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寫在315:這些汽車圈的“T病毒”,你中招了幾個?

邦叔一直在追的《生化危機》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其中的T病毒是人為製造, 最終也歸結於人類之手。 T病毒的有趣之處在於, 它是完全的人造病毒, 卻成為人類變異之源。


今天講講汽車圈裡那些”T病毒“。 它們也都是人為製造, 卻是汽車圈裡各種非正常變異現象的根源。

病毒一:偽SUV當道 越野都是笑談

SUV太火了, 火得似乎沾邊就大賣。 把一款售價10萬的轎車, 底盤加高一點, 前後安裝兩塊底盤護板, 加個塑膠包圍, 車頂加個行李架, 搖身一變成了“SUV“。 同平臺、同配置、同底盤的轎車能賣10萬, 變成SUV就能賣15甚至20萬。

舉個例子, 本田在中國造一輛飛度虧1萬, 一輛CR-V賺3、4萬, 飛度加高底盤變成繽智, 就貴了好幾萬。 這就是遊戲規則。


最坑爹是很多汽車業“後起之秀”, 微車底盤換個SUV的殼。 稍微陡點的斜坡都要倒著才能開上去, 也號稱SUV, 除了底盤高點, 幾無通過能力。

就算是偽SUV的CROSS車型, 日本、歐美市場四驅大都是標配, 在中國就變成了只有頂配才有四驅。 一樣月銷幾萬輛, 賣的火爆。

中國有中國的國情, “偽SUV”在大部分消費者眼裡, 也是SUV。 只不過國際上轎車加高一般定義為CROSS跨界車, 微車換殼實質也還是個微車, 真正的SUV自有其價值標準。 正本才能清源。

作為一個車主, 起碼自己要明白買到手的, 是台什麼東西。

此種病毒蔓延的後果是, 舉國皆造SUV, 大量垃圾SUV產品問世。 沒人管管麼?

病毒二:抄襲不以為恥 反以為榮

別狂, xx皮尺部正在趕來的路上……這輩子能不能開上xx就看xx了……知道你們想開xx, 所以我們來了……

擱到全世界, 沒看到哪個主流的經濟體、世界大國, 在其汽車市場上可以這麼明目張膽的抄襲。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甚至將其視為生存、發展的生財之道。

起步初期抄襲, 為艱難求存尚可以理解, 有錢有人估值百億了, 還抄得樂此不疲, 這就是鑽法律空白鑽出感情了。

似乎法律確實也沒辦法, 譬如出版界、影視圈, 抄襲的事兒層出不窮, 抄襲的主角們照樣小說大賣、票房火爆,

賺的盆滿缽滿。 道個歉賠點錢?多大個事兒……

“明目張膽抄襲”為車圈內最致命、最厲害的病毒, 迄今無解, 且有深厚的群眾基礎。 法律、政策、媒體層面, 態度混沌, 明貶實褒, 得利車企幾乎零風險, 往往愈發春風得意。

此種病毒愈演愈烈, 要想治癒全靠車企和人民群眾提高覺悟, 這條路漫漫, 很長很長。

病毒三:賺錢不賺明處 暗處門道多

從開始買車, 到用車, 再到最後的二手車, 幾乎沒有哪個環節, 真正可以賺錢賺到明處。

4S店的車價看似透明, 背後綁著一堆的條件:必須買保險、必須辦貸款、必須加精品, 緊俏車提現車要加錢, 這中間水分多大, 全憑4S店一張嘴。 外人永遠霧裡看花。

維修保養, 4S店牆上的價格公示都是應付檢查的, 車主手冊上的保養建議也基本沒用。

什麼該換、什麼不換, 該花多少錢, 也全憑車主與店家鬥智鬥勇。


再到後面賣二手車, 到底能賣多少錢, 不問個五六家, 你是摸不出來真實行情的。 網上平臺這兩年為什麼這麼火?解決用戶最大的痛點, 就是壓縮了中間環節, 從不透明到透明啊。

買個車,幹嘛搞得這麼複雜?那是因為買車用車的鏈條長、環節多。明面上商家都把利潤降到最低,甚至不賺錢,暗地裡都要憋出各種套路,把該賺的錢賺回來。

這既是嚴酷的商業競爭環境所致,也是國產“套路文化”的結果。凡事講套路和反套路、表面波瀾不驚下面暗流湧動,不混幾年搞不清其中的門道。

此種病毒,讓消費者買車、用車的所有環節上,更煩更累更操心。但這也是汽車行業的賺錢哲學。

病毒四:一半鍵盤俠 一半被充值

你這麼用力誇,你是被這家車企充值了嗎?

