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收復蒙古,英年被害的徐樹錚,而今陵墓被毀,唯一陪葬物也被盜

說起徐樹錚, 這也是民國時期的一位風雲人物。 他年少聰穎, 精書法, 擅詩詞古文, 酷愛昆曲, 從政後仍手不釋卷。 1905年被保送日本士官學校, 畢業後回國任段祺瑞部第六鎮軍事參議及第一軍總參謀。 1912年任陸軍部軍學處處長等職。 袁世凱稱帝時, 力勸段抵制, 被袁免職。 1916年袁死後, 徐出任陸軍次長, 國務院秘書長等職。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中華民國建立。 但是, 自古就是中華領土的外蒙古一些賣國王公卻在沙俄的威逼利誘下, 借機宣佈獨立。 儘管後來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 外蒙古被迫取消了獨立, 實行“自治”, 但中國在外蒙的主權喪失殆盡, 其實際已淪為沙俄的殖民地!

1919年10月, 37歲的徐樹錚率軍率西北邊防軍第一師進入外蒙古, 把外蒙古偽政權的“內閣總理”巴德瑪多爾濟“請”到了自己的司令部, 並將其他王公及哲布尊丹巴加以軟禁。 迫使他們於1919年11月17日,

正式上書中華民國總統, 呈請取消“自治”, 廢除中俄“蒙”一切條約、協定, 回到祖國懷抱!

孫中山等人對徐樹錚收復外蒙予以很高的評價!電賀其成就可與傅介子、班超相比。 此後徐樹錚還積極促成南北和解, 與孫中山建立深厚感情。

馮玉祥

1925年12月11日, 徐樹錚考察結束回到上海,

段祺瑞以京津局面混亂電囑其暫緩赴京, 但他認為考察回國, 理應覆命, 19日即動身赴京。 覆命後, 於12月29日晚乘專車離開北京南下, 途經京津間廊坊車站, 被馮玉祥部下張之江劫持, 于30日淩晨殺害復仇, 時年四十五歲。 翌年, 歸葬故里。 馮玉祥的夫人是當年被徐殺死的陸建章的侄女。

徐樹錚大才在胸, 極有才幹, , 被稱為“民國奇才”。 他平時談吐亦莊亦諧, 講一口的徐州話, 並網路了大量徐州人在軍內外任職, 當時北京流傳著一句話“會說徐州話, 定把洋刀挎”。 徐在徐州的住宅位於原統一街與淮海路交叉口處, 現已不存。

徐樹錚墓, 位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官橋鎮醴泉村。 徐將軍的墓在他的家鄉蕭縣醴泉村。

一路疾行, 來到村口, 見數名中老年人在聊天, 上前問到:請問這裡是醴泉嗎?答:是!問:徐樹錚的墓在什麼地方?答:不知道!終於, 過來一位挎著籃子手拎鋤刀, 大約50來歲的大叔, 看樣子是準備下地除草, 便趕緊上前詢問。 在得知我是專程前來尋訪徐樹錚墓, 作為徐樹錚鄉親的他也是非常高興, 骨子裡透露出來的驕傲和自豪。

大叔自稱姓榮, 是榮毅仁主席的本家, 當即放下手頭的農活, 指引我們前往徐樹錚墓。 榮大叔談及徐樹錚, 如數家珍。

他說, 徐樹錚的叔叔, 是當年徐州地區赫赫有名的私塾先生, 徐樹錚得以走出大山, 也跟受教于他叔叔這位名師門下不無關係。

徐樹錚得以名垂青史的濃墨重彩的事蹟,便是1919年10月在皖系段祺瑞執政府的派遣下出兵外蒙,迫使外蒙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重新納入中國版圖。可惜,身為北洋軍閥的他,命運使然,得不到善終。徐樹錚,他可以征服成吉思汗的子孫,卻無法征服馮玉祥,亦無法征服1967年時他的父老鄉親。

相對於他收復蒙古的豐功偉績來說,被馮玉祥所仇殺這樣的命運安排對他已然很不公平了,更未曾料到,死後仍不得安寧。榮大叔繼續介紹,“破四舊”於1966年在城市中展開,下達到農村便遲了一年。

徐樹錚墓,位於皇藏峪東麓,醴泉村南面一片開闊的農田中,坐西朝東,塚側栽有一棵如今已長成非常高大的松樹

1967年,徐樹錚因為他生前的聲名在望,自然難逃墓被掘毀的奇恥大辱。榮大叔當年親眼所見,徐樹錚棺從墓中起出後,遺體被從棺中拖出火化。墓中的隨葬品寥寥,他只記得有兩件白玉物件,其中有只玉靴非常精美,被當地文管所拿走,再未見展出,不知所終。

時間又過了20年,在徐樹錚長女徐櫻從美國回國後,經與當地政府申請,1988年在原墓址上重建徐樹錚墓。

據說,原有的陵墓規模很大,後來被毀,1991年族中後人又增置一堆石馬臥於陵前。當年徐州人的驕傲,叱吒風雲的威遠將軍、民國奇才徐樹錚就葬在這裡。逝者如斯,有誰還記得那當年的一切……。

