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危害不亞于吳三桂,南明最好的翻盤機會被他斷送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 南明政權似乎一直在不斷潰敗, 最後被完全覆滅。 不過, 事實上南明其實也有過足以翻盤的機會。 其中在南明永曆政權時期, 南明軍隊曾收復了南方大部分地區, 屢次戰勝清軍, 逼死了清朝定南王孔有德, 擊殺了敬謹親王愛新覺羅·尼堪。 可謂革命形勢一片大好。 但就在此時, 南明內部卻因一個野心家的陰謀篡位, 最終導致滿盤皆輸。 這個野心家的名字叫作孫可望。

孫可望原為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中的首要將領。 張獻忠收了四個養子, 分別是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 孫可望居長。 他作戰勇敢、為人機靈, 深受張獻忠器重。

張獻忠在川北與清軍交戰時不幸中箭身亡, 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則率餘部進入雲貴地區繼續抗清。 為了應對清軍的步步緊逼, 李定國建議加入南明陣營, 聯手抗清。 此建議得到了多數將領的支援。

孫可望雖然心裡不太願意, 但迫於形勢, 只好答應。

永曆六年(1652年), 南明軍隊展開了全面反擊。 先後收復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全部, 湖南、四川兩省大部, 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四省部分地區。 與此同時, 位於東南沿海的明將張煌言、鄭成功也乘機發動攻勢, 接連取得一連串勝利。

在李定國的率領下, 明軍勢如破竹大敗清軍, 清朝定南王孔有德兵敗自殺, 敬謹親王尼堪戰死。 李定國兩蹶名王, 威震天下。 可此時留守後方的孫可望卻對戰功赫赫的李定國越發嫉妒。

為了自己能夠大權在握, 孫可望一面不斷給身處前線的李定國“穿小鞋”, 一面又迫害南明永曆帝身邊的大臣。 甚至永曆帝自己也經常遭受孫可望侮辱, 性命堪憂。 無奈之下, 永曆帝只好派人持密詔讓李定國前來護駕。

永曆十一年(1657年)八月, 孫可望親率十萬大軍討伐李定國。 可兩軍剛剛交戰, 孫可望軍中許多將士便紛紛倒戈, 最後十萬大軍僅剩50余騎心腹隨孫可望逃走。

戰敗後, 氣急敗壞的孫可望投降了清朝, 並將南明的所有情報和盤托出, 此舉直接導致了南明最後的失利。 而孫可望卻通過自己的叛國行為換得了義王的爵位和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

西元1660年, 南明日漸式微, 西南大勢已定, 孫可望的“身價”也就迅速貶值。 當年11月20日, 孫可望死了。 清朝官方的說法是病死,

但一些清初史料中記載孫可望是“隨出獵被射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