315到了,提醒相關車企,帳戶餘額已經不足,請儘快充值……

國內安全碰撞,撞出了一片五星,還沒來得及為國產車歡呼鼓舞,質疑“被充值”的口水,已經淹了天津檢測中心的院子……

邦叔辛苦熬一篇文章,誇兩句誰誰好,底下總免不了被熱情網友追贊“車托去死……”,溫柔的會來一句“廠家軟文,鑒定完畢”。

不能誇?那我只批評就可以吧?圖樣圖森破!在網路的世界裡,“正常批評”和“無腦黑”之間,只隔著一層窗戶紙。全看你的觀點,是否站在了鍵盤俠這一邊。你到底是黑是白,要看鍵盤俠們的審美口味了。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汽車圈輿論生態。央視315,最權威的平臺,都可以被肆意解構、嘲笑,邦叔幾乎想不到有哪個權威機構,可以擲地有聲、唾沫星子砸地上能起個坑,給我們普羅大眾傳輸一種健康、透明、公正的汽車價值觀。

對錯都不再重要,凡事無所謂正反,重要的是追逐熱點,迎合主流,順應趣味。“充值”與“被充值”成為綁架一切輿論觀點的背後邏輯。車圈輿論的製造者、周邊的看客們,不妨問問自己,這一切都是如何發生的?

此種病毒源於互聯網,也將終於互聯網。至於何種形式終結,不妨參考一下歐美。讓我們的評價體系,能擺脫變味的“充值”,早日建立健全。

病毒五:國難當頭 擦亮你的U型鎖

邦叔認識的起亞的一家4S店老闆,春節前笑死了,一個月賣四五百台,天天數錢數到手抽筋。春節後哭死了,每月銷量驟減90%,月銷僅四五十台,就快關門了。一切的緣由,都是薩德。

網上有個段子,說某日本車主,當年被韓系車主砸過,等這個機會,等了5年。

還有個段子,講愛國人士的一天應該是這樣度過的:


邦叔想,某天如果中美太平洋開打,美國車該遭殃了。如果歐洲攪進來,法國車和德國車、義大利車也該人人喊打了。在中國幹車企,最大的風險,不是來自市場競爭,而來自國際政治。即便現在無論哪個品牌,嚴格意義都是“全球車”。但消費者不管這個,導向輿論不管這個,那朵黑雲什麼時候落在自己頭上,合資品牌誰也說不清。所謂不信抬頭看,蒼天繞過誰。好比當年,自主低迷、日系又被痛打,韓系車企跨越式跑馬圈地。再看如今,在群眾雪亮的目光注視下,韓系品牌除了裝死,辯解都顯得那麼無力。


隨著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今天日韓、明天歐美,最安全的選擇,看來只有國產品牌。這是否是一種產業變相扶植政策?也未可知。

此種車圈病毒,為週期性病毒,潛伏期長,患者平時靜若處子,良民一個,國難來時動若癲狂,大殺四方。

壯士,國難當頭,擦亮你的U 型鎖!這句話,似乎永遠不會過時。

汽車圈的T病毒,並非只有以上幾種。譬如,進口車與國外價格巨大的剪刀差;譬如,永遠說不清道不明的國內油品適應問題;再譬如,4S店模式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種最大的病毒呢……嗯,很難說。

邦叔快評:以上種種病毒,皆是人為製造。就象《生化危機》裡所講的那樣,即使解藥已經進入空氣,讓大風吹遍全球,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我們要終結上述病毒,除了找到解藥(商業環境的規範、消費觀念的進化),更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但也許未來更好,或者會更壞。就象十年前我們對抄襲的雙環口誅筆伐,但如今對抄襲者已經褒貶不一,對成功者還讚譽有加。環境真的進步了嗎?還是我們更寬(mei)容(you)大(di)度(xian)了?

