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專家:一歲以內“嬰兒”不建議食用鮮奶!

牛奶一直以來被視為嬰幼兒除母乳外獲取營養的主要途徑之一。 很多媽媽甚至會給小嬰兒餵養鮮奶, 認為鮮奶更有營養。

然而, 接受記者採訪的多名專家卻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鮮奶無法替代配方奶粉和母乳, 一歲以內嬰兒不建議餵食鮮奶。

一歲以內嬰兒不建議食用鮮奶

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 自己兒子出生不久, 家人就試著餵養了一點鮮牛奶, 導致頭上、身上長了許多濕疹。 此外, 她鄰居一個嬰兒也曾試喝了一段時間的鮮奶, 結果出現便秘。

許多媽媽不理解鮮奶與配方奶粉的區別, 才會出現像張女士一樣的餵養誤區。 專家表示, 1歲以內的小嬰兒還沒發育完全, 無法接受鮮奶的負擔。 國家一級營養師王雷軍建議, 兒童一歲後可食用鮮奶, 而1歲以內則要絕對禁止, 這是因為牛奶中的鹽分和蛋白質都高於母乳和配方奶粉, 會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更有可能引起過敏。 在1歲前, 還是母乳或配方奶粉更適合寶寶。 等寶寶1歲後, 隨著胃腸功能的健全, 才能承擔多樣化的輔食和鮮奶, 也不容易引起過敏或消化不良等情況。

直接喂鮮奶可能加重腎臟負擔

重慶醫科大學一級營養師趙勁梅表示, 鮮羊奶和鮮牛奶一樣, 都不能直接餵養小嬰兒。 因為鮮奶的蛋白含量大約是母乳的2倍, 小嬰兒的腎臟發育不成熟, 容易加重腎臟負擔。 另外, 鮮奶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比例也不合適, 酪蛋白占75~85%, 酪蛋白的分子大, 在胃酸的作用下會形成不易消化的乳凝塊。 另外, 羊奶和牛奶中的鈉、鉀、磷等離子過高, 也對小嬰兒的健康不利。 而且牛奶中的鐵含量非常低, 攝入過多, 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鮮牛奶如此, 沒有進行消毒的牛奶危害更大。 北京兒童醫院保健中心主任張峰特別強調, 沒有進行消毒處理的牛奶最容易受污染, 例如結核桿菌、鏈球菌、傷寒桿菌、布氏桿菌等都能通過牲畜和人手進入奶中。 有的牛奶中的抗生素或黃麴黴素含量過高, 沒有經過專業的檢驗直接給嬰幼兒飲用, 很容易引起變態反應或疾病。

鮮奶無法替代配方奶粉和母乳

許多家長都存在一個認識誤區:鮮奶更“新鮮”, 更有營養。 事實上, 嬰兒配方奶粉的營養配方是對媽媽母乳成分的模擬, 它給嬰兒的生長發育提供能量以及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 而鮮奶中沒有這些重要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美國兒科協會編寫的《育兒百科》中提到:牛奶無法被嬰兒輕鬆地完全消化, 但配方奶粉可以。 純牛奶中所含的脂肪類型對成長階段的嬰幼兒不是最健康的, 而嬰兒配方奶粉降低了脂肪的含量, 用不飽和脂肪酸部分或全部代替了飽和脂肪酸, 有利於寶寶的心血管發育。 嬰幼兒的大腦和視力處於快速成長期,

適當補充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DHA及AA十分重要, 所以在嬰兒配方奶粉中加入了亞油酸和亞麻酸, 這兩種物質在寶寶體內可自然合成DHA和AA, 能幫助提升寶寶智力發育指數和視力敏銳度。

專家答疑

鮮奶是不是越濃越好?

趙勁梅表示, 過濃的牛奶不要喝, 牛奶的濃度不等於品質。 常吃過濃牛奶的嬰兒, 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 甚至拒食。 時間長了, 寶寶的體重不但不能增加, 嚴重時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更嚴重的是, 過多的蛋白質經過新陳代謝後, 將會轉變成尿素、尿酸等一系列廢物, 使得寶寶幼小的腎臟不堪重負。

寶寶喝奶有什麼注意事項?

王雷軍建議, 不管是喝配方奶粉還是鮮奶, 最好都避免和澱粉類食物同時食用,如米湯、米粥、稀飯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脂肪氧化酶,很容易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A,長時間同時服用,容易造成寶寶抵抗力低下。如果寶寶在喝牛奶期間出現患病的情況,要注意牛奶不要和藥物一起吃,最好在喝牛奶兩小時後再給寶寶喂藥。因為牛奶中含有鈣、鎂等礦物質,很容易與藥物出現化學反應,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傷害。

最好都避免和澱粉類食物同時食用,如米湯、米粥、稀飯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脂肪氧化酶,很容易破壞牛奶中的維生素A,長時間同時服用,容易造成寶寶抵抗力低下。如果寶寶在喝牛奶期間出現患病的情況,要注意牛奶不要和藥物一起吃,最好在喝牛奶兩小時後再給寶寶喂藥。因為牛奶中含有鈣、鎂等礦物質,很容易與藥物出現化學反應,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傷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