墓碑正面刻:“前遠威上將軍 徐公樹錚 夫人夏宣 之墓”,“一九八八年十月重修”。

墓碑背面刻:“徐樹錚將軍,字又錚,蕭縣醴泉村人,一八八〇年十月九日生。一八九二年補縣庠生。一九〇一年從軍。一九一四年任陸軍部次長,曾反對袁世凱帝制。一九一九年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曾收復外蒙,受孫中山先生贊許。一九二五年任考察歐、美、日本政治專使;十二月回國述職;于三十日歿於廊坊。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歸葬醴泉村。夫人夏宣,字紅筠,銅山縣人,一八七八年七月十六日生,一九五六年八月十七日歿。”

墓地背靠皇藏峪山脈,面朝一座原本完整,現在已被開山採石挖斷,形成了兩座山峰的山體。風水已然被破壞殆盡,這點是顯見的。

榮大叔還向我講述了一則不幸的消息,徐樹錚墓前的兩尊石馬,前不久讓人盜走了一尊,他聽說是夜晚用吊機拖走的。

有意思的是被盜走的是現代的物件,隨便找個石雕廠,哪裡不能製作,花費最多千把塊吧!另外,要偷就乾脆兩件一起偷,反正吊機來了,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現在好了,偷走一件留下一件,一邊一個一邊沒有,以至於我當時氣憤地都忘了拍如此不對稱的場景。

往事如煙,回想當年徐樹錚揮師北上,收復外蒙,是何等振奮人心、氣吞山河之壯舉。

可誰又曾料到,徐樹錚這一生的最大功績,此時此刻頓時煙消雲散,一切原來都只是徒勞的無用功而已。

此時此刻,忽然想起陸遊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也跟受教于他叔叔這位名師門下不無關係。

徐樹錚得以名垂青史的濃墨重彩的事蹟,便是1919年10月在皖系段祺瑞執政府的派遣下出兵外蒙,迫使外蒙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重新納入中國版圖。可惜,身為北洋軍閥的他,命運使然,得不到善終。徐樹錚,他可以征服成吉思汗的子孫,卻無法征服馮玉祥,亦無法征服1967年時他的父老鄉親。

相對於他收復蒙古的豐功偉績來說,被馮玉祥所仇殺這樣的命運安排對他已然很不公平了,更未曾料到,死後仍不得安寧。榮大叔繼續介紹,“破四舊”於1966年在城市中展開,下達到農村便遲了一年。

徐樹錚墓,位於皇藏峪東麓,醴泉村南面一片開闊的農田中,坐西朝東,塚側栽有一棵如今已長成非常高大的松樹

1967年,徐樹錚因為他生前的聲名在望,自然難逃墓被掘毀的奇恥大辱。榮大叔當年親眼所見,徐樹錚棺從墓中起出後,遺體被從棺中拖出火化。墓中的隨葬品寥寥,他只記得有兩件白玉物件,其中有只玉靴非常精美,被當地文管所拿走,再未見展出,不知所終。

時間又過了20年,在徐樹錚長女徐櫻從美國回國後,經與當地政府申請,1988年在原墓址上重建徐樹錚墓。

據說,原有的陵墓規模很大,後來被毀,1991年族中後人又增置一堆石馬臥於陵前。當年徐州人的驕傲,叱吒風雲的威遠將軍、民國奇才徐樹錚就葬在這裡。逝者如斯,有誰還記得那當年的一切……。

墓碑正面刻:“前遠威上將軍 徐公樹錚 夫人夏宣 之墓”,“一九八八年十月重修”。

墓碑背面刻:“徐樹錚將軍,字又錚,蕭縣醴泉村人,一八八〇年十月九日生。一八九二年補縣庠生。一九〇一年從軍。一九一四年任陸軍部次長,曾反對袁世凱帝制。一九一九年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曾收復外蒙,受孫中山先生贊許。一九二五年任考察歐、美、日本政治專使;十二月回國述職;于三十日歿於廊坊。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歸葬醴泉村。夫人夏宣,字紅筠,銅山縣人,一八七八年七月十六日生,一九五六年八月十七日歿。”

墓地背靠皇藏峪山脈,面朝一座原本完整,現在已被開山採石挖斷,形成了兩座山峰的山體。風水已然被破壞殆盡,這點是顯見的。

榮大叔還向我講述了一則不幸的消息,徐樹錚墓前的兩尊石馬,前不久讓人盜走了一尊,他聽說是夜晚用吊機拖走的。

有意思的是被盜走的是現代的物件,隨便找個石雕廠,哪裡不能製作,花費最多千把塊吧!另外,要偷就乾脆兩件一起偷,反正吊機來了,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現在好了,偷走一件留下一件,一邊一個一邊沒有,以至於我當時氣憤地都忘了拍如此不對稱的場景。

往事如煙,回想當年徐樹錚揮師北上,收復外蒙,是何等振奮人心、氣吞山河之壯舉。

可誰又曾料到,徐樹錚這一生的最大功績,此時此刻頓時煙消雲散,一切原來都只是徒勞的無用功而已。

此時此刻,忽然想起陸遊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