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蔣介石如何收服各路諸侯

1928年7月6日, 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在北京開會, 到西山碧雲寺孫中山靈前舉行“北伐完成報告祭”。 8月9日, 蔣又派特使到奉天, 勸張學良把五色旗換成青天白日旗。 至此, 蔣宣佈中國“統一告成”。

其實, 蔣介石統一中國, 只是各軍閥問表面的暫時的“聯合”。 實際上, 當時蔣介石的南京政府能控制的地區只有東南五省。 全國數十個國民黨新軍閥都擁兵自重, 各霸一方, 根本不聽蔣介石的號令。 這其中四個勢力最大的新軍閥是:佔據著魯、豫、陝、甘一線廣大地區的馮玉祥;控制著山西省和平津地區的閻錫山;擁有廣西、湖南、湖北三省和華北一些地區的李宗仁;統治著東北四省的張學良。

1929年1月1日, 蔣介石在南京召開“編遣會議”, 決定將現有的84個軍, 計272個師, 裁減為65個師60萬人。 這次會議, 蔣大談“裁軍”、“統一”、“集中”、“奉還大政”、“歸命中央”, 實際上是想用和平手段奪取各個軍閥的軍權, 企圖一舉收拾蔣系以外的軍閥實力派。

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新軍閥”都出席了這次會議。 這些靠兵起家的“統帥”們, 都懂得“有兵才有一切”的道理, 因此對蔣介石的所謂“裁軍”、“統編”都冷眼相看, 不予支援。

蔣介石看到用和平的手段收服各路“諸侯”不可能, 便決心利用各軍閥之間的矛盾, 用武力各個擊破, 實現“統一”。

他首先把矛頭對準桂系軍閥李宗仁, 因為李宗仁當時佔據武漢,

對蔣氏政權南京政府的生存威脅最直接。

1929年2月下旬, 蔣軍開始壓迫武漢桂軍。 李宗仁慌忙化裝逃出南京, 潛往上海。 3月21日, 蔣介石宣佈開除李宗仁的黨籍, 下令討伐掛系, 蔣桂戰爭爆發。 由於交通斷絕, 李宗仁不能及時趕到武漢。 面對蔣系劉峙十萬大軍, 桂系軍心動搖。 蔣介石不失時機, 派人前往武漢策反。 不久, 武漢桂系黃陂前線指揮官李明瑞宣佈“服從中央”, 回師討伐武漢。 前軍李明瑞倒戈, 使武漢守將夏威等人十分驚慌, 匆忙中作出決定:放棄武漢, 向西退卻。 蔣介石眼看形勢有利, 親赴武漢坐鎮, 命令軍隊追擊。 夏威等人看大勢已去, 不得已通電下野, 餘部卻被蔣軍繳械收編。 與此同時, 蔣介石又派人帶著鉅款赴河北策反桂系將領,

果然也找到了反叛者。 桂系河北守將白崇禧只好逃回廣西。 蔣介石乘勝追擊, 派大軍進剿廣西。 5月中旬桂系兵敗, 李宗仁、白崇禧逃往香港。 蔣桂戰爭以蔣介石大獲全勝而告終。

當蔣介石把槍口對準李宗仁的時候, 為了穩住馮玉祥和閻錫山, 使他們不插手, 蔣拉攏馮、閻對武漢起兵。 馮、閻雖未出兵, 卻通電“服從中央”, 其實是想坐山觀虎鬥。 可是, 李宗仁慘敗後, 蔣介石就立即把槍口調轉過來, 第二個指向便是馮玉祥。

為了制服馮玉祥, 蔣介石還是使用老辦法, 先拉攏閻錫山, 使之保持“中立”;又用離間收買桂系將領的同樣手法, 策反馮玉祥的部將。 5月22日馮軍部將韓複榘、石友三通電“服從中央”。 蔣介石立即下令討伐馮軍,

像對付李宗仁一樣, 開除馮玉祥黨籍, 還發出“通緝令”, 緝拿馮玉祥。 馮玉祥勉強掙扎, 率軍自衛, 然而終因四面受敵, 加之軍心渙散, 無法繼續抵抗, 只好通電“下野”。

馮玉祥兵敗, 去投靠閻錫山。 閻錫山見馮玉祥來投靠自己, 以為馮軍也歸附於自己了, 感到自己的力量增大了, 不由得洋洋自得。 此時, 在閻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宏偉的計畫:用馮軍打頭陣去對付蔣介石, 然後不失時機, 奪取國民政府第一把交椅。 於是, 9月17日, 閻錫山夜會馮玉祥, 約定西北軍先進攻蔣軍, 晉軍隨後接應。 馮欣然應諾, 遂命令西北軍孫良誠、宋哲元立即率軍出潼關討蔣。

從上海灘交易所薰陶出來的政客蔣介石, 對閻、馮的上述活動瞭若指掌。

為了戰勝閻、馮, 蔣依然採取又打又拉的辦法。 他突然任命閻錫山為陸海空軍副司令。 閻吃了塊肥肉, 便違背與馮玉祥的“合約”, 在西北軍反蔣時, 閻命令晉軍坐山觀虎鬥, 結果在力量單薄又無援兵的情況下, 西北軍全部潰敗。 馮玉祥十分生氣而又無可奈何。

