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活動回顧|從產品行銷到個人行銷:你有自己的branding嗎?

近期, Lean In的導師內部舉辦了2017年的第一次聚會, 圍繞“行銷”這個主題,來自不同行業的導師們侃侃而談分享了自己的見聞和感悟。 對於個人品牌的建立更是激發了一輪熱烈的討論。 在這裡Lean In也想把討論過程中的重點分享給大家。

I

Thinking as Marketing

活動先從李星導師分享的市場行銷策略開始。 她這次分享的主題是“Thinking as marketing”, 旨在將行銷中的基本點提取出來分享給大家, 因為這些基本點在各行各業、各個職能中都能有所體現、有所運用, 給大家以新的啟發。

李星導師在半導體晶片行業從事市場行銷工作, 對這個職能有著很深的理解

首先是對商業模型的定位及瞭解。 商業模式包括運營模型和盈利模型。 不管是自己創業還是大公司, 都需要對公司的定位有明確的認知。 一個好的leader也應該有能力從多個維度去瞭解和洞察整個市場及整個價值鏈條, 從而在龐大的產業架構中明確自己公司和產品的定位:公司處在上下游的什麼位置,

下一步策略是要連橫還是合縱等等。 李星導師還分享了她的一個九宮格維度表, 幫助我們更具象地瞭解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觀察一個商業模型。

“不管是哪個行業, 大的公司還是小的創業項目, leader都要看清楚價值鏈條之後反思自己的產品能不能真的解決掉這個鏈條中的一些問題, 能不能建立起一些價值壁壘保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

第二個方面就是價值。 任何產品都需要為客戶提供自己的價值。 現在我們的世界發展迅速, 各式各樣的產品層出不窮, 很多行業也都被互聯網產業所顛覆。 在這種形勢下, 產品的核心價值就更加的珍貴。 李星導師覺得市場行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價值的貢獻,

以及價值的具象化。

II

資訊爆炸的年代, “單一資訊”更能讓消費者印象深刻

如今自己創業的Yolanda介紹到她的男士襪子創業專案就立足於一個未被開發的市場空白, 並且一直致力於深度發掘這個市場。 基於對市場的深入瞭解, 她的品牌開發出的產品能切實的滿足目標男性客戶的需求並保持不俗的銷量。

Yolanda分享了自己創業的例子

對於不同的商業模式和規模下利用什麼樣的行銷管道最有效的問題, Yolanda指出無論哪一種都要強調“單一資訊”, 因為現如今消費者面對的資訊太多, 如果不是單一資訊的話消費者則很有可能什麼都抓不住, 減弱行銷的效果。

III

有效地攻破一個個“人”, 是行銷推廣的關鍵所在

李星導師分享的最後一點, 也是她個人最看重的一點, 就是“人”這個因素。 市場行銷說到最後還是關於人的一個職能, 所以能不能有效的利用這個因素是行銷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 在市場行銷中, 牽涉到的“人”可能有客戶, 競爭者,

合作夥伴, 內部員工, 甚至包括自己。 而有效的攻破這一個個“人”, 就有可能是行銷推廣的關鍵所在。

李星導師分享了一個故事:日本著名經營學家稻盛和夫, 曾經和合作夥伴從事陶瓷生意。 在生意的發展戰略上, 合作夥伴想紮根于陶瓷, 不擴展新的業務。 而稻聖則認為現有的市場早晚要被取代, 需要儘早的開拓新的業務來保證公司的市場地位。 兩個合夥人在這件事上甚至發生了很嚴重的爭吵。 但是隨後合作夥伴的家人重病, 稻聖一直精心地幫助合作夥伴料理家裡的事物及照顧家人。 在此之後合作夥伴被稻聖感動, 即使不贊同他的生意理念, 仍然同意按照他的策略執行。

所以在職場中, 你能不能克服種種非議和不滿, 攻破別人的心裡壁壘,與別人建立有效的聯繫真的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突破點。

其他導師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如果能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問題,那麼這件事顯然會容易很多。但是我們都不會擁有上帝的角度,我們得到的資訊總是有限的,你的一個決定可能會對整件事情的結果有很嚴重的影響。那麼你是否有能力把事件向安全的方向引導?

與人溝通分為兩種途徑:中心途徑和邊緣途徑。中心途徑用在目標群體對事件有深度的瞭解的情況,而邊緣途徑用在目標群體對事件關注度不高的情況。比如很多公司的校園招聘會都指派公司高管去宣傳,認為這樣有助於公司形象。其實參加校園招聘會的學生都對公司有了很深入的瞭解了,這個時候應該用中心途徑。即宣傳的內容比宣傳的方式要更重要,公司應當側重於他們所要傳遞的資訊,而不是誰來傳遞這個資訊。

VI

我們要關注的最重要的“人”,是我們自己

“人”,不止是行銷中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最複雜的因素。我們要關注的“人”絕不單單是客戶和合作夥伴,最重要的“人”,恰恰是我們自己。

如果讓同事、朋友、合作夥伴給你貼標籤,你覺得你的標籤會是什麼?

