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大部分新手爸媽都會犯的錯,你中了幾個?

明明小朋友出生三天之時, 第一次回醫院體檢, 也是第一次約見自己的兒科醫生, 熱心的醫生, 不但對明明做了例行體檢(當然主要是稱體重與詢問媽媽母乳的情況), 而且還為初做父母的爸爸媽媽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與意見, 很多是從醫學的角度, 但也有不少是她自己做為四個孩子媽媽的經驗分享。

兒醫分享的很多知識與資訊, 在明明出生之前, 爸爸媽媽讀的眾多育兒書中都有所提到, 但兒醫提醒的新手爸媽容易犯的10個錯誤, 是書中不曾講到的。 當時認真的爸爸還真一條一條地做了筆記。 如今明明已經快兩周歲了, 而且媽媽又在孕育著亮亮弟弟, 翻看著這些筆記, 感謝明明兒醫認真負責的同時, 也感慨新手爸媽之不易。 今天媽媽就把兒醫的建議、爸爸的筆記翻譯成中文, 並附加自己的親身經驗, 和大家一起分享。

錯誤一:一定要比大人穿得多。

其實這一點, 在明明還未出院之時, 護士就已經提醒過, 但當時媽媽認為是因為病房的溫度比較高, 所以護士才會這麼說;但沒想第一次體檢的時候, 不但被醫生批評, 而且被醫生提醒, 新生兒對自身溫度的調節能力沒有成人強, 而且身體的自我散熱功能還不完善, 因此寧可少穿, 也不要多穿。 標準就是:爸爸媽媽穿多少, 就給明明穿多少, 寧可少穿, 也不要多穿。 醫學史上有很多因為新生兒過熱而致死的案例, 但貌似還沒有聽說過因為穿衣太少而發生什麼意外的。

錯誤二:和媽媽同床便於照顧。 很多的中國媽媽喜歡與新生兒同床共枕, 緣於兩點原因:1.覺得這樣方便夜裡照顧, 媽媽不用起身就可以母乳,

可謂是隨叫隨到;2.覺得小嬰兒需要百般呵護, 剛出生睡覺就離開媽媽的懷抱很不人道。 其實不然, 新生兒與媽媽同床可是危險多多, 因為小朋友自主活動意識還比較弱, 媽媽母乳時萬一睡著了, 很容易造成新生兒呼吸不暢而窒息;再者之, 新媽媽一般都會是身疲力竭, 晚上睡覺可能睡得比較沉, 一個翻身不小心, 就可能有壓著小朋友的危險。

錯誤三:睡覺需蓋被子枕枕頭。 很多媽媽們會覺得新生兒也應該和自己一樣, 睡覺就是要蓋被子和枕枕頭, 孰不知, 這樣也是危險多多。 有可能一不小心, 或者小朋友一伸胳膊、一踢腿的, 被子就可能蓋住小朋友的嘴和鼻子, 阻礙呼吸而由此發生危險。 而枕枕頭, 除了有與蓋被子同樣的危險之外,

新生兒的身體結構與成人還是有所不同的, 在兩周歲之前, 他們平躺著時, 身體與頭部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的(而成人則是頭部低於身體), 此時如果再用枕頭, 那麼頭部將高於身體, 不管多低多薄的枕頭, 都會對新生兒骨骼的發育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

錯誤四:半夜需要叫醒喂母乳。 很多的新生兒白天可能都是每兩小時需要母乳一次, 但晚上可能可以連續5-6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不吃, 因此, 很多的媽媽們擔心小朋友晚上睡時間太長而肚子餓, 就會刻意地叫醒他們去喂母乳。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 對於任何人來說(包括小嬰兒), 晚上的睡眠都是比吃更重要的, 他們可以不吃, 但他們晚上一定要睡好, 當然新生兒黃疸的小朋友除外。

明明小朋友的經歷則是:6個月之前, 白天都是每兩個小時母乳一次;而晚上, 由於新生兒黃疸比較嚴重, 因此滿月前遵醫囑, 爸爸媽媽晚上每兩小時叫醒小朋友喂一次, 滿月後晚上就是每6個小時吃一次, 自兩個半月開始就睡整覺12個小時不需要吃了。

錯誤五:睡眠環境越安靜越好。 也許成人睡覺或休息, 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才可以真正放鬆下來, 但對於小嬰兒來說, 這點並不實用。 新生兒睡覺的背景環境是越吵越好, 越吵他們睡得越香, 其實爸爸媽媽想一想便不難理解, 在媽媽肚子裡生活了九個月之久, 雖說聽力系統是在後期才發展成熟起來的, 但小朋友們早已習慣了媽媽肚子裡血液流動、心臟跳動、以及其它一切的嘈雜之音, 離開媽媽的肚子,突然將他們置於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是誰也不會適應啊?因此小嬰兒睡覺之時,爸爸媽媽們真的不必躡手躡腳地什麼都不敢做,放心大膽地該做啥做啥吧,而且如果可以來點背景音樂就再好不過了。自小的睡眠就無需處於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還更有利於小朋友後期的睡眠習慣與睡眠品質。

錯誤六:母乳寶貝不按需餵養。美國是個非常提倡母乳的國家,而且從醫生到護士再到孕期的各種課程,對於母乳的指導思想都是按需餵養。雖說每位元兒醫都會說,對於新生兒來說,應該是每兩小時母乳一次,但這每兩小時僅是一個平均時間,不是一概而論,更不是one size fits all的指導思想。對於全母乳的小朋友來說,應該是按需餵養,何時餓了何時喂,明明小朋友有每小時母乳的經歷,也有3-4小時不需要母乳的經歷,母乳的頻率完全取決於小朋友自己。

