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廣西的一個縣,名字和漢成帝劉驁的年號是一樣的!

廣西壯族自治區, 簡稱“桂”, 在中國歷史上, 廣西得名於嶺南西道、廣南西路, 又因境內大部分地區屬於秦統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 1363年, 設置廣西行中書省, 為廣西建省之始。 今天咱們說廣西的一個縣, 名字和漢成帝劉驁的年號是一樣的!



它的名字就是陽朔, 西漢漢成帝劉驁第三個年號, 共計4年, 西元前24年至西元前21年。 漢成帝劉驁, 西漢第十二位皇帝, 漢元帝劉奭與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提到漢成帝, 很多人會想到趙飛燕, 漢成帝即位後, 荒于酒色, 外戚擅政, 大政幾乎全部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 為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 各地相繼爆發農民起義和鐵官徒起義。 漢成帝竟甯元年至綏和二年在位, 終年44歲, 在位25年。 諡號孝成皇帝。

再說一下陽朔縣, 名字來自諧音“羊角”, 隸屬廣西桂林市, 西漢元鼎六年, 陽朔為屬荊州零陵郡。 東漢, 屬荊州零陵郡, 為始安侯國地。 南朝宋泰始年間, 改始安郡為始建國, 熙平縣屬其轄地。 隋朝開皇十年, 縣治由熙平遷今陽朔鎮, 縣衙建於羊角山下, 以“羊角”諧音“陽朔”為縣名。 陽朔縣因此得名, 該名歷經各朝, 流傳至今。

唐朝武德四年, 分陽朔縣增置歸義縣, 與陽朔同屬桂州轄地。 唐貞觀元年, 撤銷歸義縣併入陽朔縣, 為嶺南西道桂州轄地。 北宋大觀元年, 改桂州為靜江府。 陽朔屬靜江府所轄元朝至元十五年, 改靜江府為靜江路, 陽朔屬靜江路。 明朝洪武初年, 改靜江路為桂林府, 陽朔縣屬桂林府。 清朝陽朔仍屬廣西桂林府。

民國二年廢府設道。 陽朔屬桂林道, 桂林道後改為灕江道。 民國十五年灕江道廢, 陽朔直屬廣西省。 民國十九年屬廣西桂林第八行政公署(桂林專區)。 民國三十四年屬廣西省第八區(桂林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8月屬十一(平樂)專區。 新中國成立後,

仍稱陽朔縣, 屬桂林專區。 1968年陽朔縣屬桂林地區。 1981年劃歸桂林市管轄, 成為市轄縣, 縣治不變。 面積1428平方公里, 人口30.83萬, 轄6鎮3鄉。

廣西的一個縣級市和一個區, 名字正好倒過來, 太平天國起源於此!

文:淩晨小米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