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千古大孝子,獨憐三國徐元直,終生不獻一策,身在曹營心在漢!

三國名士眾多, 璀璨如郭嘉、司馬懿、諸葛亮、荀彧之流, 屹立于智囊頂端;或如司馬徽、黃承彥等名流隱士;再如龐統、田豐、周瑜等令人噫籲歎息中道而亡;但是更多的是在茫茫歷史長河中消散。

但是, 在三國歷史上, 卻有那麼一人, 如流星般劃過, 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卻又嘎然而止的消失, 而此人也應該是羅貫中甚為神往的一人, 不惜濃墨重彩去著重刻畫他。

此人, 就是徐庶徐元直, 生卒年不詳;徐庶早年叫徐福, 本是寒門士子, 但是徐庶早年好武厭文, 後為友人報仇, 而後用土白粉塗於臉上, 披散著頭髮逃走, 被官吏抓住。 後徐庶的黨羽一起來將徐庶救走。

此事之後, 徐庶深知匹夫之勇無以成大事, 開始苦心研讀各類書籍, 終成一代大才;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 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來往密切。

劉備被曹操擊敗而南下依附劉表, 劉表讓劉備於新野駐紮抵禦曹操。 徐庶以劉備是漢室皇親, 而且信義著于四海, 前往投奔, 劉備見徐庶後, 非常器重他。

在史料中, 並未提及徐庶立下多大功勞, 但是從曹操不惜綁架徐庶母親來要脅徐庶北投,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段恐怕非憑空杜撰, 雖有誇大成分,

但也應是確有其事。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得知劉備於新野駐軍, 派遣曹仁率領大軍前來攻打, 徐庶用計遣張飛、趙雲大破曹仁前鋒, 並將呂曠、呂翔斬殺。 後曹仁親自點兵前來, 李典又被趙雲殺敗, 曹仁於是擺八門金鎖陣, 但是徐庶很快識破陣中破綻,

派遣趙雲率領五百軍士將前往破陣, 殺敗曹仁。 曹仁不甘失敗, 決定晚上前來劫寨, 但又被徐庶算到, 曹仁大敗而歸, 徐庶又設計奪取了樊城。

後來曹操知道徐庶是大孝子, 於是綁架了徐庶的母親, 逼迫徐庶北投;在忠孝之間, 徐庶選擇了孝, 去了曹營, 但是卻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但是在此卻留下了一個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

但是徐庶的母親也是一名烈女, 徐庶到許昌見了母親之後才得知自己被騙, 徐母在斥責徐庶之後自殺, 徐庶也發誓終生不為曹操獻一計一策。

但是後來徐庶還是被任命為右中郎將、禦史中丞。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 聽聞徐庶與石韜(郡守、典農校尉)官職都不太高, 於是感歎道:“難道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 為什麼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可見諸葛亮對徐庶和石韜才能都是甚為欽佩的。

如此名士,卻從不肯為曹魏獻一計一策而終生默默無聞,實在可惜;要知徐庶可是連司馬徽都欽佩不已,稱讚其“王佐之才”,司馬徽看人可還沒看錯過啊!要說劉備最為惋惜的,也就是徐庶了。

羅貫中:痛恨高賢不再逢,臨歧泣別兩情濃。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如此名士,卻從不肯為曹魏獻一計一策而終生默默無聞,實在可惜;要知徐庶可是連司馬徽都欽佩不已,稱讚其“王佐之才”,司馬徽看人可還沒看錯過啊!要說劉備最為惋惜的,也就是徐庶了。

羅貫中:痛恨高賢不再逢,臨歧泣別兩情濃。片言卻似春雷震,能使南陽起臥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