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自成兵敗如山倒,終究是因其對軍隊指揮無方,喪失民心所致

17世紀40年代, 明朝終於在一系列的農民起義中土崩瓦解了。 推翻明朝的英雄李自成雄心勃勃, 他個性放蕩不羈, 堅信他就是人心所向, 他不能容忍任何事情阻擾他的成功。

1644年春, 通向北京的大門向李自成打開了這座為數不多的由宦官指揮的軍隊防守的北京城, 在聲勢浩大的起義軍面前不堪一擊。 當李自成的起義軍入城時, 京城的人們走出家門, 擁上街頭, 歡迎這位英雄。 “新皇帝萬歲的”的標語掛滿街頭。 但是, 此後不久熱烈的歡迎就被恐怖所取代, 其部將腐化墮落, 大肆飲酒作樂, 燒殺搶掠, 戰鬥力大大降低。

現在該是清軍最後攻打北京的時候了。 清軍即滿洲軍, 他的領導者是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於16世紀末開始統一女真各部, 並建都盛京, 建立後金國。 他創立了八旗制度, 使得他擁有了一支英勇善戰的軍隊。 佔領北京的農民軍領袖李自成為防清兵入關, 曾多次招降明朝山海關守將吳三桂, 但都沒有成功, 在這種形勢下, 李自成揮師東征, 直奔山海關。

吳三桂得知農民軍前來進攻的消息後, 非常焦慮, 立即派人向多爾袞求助。 多爾袞接到了吳三桂的乞援信後, 極為高興, 認為清軍找到了一個理想的引路人。 這樣, 滿清官僚地主階級在公共對付農民起義軍的目標下相互勾結在了一起。 可李自成對滿漢地主階級的這種聯合力量缺乏足夠的認識, 尤其對即將到來的大戰認識不足, 在思想上和軍事行動上沒有任何必要的準備。 這就註定了他在這場戰爭中失敗的結局。

李自成失敗後退出北京撤回長安, 從此一蹶不振。 滿族征服者於是宣稱清朝是明朝的合法繼承者, 此時皇太極已經在一年前去世, 他5歲的兒子福林從而成為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 建年號“順治”, 他叔叔多爾袞是主要輔政大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