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滁州66家協會商會脫“官帽” 115名現職公務員退出協會

據安徽紀檢監察網站消息, 滁州市進一步規範權力運行, 積極穩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 著力解決政會不分、管辦一體、自律性不強、監督管理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截至目前, 首批66家協會商會脫掉“官帽”, 115名現職公務員退出協會。

建立工作機制。 成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 指導和督促縣(市、區)行業協會商會脫鉤工作, 統籌協調解決脫鉤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市、縣(市、區)發改、民政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督促檢查脫鉤工作;審計部門負責對資產清查結果進行抽查監督, 審計脫鉤過程中財政資金使用情況;各業務主管單位成立專門的協調機構負責脫鉤工作,

逐個制定行業協會商會脫鉤實施方案, 落實各項工作, 並向社會公開;各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本方案和職能分工, 落實相關政策和措施。 各縣(市、區)建立相應工作機制, 制定本地區脫鉤方案, 負責推進本地區脫鉤工作。

落實配套措施。 制定關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後黨建工作管理體制調整的實施辦法, 明確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的具體任務。 出臺關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涉及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調整的實施辦法, 制定行業公共資訊平臺建設實施方案、行業協會商會主要負責人任職管理實施辦法,

研究出臺行業協會商會資產清查和國有資產管理、逐步取消財政撥款、購買行業協會商會服務等實施辦法, 完善購買服務機制, 擴大購買服務規模, 加強購買服務績效管理。

完善綜合監管。 完善法律監督、政府監督、社會監督、自我監督相結合的監管體系, 制定綜合監管辦法, 健全綜合監管制度體系。 按照“脫鉤不脫責、脫鉤不脫管”的要求, 科學界定登記管理機關、行業主管部門、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 各司其職、協調配合, 形成監管合力。 建立行業協會商會信用承諾和信用評級制度, 完善信用記錄, 開展社會評價;建立資訊公開和年度報告制度, 接受社會監督。

穩妥推進實施。 2016年4月啟動第一批試點工作, 2016年底前完成第一批試點和評估,

認真總結經驗, 完善試點政策;2017年擴大試點範圍, 通過試點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並全面推開。 到2018年1月1日前, 全市應脫鉤的114家行業協會商會將全部脫去“官帽”, 回歸本位。 (滁州市紀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