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東開鄉村規劃與建設一體融資先河

南方網訊看著國開行和四會市政府的領導在合作框架協議簽上自己的名字,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有關負責人終於舒了一口氣。

半個月前, 在廣東肇慶這坐因四水彙聚而得名的縣級市, 達成了一項開創性的規劃編制和建設專案一體化融資的協議。

在現場見證簽約一幕的上述負責人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這類一體融資的方式, 在全省是首次, ”或許在全國也是一次重大的創新“, 這次簽約很快引起了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的高度重視。

今年初以來, 有關農村人居生態環境建設的各種會議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高層密集召開。

“村莊規劃滯後、農房建設無序, 人居環境髒亂差、有新房無新村”的問題, 在決策層被認定為阻礙廣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而力爭在2018年底, 全省所有縣, 122個行政村, 一共有數百個像老泗塘村這樣的零散項目, ”四會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我們初步算了一把賬, 若想在2018年實現全市村莊規劃的100%覆蓋, 僅規劃編制方面需要的經費至少要2000萬元, 這對於本級財政並不寬裕的四會, 無疑存在一個巨大的資金缺口。 ”

四會其實是當前我省各地實施整縣推進鄉村規劃建設遭遇資金困局的一個縮影。 在會同有關金融機構和當地政府反復磋商後, 省住建廳提出,

何不把全市的數百個零散項目的規劃編制和建設資金預算整合打包起來, 從而提高融資效率和融資科學性。

規劃與建設專案一體化融資見曙光

在提出了解決問題思路後, 與金融機構的溝通與對接其實也在考驗著各方的智慧。

四會市政府預計, 該市人民生態環境改善總投資將近38億元, 分三年實施。 其中就包括鄉村規劃編制所需要的2000萬元投入。 “由於在所有專案中, 規劃編制是比工程建設先行一步的, 因而, 2000萬元的規劃編制經費事實上要提前到位。 ”四會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的負責人坦承, 在與國開行廣東省分行洽談之前, 當地跟其他金融機構聊過, 均未達成單獨為規劃編制投放貸款的協定。 “規劃本身並不能作為融資的對象,

金融機構有顧慮是正常的。 ”

然而, 國開行廣東省分行在全面瞭解了整縣推進鄉村規劃建設對全省‘三農’工作的重要意義後, 馬上組織團隊啟動了對四會這個專案的調研和論證。 該行有關專案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以前經歷過那麼多政府合作項目, 這樣的貸款申請方式其實還是第一次。

“在與四會的交流中, 一體化融資的創新模式被提出來後, 我們也曾經擔心通不過金融機構的專業評審。 ”一直在積極推進雙方洽談的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坦言, 沒想到, 國開行很快就批復下來了, 同意與四會市政府簽署一體化融資的合作框架協定, 並初步約定在發放第一期貸款中, 為2000萬元的規劃編制經費先行放款。

這份協議的簽訂, 不僅順利破解了四會整縣推進規劃編制的資金困局, 也為廣東的全省農村人居生態環境建設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融資模式。 在國開行有關專案負責人看來:“金融機構提前介入到規劃專案, 對於管控後續工程建設的規模、進程和品質都大有禆益;而對客戶來說, 有利於加快實施專案進程、保證專案完成品質。 ”

實際上, 引導開發性金融資金支持整縣推進鄉村規劃編制, 省住建廳更看重的是, 通過這次合作, 能夠在推動廣東省鄉村規劃全覆蓋和農村人居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 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記者觀察

融資推動, 讓更多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

省委、省政府一直鼓勵創新“三農”財政資金投入機制。

國開行通過與四會合作, 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全面推向農村, 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 使得四會經濟有了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基礎設施建設具有“乘數效應”, 即能帶來幾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 對於農村公路等純公益性的基礎設施, 在國開行“融資推動”的理念指引下, 社會主體將積極參與政府採購服務模式設計, 成為重要的農村建設主體。 而對於農村供水、農村垃圾汙水處理等具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 在國開行低成本資金的引領下, 社會資本將通過PPP的方式介入專案建設、運營。

此外, 國開行支持基礎設施完善後, 產業規劃和產業導入才有了堅實的基礎和必備條件, 大中小微型的產業資本才有了寬廣的舞臺,可以預見地方農村的產業發展將迎來最好的時機。

大中小微型的產業資本才有了寬廣的舞臺,可以預見地方農村的產業發展將迎來最好的時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