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不捨得,會毀了孩子

很少追劇的我, 這兩天也讓《人民的名義》給俘虜了。

該劇的故事情節和老戲骨們的超實力演技不用多說了, 看各大網站和朋友圈裡的點評,

可以讓你過足癮。

相信追這部劇的人, 都會對國家某部委專案處長趙德漢這個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清清楚楚地記得自己受賄的金額是兩億三千九百九十九萬五千四百元。

這麼一個龐大的數字, 他竟然脫口而出, 可想而知他對於這個數字的熟悉程度。 而當面對滿滿一冰箱的鈔票時, 趙德漢竟然說, 我一分錢都沒花, 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 窮怕了。

當侯亮平問他為什麼把這麼多的現金放在家裡時, 他竟然說, 他喜歡聞錢的味道。 趙德漢坐在用錢壘砌的一面牆的對面, 一臉的陶醉。

表面上看, 趙德漢之所以身居要位, 還視錢如命, 是小時候家境貧寒, 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讓我們看, 官做到那麼大, 應該是不缺錢了, 可為什麼他還會貪那麼多的錢呢?

究其原因, 應該是, 在小的時候, 在對待錢的認識上, 沒有受到家長良好的教育和引導

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和貧瘠, 並不完全是由於物質是否缺乏而導致, 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

我有一朋友, 兩口子加雙方父母, 共計六口人都有收入, 這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可想而知她家的生活水準, 應該是相當的不錯, 可事實會讓你大跌眼鏡。

朋友家買房是朋友圈裡最晚的。 原因是嫌貴, 不捨得買, 一拖再拖, 最後不得不買的時候, 在市場最高價位的時候,

買了房。 本想省錢, 最後賠大了, 只能打掉牙往肚裡咽, 誰讓她不捨得。

朋友一家人, 穿的是最普通的, 甚至有時候都是寒酸的。 原因是嫌貴, 不捨得買。 朋友從不捨得給自己買件超過100塊的衣服, 更不捨得花錢出去旅遊, 每天除了上班就是上班。 一年又一年, 就在這巴掌大的生活區裡轉悠, 生活品質很差。

朋友對未來從來沒有過宏大的規劃, 她自己也沒什麼生活情趣, 因為她只知道存錢, 從不捨得花錢。 一說要有花銷了, 就像要割她的肉一般難受。 朋友最大的愛好, 就是每月跑銀行, 每當她看到存摺上的數位又往上漲了時候, 她就特別滿足, 特別有安全感。

朋友的不舍的, 導致了她剛上初中的女兒特別在乎錢, 很摳門。 和同齡的孩子比較, 朋友的孩子對錢很計較, 也很會算計, 在錢上, 她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有一次, 孩子的班級開元旦晚會, 老師要求大家每人湊10元錢, 作為晚會的經費, 買道具、食品等, 晚會結束後, 多退少補。 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活動, 朋友的女兒竟然棄權了, 給老師說,元旦晚會她不參加,也不交錢。

老師不明白個中原因,就給朋友打了電話,得到的答案是:孩子認為她胃口小,根本不可能吃回10元的零食錢,所以賠本的買賣她可不幹,寧願不參加元旦晚會,自己在家一個人待著,也不捨得為班集體的活動,貢獻10元零花錢。

這就是從小給孩子灌輸貧窮觀的結果,讓孩子太在乎錢,以致失去了應有的童真,失去了集體意識,失去了享受快樂的機會。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即使很有錢,也會把錢看得很重很重,會在社會交往中嚴重受阻的。

作為父母的我們,真的不能再在孩子的面前哭窮了。父母努力做好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提高全家人的生活品質,啟動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我們要捨得給與孩子愛的承諾,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不要因為我們的不舍的,而毀了孩子的一生。

捨得,有舍才有得。不舍財,往往會得個“葛朗台”,你願意嗎?

給老師說,元旦晚會她不參加,也不交錢。

老師不明白個中原因,就給朋友打了電話,得到的答案是:孩子認為她胃口小,根本不可能吃回10元的零食錢,所以賠本的買賣她可不幹,寧願不參加元旦晚會,自己在家一個人待著,也不捨得為班集體的活動,貢獻10元零花錢。

這就是從小給孩子灌輸貧窮觀的結果,讓孩子太在乎錢,以致失去了應有的童真,失去了集體意識,失去了享受快樂的機會。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即使很有錢,也會把錢看得很重很重,會在社會交往中嚴重受阻的。

作為父母的我們,真的不能再在孩子的面前哭窮了。父母努力做好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提高全家人的生活品質,啟動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我們要捨得給與孩子愛的承諾,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不要因為我們的不舍的,而毀了孩子的一生。

捨得,有舍才有得。不舍財,往往會得個“葛朗台”,你願意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