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淅川縣:易地搬遷挪窮窩 抓實專案闖富路

淅川縣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 將“挪窮窩”與“換窮業”統籌考慮, 科學佈局安置點, 並圍繞最優質資源選項目, 努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有力助推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淅川縣共有貧困人口6.8萬人, 占全市總量的1/6, 其中, 易地扶貧搬遷人口2.5萬人, 占全市總量的近一半。 在易地扶貧搬遷中, 科學佈局安置點, 堅持優先考慮“四個附近”, 即優先考慮縣城和集鎮附近、生態產業基地附近、景區景點附近、產業集聚區附近, 實現搬遷群眾和產業發展的有效對接。 去年易地搬遷的6297人, 已全部分房到戶, 並且落實了產業項目和就業崗位。

產業扶貧方面,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 圍繞最優質資源“三線”結合選專案。

圍繞短線專案, 重點抓香菇、蔬菜、中藥材、來料加工等。 如香菇產業, 每袋純收入可達3到4元, 每戶可種植5000袋, 僅此一項, 戶均增收1.2萬元。 去年以來,

全縣共建成香菇基地50多個, 帶動4000多貧困戶、發展香菇2000多萬袋。 今年, 我們計畫到福建莆田引進一批深加工企業, 帶動新發展香菇1000萬袋。

圍繞中線項目, 重點發展軟籽石榴、薄殼核桃等生態產業。 去年, 部分基地軟籽石榴已掛果, 產品供不應求, 央視新聞聯播予以報導。 全縣已發展軟籽石榴3.5萬畝, 總產值可達10億元, 可帶動7600多貧困戶脫貧。

圍繞長線專案, 強力推進旅遊開發。 為打破交通“瓶頸”, 多次赴北京、鄭州彙報銜接, 連接豫鄂兩省的西十高速, 今年將開工建設;全長206公里的環庫公路已開工, 明年將全線通車。 該縣與丹江口市結合, 正在爭取建設武當山至西峽鐵路並在淅川設站, 用大交通帶動大旅遊, 用大旅遊促進大脫貧。

產業選准了,

關鍵是要調動幹部群眾積極性, 激發內生動力, 凝聚扶貧合力。 該縣把最具活力、最有激情、最能幹事的幹部用在扶貧上, 在扶貧一線檢驗幹部、鍛煉幹部, 全縣40%左右的鄉科級幹部戰鬥在扶貧一線, 去年以來先後有112名參與扶貧的幹部受到提拔重用。

下一步, 淅川將通過頂層設計、精准選項、持續用力, 打造一批美麗鄉村, 建成一批生態產業基地, 培育一批生態旅遊示範點, 把水清民富縣強的夢想變成現實。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陳琰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