蔣介石連勝李、馮二軍之後, 實現獨裁統治的決心愈加堅定。 因此在收拾了西北軍之後, 他氣焰萬丈, 槍口一轉, 又對準了閻錫山的晉軍。

此時的閻錫山才徹底明白過來, 蔣介石為了實現獨裁統治, 對他們各路“統帥”, 是一個也不會放過的。 閻感到非常惱火, 。 大叫:“居然逼到我的頭上來了!”1930年2月28日, 閻錫山到五台建安村親自接馮玉祥到太原, 聯合召開軍事會議, 決心全力倒蔣。 閻錫山自封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封馮玉祥、李宗仁為副司令。4月1日他們三人同時宣佈就職,通電討蔣。蔣介石似早有準備。蔣又宣佈永遠開除閻錫山黨籍,並立即下令討閻。一場中國現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在中原大地上展開了。

中原大戰,東起山東,西到襄樊,南及長沙,北至河北,雙方動員了100多萬軍隊互相斯殺,數千里的戰線上,炮聲隆隆,刀光閃閃。戰爭初期,閻、馮、李聯合作戰,佔有明顯優勢。晉軍、西北軍連克濟南、商丘,逼近徐州、蚌埠;桂軍也攻克長沙、嶽州。然而,蔣介石充分發揮了他的優勢: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中央名義封官許願,策反閻、馮、李的部屬;有英美帝國主義和江浙財團的經濟支持,可以用金錢收買閻、馮、李的叛將。很快,在閻、馮軍的內部就出現了一些叛將。由於這些叛將的倒戈,戰爭便進入僵持狀態。雙方都在尋找擊敗對方的突破口。

這個時候,東北的張學良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前,張一直擁兵不動。在蔣與閻、馮、李軍事對峙處於僵持狀態下,可以說,張的向背決定著交戰雙方的勝敗。因此雙方都在極力拉攏張學良。閻錫山委任張學良為陸海空軍副司令,蔣介石則以中央政府的名義,不僅任命張學良為陸海空軍副司令,並許他以河北、山西、山東部分地盤,賄以3000萬元鉅款。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張學良突然於1930年9月18日通電“擁護中央”,進兵關內,進而佔領平津。

由於張學良從背後威脅馮、閻,馮、閻軍內開始分化瓦解。馮部將石友三通電擁蔣,楊虎城嘩變宣佈佔領西安。前線的馮軍全線潰敗,部隊為蔣軍收編。閻錫山見勢不妙,慌忙退縮山西。閻、馮只好通電下野。南邊的李宗仁也在衡陽吃了敗仗,退回廣西。

此戰之後各路軍閥基本都對蔣介石服服帖帖的了,只能俯首稱臣了。

閻錫山自封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封馮玉祥、李宗仁為副司令。4月1日他們三人同時宣佈就職,通電討蔣。蔣介石似早有準備。蔣又宣佈永遠開除閻錫山黨籍,並立即下令討閻。一場中國現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閥混戰在中原大地上展開了。

中原大戰,東起山東,西到襄樊,南及長沙,北至河北,雙方動員了100多萬軍隊互相斯殺,數千里的戰線上,炮聲隆隆,刀光閃閃。戰爭初期,閻、馮、李聯合作戰,佔有明顯優勢。晉軍、西北軍連克濟南、商丘,逼近徐州、蚌埠;桂軍也攻克長沙、嶽州。然而,蔣介石充分發揮了他的優勢: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中央名義封官許願,策反閻、馮、李的部屬;有英美帝國主義和江浙財團的經濟支持,可以用金錢收買閻、馮、李的叛將。很快,在閻、馮軍的內部就出現了一些叛將。由於這些叛將的倒戈,戰爭便進入僵持狀態。雙方都在尋找擊敗對方的突破口。

這個時候,東北的張學良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前,張一直擁兵不動。在蔣與閻、馮、李軍事對峙處於僵持狀態下,可以說,張的向背決定著交戰雙方的勝敗。因此雙方都在極力拉攏張學良。閻錫山委任張學良為陸海空軍副司令,蔣介石則以中央政府的名義,不僅任命張學良為陸海空軍副司令,並許他以河北、山西、山東部分地盤,賄以3000萬元鉅款。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張學良突然於1930年9月18日通電“擁護中央”,進兵關內,進而佔領平津。

由於張學良從背後威脅馮、閻,馮、閻軍內開始分化瓦解。馮部將石友三通電擁蔣,楊虎城嘩變宣佈佔領西安。前線的馮軍全線潰敗,部隊為蔣軍收編。閻錫山見勢不妙,慌忙退縮山西。閻、馮只好通電下野。南邊的李宗仁也在衡陽吃了敗仗,退回廣西。

此戰之後各路軍閥基本都對蔣介石服服帖帖的了,只能俯首稱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