你有沒有自己獨特的標籤?

你有沒有自己的branding?

別人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想起你,來找你尋求什麼樣的幫助?

你自己,恰恰是你最應該好好經營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對一個人的職場發展可謂至關重要,而這一切又植根於你怎樣行銷自己。

導師們在針對個人品牌建設進行一分鐘簡短分享

“品牌是需要經營的,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提升自己,深化自己的價值。”

“自己認為的形象可能和別人對你認知的形象是有偏差的,怎樣保證這兩者之間的match。”

“品牌需要時間的沉澱,自己的品牌也一定是花時間養出來的。”

“梯形人格,各項能力平均但有一項能力特別突出。”

“發展趨勢是以後個人的影響力會大於組織。"

V

個人品牌是通過時間培養出來的

個人品牌對你的職場發展究竟會有什麼影響?劉冉導師為我們分享了她曾經的兩個例子,來說明個人品牌的建立及它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劉冉導師在分享親身例子說明個人品牌的建立

“在我剛從北京調到上海之後,面臨一個打不開局面的情況。這個時候有一個為銀行客戶服務的專案,很難很複雜的項目,而且做不好會嚴重影響自己在業內的聲譽。那個時候我決定了承擔這個風險。後來項目做成,短期的影響就是上海的同事開始覺得我是一個靠譜的人,會把更多的項目給我。而長期的影響是我自己也沒有料想到的,時隔七八年之後業內仍然有人會拿出我之前做的項目並請我去做類似的新項目。這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另一個例子和之前的相反,是關於拒絕的一個例子。曾經有一次領導想推廣一個項目找我接手,而我權衡之後感覺這個項目不用多久就會被市場超越而最終不了了之所以拒絕了這個任務。顯然,短期內,我被同事冠以了“沒有冒險和創新精神”這樣一個標籤。然而兩三年過去之後,事實證明我當時的判斷是正確的。所以長期以後,大家對我的標籤就演變成了“有判斷力”。“

所以品牌真的是通過時間培養出來的,並且在短期內可能受到阻礙,需要真的明確自己的目標並且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

VI

工作之餘積極打造個人品牌的廣度

上面所說,都是關於個人品牌的深度。而個人品牌的廣度,也成為了當天討論的一個話題。

Jennifer提到了現在熱門的“Slash“概念,即你除了某一個工作上的標籤之外,有沒有別的特色?很多西方成功人士身上都有很多個tag:金融家/美食家/旅行博主等等。而你有沒有這個slash?你有沒有自己品牌的廣度?如今我們的社會也有更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個人品牌的廣度並致力於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多元化的品牌,包括我們在場的導師們,鍛煉,閱讀,寫作,都是她們工作8小時之外開始認真研究的個人品牌特質。

Lean In也想鼓勵讀者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個人品牌,並在新的一年裡努力做出一點小改變。只要堅持,最後總會成為你的品牌的一部分,成為你的閃光點。

畢竟我們加入Lean In,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夜空中一顆更亮的星星不是麼?

最後的最後,跟大家分享Yolanda的忠告:女孩子一定要每一天都美美的!精心打扮不僅會讓自己心情好,也會讓不期而遇的機會和偶遇更美好哦。

導師和leanin Shanghai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兩種方式與我們進行互動:

1

2

發送感想至我們的郵箱:leaninshanghai@foxmail.com

添加weloveleaninshanghai

投稿或合作 | leaninshanghai@foxmail.com

LinkedIn | Lean In Shanghai

▷ Lean In Shanghai 精選原創:

▷ 致 · In人生專欄文章:

致 · In人生 Vol. 2 | Interesting × Niubility = Infinity

Lean In Shanghai

點擊功能表“關於我們-關於Lean In Shanghai”

全面瞭解Lean In Shanghai

入群採取篩選制,申請時須至少參加過一次我們的線下活動。

歡迎通過以下方式申請加入:

2) 接受驗證,查看群規並確認遵守

3) 在群裡自我介紹:姓名/年齡/教育背景/職業背景/申請入群的原因等

攻破別人的心裡壁壘,與別人建立有效的聯繫真的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突破點。

其他導師也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如果能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問題,那麼這件事顯然會容易很多。但是我們都不會擁有上帝的角度,我們得到的資訊總是有限的,你的一個決定可能會對整件事情的結果有很嚴重的影響。那麼你是否有能力把事件向安全的方向引導?