買個車,幹嘛搞得這麼複雜?那是因為買車用車的鏈條長、環節多。明面上商家都把利潤降到最低,甚至不賺錢,暗地裡都要憋出各種套路,把該賺的錢賺回來。

這既是嚴酷的商業競爭環境所致,也是國產“套路文化”的結果。凡事講套路和反套路、表面波瀾不驚下面暗流湧動,不混幾年搞不清其中的門道。

此種病毒,讓消費者買車、用車的所有環節上,更煩更累更操心。但這也是汽車行業的賺錢哲學。

病毒四:一半鍵盤俠 一半被充值

你這麼用力誇,你是被這家車企充值了嗎?

315到了,提醒相關車企,帳戶餘額已經不足,請儘快充值……

國內安全碰撞,撞出了一片五星,還沒來得及為國產車歡呼鼓舞,質疑“被充值”的口水,已經淹了天津檢測中心的院子……

邦叔辛苦熬一篇文章,誇兩句誰誰好,底下總免不了被熱情網友追贊“車托去死……”,溫柔的會來一句“廠家軟文,鑒定完畢”。

不能誇?那我只批評就可以吧?圖樣圖森破!在網路的世界裡,“正常批評”和“無腦黑”之間,只隔著一層窗戶紙。全看你的觀點,是否站在了鍵盤俠這一邊。你到底是黑是白,要看鍵盤俠們的審美口味了。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汽車圈輿論生態。央視315,最權威的平臺,都可以被肆意解構、嘲笑,邦叔幾乎想不到有哪個權威機構,可以擲地有聲、唾沫星子砸地上能起個坑,給我們普羅大眾傳輸一種健康、透明、公正的汽車價值觀。

對錯都不再重要,凡事無所謂正反,重要的是追逐熱點,迎合主流,順應趣味。“充值”與“被充值”成為綁架一切輿論觀點的背後邏輯。車圈輿論的製造者、周邊的看客們,不妨問問自己,這一切都是如何發生的?

此種病毒源於互聯網,也將終於互聯網。至於何種形式終結,不妨參考一下歐美。讓我們的評價體系,能擺脫變味的“充值”,早日建立健全。

病毒五:國難當頭 擦亮你的U型鎖

邦叔認識的起亞的一家4S店老闆,春節前笑死了,一個月賣四五百台,天天數錢數到手抽筋。春節後哭死了,每月銷量驟減90%,月銷僅四五十台,就快關門了。一切的緣由,都是薩德。

網上有個段子,說某日本車主,當年被韓系車主砸過,等這個機會,等了5年。

還有個段子,講愛國人士的一天應該是這樣度過的:


邦叔想,某天如果中美太平洋開打,美國車該遭殃了。如果歐洲攪進來,法國車和德國車、義大利車也該人人喊打了。在中國幹車企,最大的風險,不是來自市場競爭,而來自國際政治。即便現在無論哪個品牌,嚴格意義都是“全球車”。但消費者不管這個,導向輿論不管這個,那朵黑雲什麼時候落在自己頭上,合資品牌誰也說不清。所謂不信抬頭看,蒼天繞過誰。好比當年,自主低迷、日系又被痛打,韓系車企跨越式跑馬圈地。再看如今,在群眾雪亮的目光注視下,韓系品牌除了裝死,辯解都顯得那麼無力。


隨著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今天日韓、明天歐美,最安全的選擇,看來只有國產品牌。這是否是一種產業變相扶植政策?也未可知。

此種車圈病毒,為週期性病毒,潛伏期長,患者平時靜若處子,良民一個,國難來時動若癲狂,大殺四方。

壯士,國難當頭,擦亮你的U 型鎖!這句話,似乎永遠不會過時。

汽車圈的T病毒,並非只有以上幾種。譬如,進口車與國外價格巨大的剪刀差;譬如,永遠說不清道不明的國內油品適應問題;再譬如,4S店模式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種最大的病毒呢……嗯,很難說。

邦叔快評:以上種種病毒,皆是人為製造。就象《生化危機》裡所講的那樣,即使解藥已經進入空氣,讓大風吹遍全球,也需要幾年的時間。我們要終結上述病毒,除了找到解藥(商業環境的規範、消費觀念的進化),更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但也許未來更好,或者會更壞。就象十年前我們對抄襲的雙環口誅筆伐,但如今對抄襲者已經褒貶不一,對成功者還讚譽有加。環境真的進步了嗎?還是我們更寬(mei)容(you)大(di)度(xian)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