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4400萬美元的“魚鷹”咋就成了“寡婦製造者”?

近日, 一張V-22“魚鷹”傾轉旋翼機的“驚險”照片“爆紅”網路。 照片顯示這架“魚鷹”掛在了飛行甲板上, 兩個主起落架都懸空在外, 非常驚險。 飛行員當時似乎想斜著進入飛行甲板, 但是沒有判斷好降落位置。 科技日報記者查閱發現, 這起事故發生在2015年。 當時一架MV-22直升機在降落“新奧爾良”號兩栖艦時發生了事故, 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受傷。

實際上, 近期以來, 這款具備當代運輸直升機高技術水準的直升機事故不斷——去年12月, 一架駐日美軍V-22在沖繩北部沿岸墜海, 原因是其在與一架空中加油機進行加油訓練時, 螺旋槳碰到了輸油管,

導致其飛行失去平衡。 今年一開年, 又有一架V-22在葉門墜毀, 原因是因粗暴著陸導致。

那麼, 為什麼“魚鷹”會事故頻發?是人為操作還是前沿的設計本身存在缺陷呢?針對這些問題, 記者對軍事專家張文昌進行了專訪。

作戰需求和技術推動的結果

V-22“魚鷹”傾轉旋翼機是由美國貝爾公司和波音公司聯合設計製造的,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具備實用價值的該類航空器。 V-22不僅具備直升機的垂直升降能力, 而且具備固定翼螺旋槳飛機高速、航程遠及油耗較低的優點, 時速高達582公里, 是世界上飛得最快的直升機。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 V-22翼尖的兩台可轉動的發動機帶動兩具旋翼。 在固定翼狀態下, V-22好像是一架兩側翼尖有兩個超大螺旋槳的飛機;在直升機狀態下, V-22又好像是一架有兩個小旋翼的直升機。

“‘魚鷹’既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前飛、側飛、倒飛、懸停, 也能像固定翼螺旋槳飛機那樣滑跑起降、爬升、巡航、俯衝。 同時, 兩種飛行狀態可以互轉。 ”張文昌說。

“‘魚鷹’的產生是作戰需求和技術推動的結果。

”他介紹, 上世紀70年代, 蘇聯常規軍事裝備發展較快, 一批直升機崛起, 尤其是米-24武裝直升機, 給了美國很強震撼。 同時, 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研發的XV-15傾轉旋翼機技術驗證機也表現出了成熟的趨向。 於是, 為了對抗蘇聯在直升機領域已佔有的優勢, 美國國防部於1981年在XV-15基礎上提出了發展“多軍種先進垂直起落飛機”計畫, 其發展結果就是今天所說的“魚鷹”傾轉旋翼機。

這樣前沿的設計也使其研製費用暴漲, 高達380億美元, 而MV-22的製造單價高達4400萬美元。

V-22在1989年3月19日首飛成功, 經歷長時間的測試、修改、驗證工作後, 2006年11月16日其美國空軍型CV-22服役, 2007年其美國海軍陸戰隊型MV-22服役, 同年開赴伊拉克、阿富汗進行實戰部署, 至今已有超過200架V-22生產下線。 當前, 美國正在研究“魚鷹”的預警機與加油機型號與垂直起降戰鬥機配合使用。

設計放大了兩種飛機的缺點

“V-22集合了固定翼和直升機的優勢, 因此, 同時具備多種環境的運用能力、靈活迅捷的機動能力、快速遠程投送能力。

所以, 該機特別適合搶灘登陸、滲透偷襲、前沿突襲、戰場搜救、緝毒反恐等任務。 ”張文昌說。

那麼, 它在設計上真的無懈可擊嗎?

對此, 張文昌指出:“‘魚鷹’雖然看上去光鮮亮麗, 但其實是一型優缺點同樣明顯的飛機, 一直疾病纏身, 問題很多。 也正因為如此, 它從1981年開始, 到2005年才形成戰鬥力, 研發週期遠遠超過其他飛機。 ”

“‘魚鷹’相容了直升機和固定翼螺旋槳飛機的優點, 但同時也部分犧牲了兩種飛機的優點, 特別是放大了兩種飛機的缺點。 ”他說, 比如直升機的旋翼和固定翼飛機的螺旋槳, 在轉數、直徑、槳葉角等許多方面要求都是有差異的, 現在讓一套系統兼顧兩種要求不一樣的系統的功能, 必然要做出一些犧牲, 也會帶來危及安全的問題。如當旋翼處在螺旋槳狀態,槳葉太長,容易剮蹭到其他物體。