與人溝通分為兩種途徑:中心途徑和邊緣途徑。中心途徑用在目標群體對事件有深度的瞭解的情況,而邊緣途徑用在目標群體對事件關注度不高的情況。比如很多公司的校園招聘會都指派公司高管去宣傳,認為這樣有助於公司形象。其實參加校園招聘會的學生都對公司有了很深入的瞭解了,這個時候應該用中心途徑。即宣傳的內容比宣傳的方式要更重要,公司應當側重於他們所要傳遞的資訊,而不是誰來傳遞這個資訊。

VI

我們要關注的最重要的“人”,是我們自己

“人”,不止是行銷中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最複雜的因素。我們要關注的“人”絕不單單是客戶和合作夥伴,最重要的“人”,恰恰是我們自己。

如果讓同事、朋友、合作夥伴給你貼標籤,你覺得你的標籤會是什麼?

你有沒有自己獨特的標籤?

你有沒有自己的branding?

別人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想起你,來找你尋求什麼樣的幫助?

你自己,恰恰是你最應該好好經營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對一個人的職場發展可謂至關重要,而這一切又植根於你怎樣行銷自己。

導師們在針對個人品牌建設進行一分鐘簡短分享

“品牌是需要經營的,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提升自己,深化自己的價值。”

“自己認為的形象可能和別人對你認知的形象是有偏差的,怎樣保證這兩者之間的match。”

“品牌需要時間的沉澱,自己的品牌也一定是花時間養出來的。”

“梯形人格,各項能力平均但有一項能力特別突出。”

“發展趨勢是以後個人的影響力會大於組織。"

V

個人品牌是通過時間培養出來的

個人品牌對你的職場發展究竟會有什麼影響?劉冉導師為我們分享了她曾經的兩個例子,來說明個人品牌的建立及它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劉冉導師在分享親身例子說明個人品牌的建立

“在我剛從北京調到上海之後,面臨一個打不開局面的情況。這個時候有一個為銀行客戶服務的專案,很難很複雜的項目,而且做不好會嚴重影響自己在業內的聲譽。那個時候我決定了承擔這個風險。後來項目做成,短期的影響就是上海的同事開始覺得我是一個靠譜的人,會把更多的項目給我。而長期的影響是我自己也沒有料想到的,時隔七八年之後業內仍然有人會拿出我之前做的項目並請我去做類似的新項目。這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另一個例子和之前的相反,是關於拒絕的一個例子。曾經有一次領導想推廣一個項目找我接手,而我權衡之後感覺這個項目不用多久就會被市場超越而最終不了了之所以拒絕了這個任務。顯然,短期內,我被同事冠以了“沒有冒險和創新精神”這樣一個標籤。然而兩三年過去之後,事實證明我當時的判斷是正確的。所以長期以後,大家對我的標籤就演變成了“有判斷力”。“

所以品牌真的是通過時間培養出來的,並且在短期內可能受到阻礙,需要真的明確自己的目標並且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

VI

工作之餘積極打造個人品牌的廣度

上面所說,都是關於個人品牌的深度。而個人品牌的廣度,也成為了當天討論的一個話題。

Jennifer提到了現在熱門的“Slash“概念,即你除了某一個工作上的標籤之外,有沒有別的特色?很多西方成功人士身上都有很多個tag:金融家/美食家/旅行博主等等。而你有沒有這個slash?你有沒有自己品牌的廣度?如今我們的社會也有更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個人品牌的廣度並致力於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多元化的品牌,包括我們在場的導師們,鍛煉,閱讀,寫作,都是她們工作8小時之外開始認真研究的個人品牌特質。

Lean In也想鼓勵讀者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個人品牌,並在新的一年裡努力做出一點小改變。只要堅持,最後總會成為你的品牌的一部分,成為你的閃光點。

畢竟我們加入Lean In,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為夜空中一顆更亮的星星不是麼?

最後的最後,跟大家分享Yolanda的忠告:女孩子一定要每一天都美美的!精心打扮不僅會讓自己心情好,也會讓不期而遇的機會和偶遇更美好哦。

導師和leanin Shanghai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兩種方式與我們進行互動:

1

2

發送感想至我們的郵箱:leaninshanghai@foxmail.com

添加weloveleaninshanghai

投稿或合作 | leaninshanghai@foxmail.com

LinkedIn | Lean In Shanghai

▷ Lean In Shanghai 精選原創:

▷ 致 · In人生專欄文章:

致 · In人生 Vol. 2 | Interesting × Niubility = Infinity

Lean In Shanghai

點擊功能表“關於我們-關於Lean In Shanghai”

全面瞭解Lean In Shanghai

入群採取篩選制,申請時須至少參加過一次我們的線下活動。

歡迎通過以下方式申請加入:

2) 接受驗證,查看群規並確認遵守

3) 在群裡自我介紹:姓名/年齡/教育背景/職業背景/申請入群的原因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