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什麼他越來越不喜歡讀書?

現在好多爸爸媽媽都會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陪孩子看書, 但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反而越來越不喜歡讀書了呢?下面列出幾種讓寶寶比較頭疼的爸媽類型,

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槍。

1、審問型--不厭其煩地詢問書裡的內容

有些爸媽誤認為繪本就是學習的教材, 因此不注重讓孩子全面理解繪本的內容, 只在意孩子是否認識每一個文字, 限制了創造力的開發。 例如:經常問孩子:"這本書中都出現了哪些人物?""在這裡青蛙遇到誰?"等問題。 另外, 當孩子看完繪本後, 總想詢問繪本的主題。

2、貪婪型--一次性購買大量的繪本

由於各種原因, 成套的繪本中總會有幾本爸媽或孩子不喜歡的書。 有很多爸媽在一次性地購買大量書籍以後, 會強迫孩子讀完所有的書, 甚至讓孩子讀他們不喜歡的內容, 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壓力, 讓孩子厭惡閱讀。

3、教條型--在某種情況下逼迫孩子讀某種書

有些父母特別依賴有利於提高EQ或IQ的書, 或者依樣畫葫蘆, 選擇"為......準備的書"。 他們認為, 只要閱讀這些書, 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 孩子的情緒變化無常, 不能依照既定的模式來歸類, 而且孩子的性格不同, 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

該類型的家長應該放棄這種照本宣科的觀念, 要因材施教地處理問題。

4、厭煩型--不喜歡念書給孩子聽, 經常以放CD的方式取代

有些父母把繪本當作含有故事內容的玩具, 因此不喜歡念繪本給孩子聽, 經常用CD代替父母。 但正如上面所說, 購買繪本並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瞭解故事情節。 父母在跟孩子一起看書的過程中, 不但能增進彼此的感情, 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和藝術鑒賞力。

5、自由放任型--督促孩子獨自看書

只要孩子稍微掌握了一點文字, 有些父母就會讓孩子獨自看書。 但只有通過父母的聲音傳達故事的內容, 孩子才能掌握用畫面表達語言的特點, 提高理解能力。 另外, 在聽父母說故事的過程中,

孩子的聽覺和視覺都能得到提高。

6、誇張型--只注重自己的感受, 過於誇大書中的內容

此類型父母又稱為過分型父母。 為了吸引孩子的興趣, 在念故事時應該真實地反映繪本的內容, 但如果刻意誇大內容, 不按書中的文本說故事, 或者使用誇張的聲音、語調和表情, 孩子就很容易忽略書中的文字和故事情節, 被家長的表演吸引, 進而扔掉手中的書, 只喜歡聽父母講故事。

7、自言自語型--不管孩子的反應, 埋頭念書

有些父母在念書的過程中, 一旦聽到孩子提出問題就會生氣。 但對孩子來說, 看繪本的過程就是和書對話的過程, 因此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和繪本順利地對話。 當孩子想翻回去重新看前面的內容,

或者想長時間觀察一個畫面時, 就應該滿足孩子的要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