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病菌和春天一起蘇醒,小心手足口病禍害寶寶!

春天氣溫回暖, 萬物復蘇, 一切都開始恢復生機, 正是帶上萌娃踏青郊遊的好天氣。 春天哪裡都好, 但是有一點不好, 我們喜歡花兒草兒在春天醒來, 但是不喜歡病菌細菌在春天作威作福。

春天一到, 氣溫乍暖還寒, 各種病菌也蘇醒了, 寶寶比較容易生病。 而最讓媽媽們頭疼的手足口病也進入發病高峰季節。

手足口病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疾病, 但不是只有小寶寶才有感染的風險, 年齡較大的兒童也會感染, 春夏季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 家長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狀就是發熱、口腔潰瘍、長皰疹。 手足口病有3—4天的潛伏期, 症狀也不是一下子全部出現, 所以家長要留心觀察孩子身體的變化。 感染手足口病後開始孩子可能會出現低燒的症狀;可能不會很饑餓(尤其是平常胃口好的孩子), 因為他們的舌頭可能已經開始不舒服了;孩子可能會抱怨喉嚨痛,

因為喉嚨裡長了皰疹;還可能比平常更困, 這些症狀都是感染了手足口病的先兆。

在發熱一兩天后, 就開口舌生瘡, 非常痛苦。 再發展下去, 手掌、腳底、臀部, 甚至全身開始長皰疹, 這種皮疹非常小而且呈扁平狀, 後來會發展成水泡, 不過好在這種皮疹不癢, 不用擔心孩子抓破。

手足口病的病因

腸道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幕後元兇。 它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容易在幼稚園和學校爆發。 如果有一個孩子感染手足口病, 其他孩子只要與這個孩子靠近, 他們就可以通過呼吸或排泄物傳播病毒, 如果接觸了已經沾上病毒的物品也會傳染。

而且因為感染後有潛伏期, 在此期間感染者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 所以感染者也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感染, 這種情況下爆發手足口病的可能性很大。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如果寶寶還沒有上幼稚園, 主要待在家裡, 應該採取以下措施:

1.飯前便後, 外出回來都要用除菌的肥皂、洗手液給寶寶認真清洗雙手;

2.不要讓寶寶喝冷水、吃生冷的食物;

3.避免接觸已經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

4.家長接觸孩子前, 給寶寶更換尿布後一定要洗手;、

5.發病高發期避免去人多擁擠、空氣流通差的場所。

6.定期對衣物、床上用品等家中其他物品消毒

如果孩子已經上幼稚園了,

在手足口病高發期幼稚園會有相應的處理措施, 家長不能24小時看護孩子, 就只能指望老師多上點心了。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放學回家後用除菌的肥皂、洗手液給孩子好好洗手;給孩子洗個澡, 衣服全都換新的, 換下來衣服用衣物消毒劑清洗, 在太陽下曬乾;注意保持家庭衛生, 開窗通風, 勤曬衣被等。

手足口病如何治療

手足口病不需要特殊治療,也沒有什麼一下子能好的辦法,只要護理得當,寶寶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一般1周左右就痊癒了,如果症狀嚴重還是要及時看醫生。

一、發熱護理

手足口病發病時多伴有發熱的情況,一般發熱後就開始出疹。當孩子出現精神不振、怕冷、寒戰、臉色發紅的情況,應該及時測量體溫。大多數患兒會出現低燒,可以採用溫水擦拭、減少衣被等物理降溫方法,選擇安全有效的退熱藥,如果持續高熱,應儘早帶孩子去醫院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引起併發症。

二、口腔護理

寶寶感染手足口病最痛苦的就是口舌生瘡,孩子會因為口腔疼痛拒絕吃飯、流口水、哭鬧不止。為了緩解孩子的痛苦,儘量吃易消化的流食,家長應該在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給寶寶漱口,對於還不會漱口的小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也可服用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

三、皮膚護理

保持患處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局部可以塗金黴素、魚肝油等,以減輕疼痛和促使患處早日癒合。注意皰疹裡面的流體,因為它可能含有病毒,流出後會導致病毒蔓延。所以,應該每晚給寶寶洗澡,不要用肥皂、沐浴露,溫水即可,並更換柔軟的棉質內衣;為了防止寶寶抓破皰疹,應該剪短寶寶的指甲,穿長袖、長褲把手腳包住;患處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膏或洗液,促進癒合。

感染手足口病後,寶寶會因為疼痛刺激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常常哭鬧不止,不接受治療和護理。這時候媽媽們不要著急,一定要有耐心,態度親切,安撫孩子,可以借助舒緩的音樂緩解寶寶的負面情緒,等寶寶情緒平穩一些再來治療和護理。不過最關鍵的還是預防,不生病最好啦~

歐美育兒經(omyp521)與你分享更多歐美爸媽育兒心得!

手足口病如何治療

手足口病不需要特殊治療,也沒有什麼一下子能好的辦法,只要護理得當,寶寶不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一般1周左右就痊癒了,如果症狀嚴重還是要及時看醫生。

一、發熱護理

手足口病發病時多伴有發熱的情況,一般發熱後就開始出疹。當孩子出現精神不振、怕冷、寒戰、臉色發紅的情況,應該及時測量體溫。大多數患兒會出現低燒,可以採用溫水擦拭、減少衣被等物理降溫方法,選擇安全有效的退熱藥,如果持續高熱,應儘早帶孩子去醫院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引起併發症。

二、口腔護理

寶寶感染手足口病最痛苦的就是口舌生瘡,孩子會因為口腔疼痛拒絕吃飯、流口水、哭鬧不止。為了緩解孩子的痛苦,儘量吃易消化的流食,家長應該在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給寶寶漱口,對於還不會漱口的小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也可服用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2等。

三、皮膚護理

保持患處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局部可以塗金黴素、魚肝油等,以減輕疼痛和促使患處早日癒合。注意皰疹裡面的流體,因為它可能含有病毒,流出後會導致病毒蔓延。所以,應該每晚給寶寶洗澡,不要用肥皂、沐浴露,溫水即可,並更換柔軟的棉質內衣;為了防止寶寶抓破皰疹,應該剪短寶寶的指甲,穿長袖、長褲把手腳包住;患處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膏或洗液,促進癒合。

感染手足口病後,寶寶會因為疼痛刺激產生緊張、恐懼心理,常常哭鬧不止,不接受治療和護理。這時候媽媽們不要著急,一定要有耐心,態度親切,安撫孩子,可以借助舒緩的音樂緩解寶寶的負面情緒,等寶寶情緒平穩一些再來治療和護理。不過最關鍵的還是預防,不生病最好啦~

歐美育兒經(omyp521)與你分享更多歐美爸媽育兒心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