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讓二手車販子都顫抖”納智捷,真的應該“滾出”大陸?

2016年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一波高增長。 其中, 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1052.9萬輛, 同比增長20.5%, 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2%, 比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 大部分自主品牌在去年都收穫頗豐, 但激烈競爭的市場, 搶不到蛋糕的車企也不是沒有, 東風裕隆納智捷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曾經也是很火的自主品牌, 日子就是越過越艱難了。

說起納智捷, 相信很多人都認識這個自主品牌, 不過要說出的它的來歷, 估計知道的人就不多。 如果單純聽到“東風裕隆納智捷”這個名字, 不少人還會覺得這個品牌有點合資的味道。 實際上納智捷是咱們的寶島臺灣最大的汽車生產商裕隆與國內東風品牌聯手打造的一個自主品牌, 如果不是臺灣屬於中國, 那把它歸結到合資品牌也不無道理, 但是,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點大咖必須申明。

東風裕隆納智捷這個品牌成立於2010年, 在2011年就推出了首款產品——大7SUV, 這款SUV在當時是非常的風光, 銷量相當不錯。 隨後, 納智捷便開始建立MPV和轎車的市場格局, 在納智捷新款SUV上市的時候, 甚至請來了非常受歡迎的臺灣明星——周傑倫來代言納智捷品牌, 表面上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蒸蒸日上”。

不過隨著其他一大波自主品牌的崛起, 納智捷在這幾年貌似被很多人“忽視”了, 直到前幾日, 東風裕隆公佈了納智捷在2017年1月份的銷量, 大家驚呆了:東風公司“大自主”6個乘用車品牌合計銷量為9.76萬輛, 其中東風裕隆的銷量占比僅為3%, 旗下6款主銷車型合計銷量僅有0.3萬輛!隨便一款熱門的自主品牌車型月銷量就完爆納智捷整個品牌的月銷量。

而納智捷在2016年全年的銷量也是可憐至極, 其總銷量僅為4.05萬輛, 同比下滑達32.8%。

在大增速的環境下出現銷量嚴重下滑已經是一件很慘的事情, 更慘的是東風裕隆的高層人士對媒體透露:“今年,

東風裕隆銷量目標是5萬輛, 更重要的目標是達到盈虧平衡, 結束多年虧損。 ”“如果達到目標, 這將是東風裕隆首次真正實現盈虧平衡。 ”……也就是說, 這幾年來, 納智捷一直是處於虧損狀態, 而且其2017年的銷量目標也只有可憐巴巴的5萬輛, 但納智捷成立至今, 仍然沒有突破5萬輛的年度產銷規模。

不過“就算實現銷量目標,也只有5萬輛”,上述東風裕隆高層表示“在這個量級下實現盈虧平衡的難度很大”。更有東風裕隆區域行銷部的負責人向媒體透露:“我們經銷商的虧損比例超60%,接近70%。”“目前,東風裕隆旗下經銷商數量僅有100多家,這幾年陸續退網的有很多家”……

納智捷此次被爆出的銷量銳減和經銷商嚴重虧損讓很多人都非常吃驚,甚至有不少網友呼籲“讓納智捷滾出大陸”。但在部分圈內人看來,納智捷始終火不起來有著太多必然的因素:

一方面是由於新生品牌影響力有限的因素所致,畢竟說起臺灣裕隆估計國內真沒有幾個人認識,更有甚者單看車標還以為是東風推出的一個“山寨”了雷克薩斯的品牌;另一方面,曾經依靠首款車型大7SUV就火起來的納智捷,最終也被這款“有著50萬級別內飾、30萬級別油耗、20萬級別車身、10萬級別動力、5萬級別底盤”的SUV所拖累,至今被扣著“一個令二手車販子都顫抖的品牌”的帽子還無法摘掉,直接導致其後期推出的新車納智捷U6和納智捷銳3都火不起來(實際上納智捷的新車在對比其他競品車型也沒有太大的優勢,品質表現也一直不是很好)。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個因素之外,產品佈局的不合理和行銷手段低下也是納智捷失敗的重要因素。其中在產品佈局上,納智捷當年以SUV起步就是走對了的,在當時SUV這陣風刮得不是很明顯的時候,納智捷實際上就已經搶得了先機,只是當其他自主品牌都開始乘風前進的時候,納智捷卻跑去玩高端MPV了,結果MPV也遭遇了“滑鐵盧”,等其反應過來,以一款靚麗的納智捷U6殺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早就沒有了屬於它的市場了……然而至今納智捷仍然沒有換掉這款搞砸了自己口碑並且毫無競爭力的大7SUV的打算。

