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入園,要做哪些準備?

我家小小人, 明天開始正式入園, 3歲2個月, 今晚確實感慨良多, 忍不住來分享一下, 小小人入園我都做了哪些準備:

心理準備——不準備是最好的準備

入園其他的都是小case,

最關鍵的是心理準備, 最最關鍵的是我們家長的心理準備, 在這一方面, 我的觀點是, 不準備是最好的準備。 我從未特別的頻繁地跟孩子說, 你要入園了, 你喜不喜歡幼稚園啊, 你看幼稚園的多好啊, 有那麼多玩具, 有那麼多小朋友——這不是在做準備, 反而是在施加焦慮。 舉個例子, 我以前每週會帶孩子去早教, 我也不會特別強調啊, 幼稚園也是一樣, 用最自然的態度去引導。

首先, 作為家長, 我們要知道, 幼稚園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一個階段, 只有這樣孩子的個方面發展才會更完善, 所以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好事兒, 不要覺得去幼稚園跟送進了大火坑。 其次, 我們要放輕鬆, 最自然的過渡。

這些話千萬不要跟孩子每天掛嘴邊:

寶寶, 你要練習自己大便了...不然去了幼稚園怎麼辦啊

寶寶, 你要練習自己吃飯了, 不然去了幼稚園老師才不會管你

寶寶, 你要自己穿衣服了, 你要學會自己背書包, 寶寶你要學會自己喝水...不然...

天哪, 幼稚園好可怕!

習慣養成

雖然說心理上語言上不要過分強調, 但是我們還是要盡可能的在入園前, 幫助孩子養成一些習慣, 保持步調一致。 比如, 睡午覺, 幼稚園一般中午12:00多就會睡午覺, 孩子在家呢, 我家是1、2點才睡, 甚至有些根本不睡, 那麼孩子在幼稚園自然就需要更長的時間過渡, 如果提前給孩子養成這個節奏, 自然更容易適應。

再比如, 所有入園的小朋友都已經戒掉尿不濕了, 你家還帶著, 你可能會想, 我交了錢, 老師就應該服務, 確實老師也會特別服務, 特別照顧!可是, 我們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 如果你是孩子, 你願意總是被特別對待嗎?老師即便表面不說, 心理肯定第一反應也是:怎麼這麼大了, 連這個都還不會?接著她的表情情緒就會讓敏感的寶寶覺察到,

這樣即便我們享有特權又有什麼好處呢?

提前熟悉幼稚園

我家小小人, 提前一年就確定了幼稚園, 去年冬天就開始上幼稚園的親子課, 每週六半天。 即便沒課的時候, 我們也會在平時幼稚園開放日的時候, 帶他去園裡, 看看小朋友的課外活動, 去喂喂園裡的小兔子等等...

在入園前20天的時候, 帶著他去和班裡的小朋友認識, 一起玩耍....

幼稚園課間做操, 會有一首歌《快樂寶貝》, 我回到家每天在家裡, 很自然的打開播放, 這樣寶寶提前就學會了, 如果他入園聽到這首歌, 再做起操來是什麼感受呢?

孩子, 即便我們大人, 換個工作, 進入一個陌生環境, 都需要熟悉, 都會有多多少少的焦慮,

何況一個小孩子呢?所以如果能對環境提前熟悉, 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緩解分離焦慮的方法!

繪本閱讀

雖然, 很多人都會提到這一點, 但是我依然還要提, 閱讀的好處真是多多, 入園準備依然是一大功臣, 我也是早早的查詢資料、諮詢朋友, 精挑細選了幾本繪本:《媽媽心, 媽媽樹》, 《小阿力的大學校》、《魔法親親》等等, 個人覺得很流行的《我想上幼稚園》《我不想上幼稚園》很一般。

但是, 有兩個小竅門, 一是, 我會把書中的名字換成他的某位未來的老師、或者班裡的某位同學的名字, 這個當然也是為了熟悉, 緩解焦慮。

二是, 千萬不要頻繁讀這類繪本, 不要入園前一個月全是, 上學啊, 上幼稚園啊之類的書, 一樣的道理, 還是會增加焦慮。

除此之外,還可以做一些躲貓貓的遊戲,多帶孩子去參加社交,

還要提前把孩子的入園用品準備好,等等等等,總之,入園準備越早越好,但是不要給孩子無端增加焦慮!

除此之外,還可以做一些躲貓貓的遊戲,多帶孩子去參加社交,

還要提前把孩子的入園用品準備好,等等等等,總之,入園準備越早越好,但是不要給孩子無端增加焦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