與此同時,V-22還有著其他難以避免的問題。他告訴記者,V-22創造性地運用了許多新技術,但成熟度不高。如因飛行控制軟體問題,就曾發生過墜機事故。而是否有自旋著陸能力,也沒有經過考核。其次,結構複雜,設計考慮不周,不可預知的隱患太多。如動部件太多無疑會降低整機的可靠性,滑油、燃油管路複雜、排布不科學,無疑會降低飛機的抗槍彈打擊能力。第三,操作複雜、限制太多,往往讓飛行員手忙腳亂,留給飛行員自由操作的空間太小,特別是戰時更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如該機對直升機狀態的下降速度有嚴格要求,一不小心就會使飛機失速、進入渦環狀態,甚至會機毀人亡。

究竟是最安全還是最危險

儘管有著眾多設計問題,但美國軍方仍將其稱為最安全的飛機。2011年2月18日,海軍陸戰隊指揮官詹姆斯表示,美國海軍陸戰隊部署到阿富汗的MV-22飛行超過10萬小時,並指出MV-22已成為最安全或接近最安全的飛機。MV-22在過去十年每飛行小時的事故發生率大約只有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機隊平均事故率的一半。

事實是,“魚鷹”確實事故累累,特別是機毀人亡的事故相對較多。其5架原型機有3架發生意外,研製過程發生4次墜機事故致30人死亡。這在航空史上都是罕見的。由於事故頻發,這種體型怪異,標榜可靠安全的“魚鷹”直升機被一些人戲稱為“寡婦製造者”。

“應該說,‘魚鷹’事故較多有著操作和設計兩方面的原因。”張文昌指出,“從歷次事故來看,其原因都能與設計製造掛上鉤,一些是因設計上的不完善、技術上的成熟度不高直接導致;一些是因試圖綜合兩種飛機優點而必然出現的缺點導致;還有一些是因操作上的失誤導致,但追根溯源,也因技術上對操作的限制太多而導致。”

因此,美軍也正在尋找V-22的替代產品,如V-44四發傾轉旋翼機,專家估計V-44的價格至少比V-22高出70%。

而早在2013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就已經發起垂直起降“X-飛機”專案,他們希望“X-飛機”能超越現有的裝備,例如V-22“魚鷹”傾轉旋翼機。而研製的原因就是希望新型飛機能克服過去的設計障礙。當時的報導指出,美海軍陸戰隊和空軍使用的V-22傾轉旋翼機成本嚴重超支,而且在使用過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墜毀事故。

也會帶來危及安全的問題。如當旋翼處在螺旋槳狀態,槳葉太長,容易剮蹭到其他物體。

與此同時,V-22還有著其他難以避免的問題。他告訴記者,V-22創造性地運用了許多新技術,但成熟度不高。如因飛行控制軟體問題,就曾發生過墜機事故。而是否有自旋著陸能力,也沒有經過考核。其次,結構複雜,設計考慮不周,不可預知的隱患太多。如動部件太多無疑會降低整機的可靠性,滑油、燃油管路複雜、排布不科學,無疑會降低飛機的抗槍彈打擊能力。第三,操作複雜、限制太多,往往讓飛行員手忙腳亂,留給飛行員自由操作的空間太小,特別是戰時更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如該機對直升機狀態的下降速度有嚴格要求,一不小心就會使飛機失速、進入渦環狀態,甚至會機毀人亡。

究竟是最安全還是最危險

儘管有著眾多設計問題,但美國軍方仍將其稱為最安全的飛機。2011年2月18日,海軍陸戰隊指揮官詹姆斯表示,美國海軍陸戰隊部署到阿富汗的MV-22飛行超過10萬小時,並指出MV-22已成為最安全或接近最安全的飛機。MV-22在過去十年每飛行小時的事故發生率大約只有美國海軍陸戰隊飛行機隊平均事故率的一半。

事實是,“魚鷹”確實事故累累,特別是機毀人亡的事故相對較多。其5架原型機有3架發生意外,研製過程發生4次墜機事故致30人死亡。這在航空史上都是罕見的。由於事故頻發,這種體型怪異,標榜可靠安全的“魚鷹”直升機被一些人戲稱為“寡婦製造者”。

“應該說,‘魚鷹’事故較多有著操作和設計兩方面的原因。”張文昌指出,“從歷次事故來看,其原因都能與設計製造掛上鉤,一些是因設計上的不完善、技術上的成熟度不高直接導致;一些是因試圖綜合兩種飛機優點而必然出現的缺點導致;還有一些是因操作上的失誤導致,但追根溯源,也因技術上對操作的限制太多而導致。”

因此,美軍也正在尋找V-22的替代產品,如V-44四發傾轉旋翼機,專家估計V-44的價格至少比V-22高出70%。

而早在2013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就已經發起垂直起降“X-飛機”專案,他們希望“X-飛機”能超越現有的裝備,例如V-22“魚鷹”傾轉旋翼機。而研製的原因就是希望新型飛機能克服過去的設計障礙。當時的報導指出,美海軍陸戰隊和空軍使用的V-22傾轉旋翼機成本嚴重超支,而且在使用過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墜毀事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