數十年的和平, 使得漢朝可以休養生息, 這才有後來的漢武帝劉徹北卻匈奴。

在古代被送去和親的公主一般都不是皇帝親女兒, 而是從宗室挑選的女子, 因為誰都不想將自己的女兒嫁去那蠻荒之地。 由於地處荒涼, 加上風俗和飲食習慣等完全不同, 所以絕大多數和親公主的命運都很悲慘。

比如今天要講的細君公主, 竟然被迫先後嫁給祖孫四人。 這要是放在漢朝絕對是亂倫, 而是會被世人唾棄。 她的一生短暫而悲慘, 最後鬱鬱而死, 年僅25歲。

細君公主是西漢宗室江都王劉建之女, 作為宗室之女, 她本來可以生活得很好。 但是漢武帝的一個決定改變了其一生,

漢武帝為拉攏烏孫國與漢朝一起打擊共同的敵人—匈奴人, 欽命劉細君(細君公主)為公主, 前往烏孫國和親, 為烏孫國王獵驕靡的右夫人。

細君公主嫁到烏孫時, 烏孫國王獵驕靡已經年過半百了, 而且細君公主在烏孫言語不通,

因此過得甚是悲傷。 不久之後, 烏孫國王獵驕靡病逝了, 按照胡人的風俗習慣, 細君公主必須要嫁給下一任烏孫王。 由於細君公主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 當然不願意接受, 於是給漢武帝劉徹上書請求回國。 但是由於此時漢朝需要與烏孫聯合打擊匈奴, 因此終究沒有准許細君公主的請求, 最後細君公主只能是接受命運的安排嫁給軍須靡。

可憐的細君公主終日鬱鬱寡歡, 嫁到烏孫還不到五年就去世了。 在其去世後, 漢武帝為了聯合烏孫打擊匈奴, 便將另一位解憂公主送到烏孫和親。

正是由於許多像細君公主、解憂公主這樣的和親公主, 遠嫁他鄉,給漢朝邊疆換來數十年的安定祥和,同時給西域帶去中華文化,使得中華文化得以在異鄉傳承,另外也促進文化融合。

遠嫁他鄉,給漢朝邊疆換來數十年的安定祥和,同時給西域帶去中華文化,使得中華文化得以在異鄉傳承,另外也促進文化融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