隨後納智捷小型轎車銳3低價上市想撈回一點存在感,可惜也沒幾個人問津了。

而糟糕的行銷手段也對擴大納智捷的品牌影響力和銷量沒有任何幫助,除了請過明星代言之外,納智捷就沒有任何一次行銷上值得大家關注的亮點。

納智捷的失敗可以說是當下正積極向上發展的自主品牌當中的一個悲哀,雖然網上頻現讓納智捷退市的聲音,但有著東風和裕隆兩大汽車集團作為後臺的納智捷,想要給它“判死刑”還為時過早。不過如果納智捷在未來一兩年內還是沒有太優秀的產品推出,並且也沒有在品牌推廣和行銷手段上有所進步的話,那麼其退市也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

不過“就算實現銷量目標,也只有5萬輛”,上述東風裕隆高層表示“在這個量級下實現盈虧平衡的難度很大”。更有東風裕隆區域行銷部的負責人向媒體透露:“我們經銷商的虧損比例超60%,接近70%。”“目前,東風裕隆旗下經銷商數量僅有100多家,這幾年陸續退網的有很多家”……

納智捷此次被爆出的銷量銳減和經銷商嚴重虧損讓很多人都非常吃驚,甚至有不少網友呼籲“讓納智捷滾出大陸”。但在部分圈內人看來,納智捷始終火不起來有著太多必然的因素:

一方面是由於新生品牌影響力有限的因素所致,畢竟說起臺灣裕隆估計國內真沒有幾個人認識,更有甚者單看車標還以為是東風推出的一個“山寨”了雷克薩斯的品牌;另一方面,曾經依靠首款車型大7SUV就火起來的納智捷,最終也被這款“有著50萬級別內飾、30萬級別油耗、20萬級別車身、10萬級別動力、5萬級別底盤”的SUV所拖累,至今被扣著“一個令二手車販子都顫抖的品牌”的帽子還無法摘掉,直接導致其後期推出的新車納智捷U6和納智捷銳3都火不起來(實際上納智捷的新車在對比其他競品車型也沒有太大的優勢,品質表現也一直不是很好)。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個因素之外,產品佈局的不合理和行銷手段低下也是納智捷失敗的重要因素。其中在產品佈局上,納智捷當年以SUV起步就是走對了的,在當時SUV這陣風刮得不是很明顯的時候,納智捷實際上就已經搶得了先機,只是當其他自主品牌都開始乘風前進的時候,納智捷卻跑去玩高端MPV了,結果MPV也遭遇了“滑鐵盧”,等其反應過來,以一款靚麗的納智捷U6殺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早就沒有了屬於它的市場了……然而至今納智捷仍然沒有換掉這款搞砸了自己口碑並且毫無競爭力的大7SUV的打算。

隨後納智捷小型轎車銳3低價上市想撈回一點存在感,可惜也沒幾個人問津了。

而糟糕的行銷手段也對擴大納智捷的品牌影響力和銷量沒有任何幫助,除了請過明星代言之外,納智捷就沒有任何一次行銷上值得大家關注的亮點。

納智捷的失敗可以說是當下正積極向上發展的自主品牌當中的一個悲哀,雖然網上頻現讓納智捷退市的聲音,但有著東風和裕隆兩大汽車集團作為後臺的納智捷,想要給它“判死刑”還為時過早。不過如果納智捷在未來一兩年內還是沒有太優秀的產品推出,並且也沒有在品牌推廣和行銷手段上有所進步的話,那麼其退市也只是遲早的問題而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