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烏魯木齊推行“數位化”管理建築工地 掃二維碼瞭解工地和工人資訊

新疆網訊一張二維碼能做什麼?你可能知道能添加好友也能消費支付, 但你可能不知道, 還能管理整個工地。

根據烏魯木齊提出的今年將建設數位化工地的要求,

經開區(頭區)先試先行, 將二維碼、門禁卡、人臉識別系統等數位化管理設備, 運用到了已開工的重點專案工地中。

4月16日11時, 在經開區(頭區)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瑞中大廈的施工現場, 工人們進工地的正規程式不亞于寫字樓。

丁強是一名水電安裝工人, 進工地前, 他先戴上安全帽, 再掏出門禁卡, 在門禁卡實名制系統上刷了一下, 門開了, 他進入工地。

丁強指著安全帽上的二維碼說, 不僅門禁卡已錄入了自己的資訊, 掃一掃也能證明他的身份, “工地這樣的數位化管理系統很正規, 在這裡工作很放心。 ”

掃一掃丁強安全帽上的二維碼, 系統馬上顯示他的姓名、年齡、工種、照片、入場時間等個人資訊。

在整個工地現場, 不僅工人的安全帽上印有二維碼, 牆體還張貼了2000多張“結構二維碼”, 掃這些二維碼, 可出現該在建項目的草圖、樓梯垂直度、平整度、使用的鋼結構型號和數量、混凝土澆築時間、責任人等建築中的基本資訊。

負責該項目建設的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瑞中大廈專案經理江三紅介紹, 目前現場有150名工人, 從去年開始, 就陸續將工人和工地的資訊輸入, 納入數位化管理設備, 類似于電梯司機等工種還需通過人臉識別系統才能進入施工現場。

江三紅說, 整個系統可規範施工人員進出, 保障安全, 還可用於工資核算的統計, 此外, 施工現場還安裝了多個攝像頭, 相關部門可在後臺的工地數位化管理平臺監管施工現場。

經開區(頭區)建設局品質安全監督站工作人員孫新平介紹說, 數位化管理設備是一個綜合管理平臺, 現場管理人員對工地施工品質、人員管理都可通過該平臺監控, 以便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隱患, 預防事故發生。

據介紹, 今年經開區(頭區)共有新建、續建專案近200個, 後期將陸續確保所有新開工專案的建築工地實現數位化監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