錯誤七:嬰兒也需要每天洗澡。每天洗澡也許是每位爸爸媽媽的習慣吧,反正明明的爸爸媽媽就是如此,而且媽媽是從生完明明的第二天早晨就開始洗澡了,也是緣於大多數人的習慣,明明的兒醫提醒,小嬰兒是很乾淨的,不需要每天洗澡,即使夏天出生的小朋友,白天或多或少會出些汗,也是不需要每天洗澡,並且這些汗液還可以對皮膚起到滋潤的作用。明明的兒醫已經把她的觀點表達得再清楚不過了,新生兒寧可髒一點,也不要因為洗澡過多而使得皮膚乾燥。明明在滿月之前,基本沒有洗澡,都是用濕毛巾擦身;1-2個月是每週洗一次,而且不用沐浴露;2-3個月是每週一次,但隔一周用一次沐浴露;3-5個月是每週兩次,但沐浴露是每週一次;5個月以後就是每天洗澡了,但沐浴露還是每週一次;至於現在快兩周歲了,每天的洗澡也不一定用淋浴露。

錯誤八:未滿月嬰兒不可外出。受媽媽做月子不出門的影響,很多媽媽們(尤其是老人輩們)則會認為小嬰兒未滿月也是不可外出的。接受美國育兒及產後恢復的指導思想(“中國媽媽在美國坐的西式月子”),在出院的第三天和第二周,媽媽就帶著明明小朋友外出去醫院體檢了,而且兩周後,媽媽就每天推著明明在家周圍的公園散步,每天半小時。這樣的外出散步,不但有利媽媽產後的恢復,而且更有利於小朋友呼吸新鮮的空氣。

錯誤九:哭泣即是要喂或要抱。很多新手爸媽會認為,小朋友一哭就是想吃或想抱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對於剛出生的小嬰兒來說,他們還什麼都不會做,美國兒醫的觀點則是:小嬰兒哭泣,可能是餓了,也可能是想媽媽的懷抱了,但更多的可能則是他們“自娛自樂”的一種方法,一種自我鍛煉的方式,或者是有其它的需求(尿片髒了、冷了熱了),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有判斷小朋友哭泣原因的能力,一哭便去抱或喂,是萬萬不得的。

錯誤十:包裹太緊肯定不舒服。爸爸媽媽們自身的體會是,穿著緊身的衣服不如寬鬆的來得舒服與自在,但對於新生兒來說則是恰恰相反,想想媽媽們子宮裡的空間,再想想新生兒初來乍到這個世界所享受的空間,就不難明白,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被包裹得越緊,會越覺得安全和舒服。爸爸媽媽的經驗則是,如果晚上把明明小朋友象粽子一樣包裹得緊緊的,小朋友睡得就會很踏實,相反地,小朋友不但頻繁地驚醒,而且睡眠很淺。

當然,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每個新生兒更是不同的,但對於新生兒的照顧還是大同小異的,爸爸媽媽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為合格的准爸媽!

離開媽媽的肚子,突然將他們置於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是誰也不會適應啊?因此小嬰兒睡覺之時,爸爸媽媽們真的不必躡手躡腳地什麼都不敢做,放心大膽地該做啥做啥吧,而且如果可以來點背景音樂就再好不過了。自小的睡眠就無需處於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還更有利於小朋友後期的睡眠習慣與睡眠品質。

錯誤六:母乳寶貝不按需餵養。美國是個非常提倡母乳的國家,而且從醫生到護士再到孕期的各種課程,對於母乳的指導思想都是按需餵養。雖說每位元兒醫都會說,對於新生兒來說,應該是每兩小時母乳一次,但這每兩小時僅是一個平均時間,不是一概而論,更不是one size fits all的指導思想。對於全母乳的小朋友來說,應該是按需餵養,何時餓了何時喂,明明小朋友有每小時母乳的經歷,也有3-4小時不需要母乳的經歷,母乳的頻率完全取決於小朋友自己。

錯誤七:嬰兒也需要每天洗澡。每天洗澡也許是每位爸爸媽媽的習慣吧,反正明明的爸爸媽媽就是如此,而且媽媽是從生完明明的第二天早晨就開始洗澡了,也是緣於大多數人的習慣,明明的兒醫提醒,小嬰兒是很乾淨的,不需要每天洗澡,即使夏天出生的小朋友,白天或多或少會出些汗,也是不需要每天洗澡,並且這些汗液還可以對皮膚起到滋潤的作用。明明的兒醫已經把她的觀點表達得再清楚不過了,新生兒寧可髒一點,也不要因為洗澡過多而使得皮膚乾燥。明明在滿月之前,基本沒有洗澡,都是用濕毛巾擦身;1-2個月是每週洗一次,而且不用沐浴露;2-3個月是每週一次,但隔一周用一次沐浴露;3-5個月是每週兩次,但沐浴露是每週一次;5個月以後就是每天洗澡了,但沐浴露還是每週一次;至於現在快兩周歲了,每天的洗澡也不一定用淋浴露。

錯誤八:未滿月嬰兒不可外出。受媽媽做月子不出門的影響,很多媽媽們(尤其是老人輩們)則會認為小嬰兒未滿月也是不可外出的。接受美國育兒及產後恢復的指導思想(“中國媽媽在美國坐的西式月子”),在出院的第三天和第二周,媽媽就帶著明明小朋友外出去醫院體檢了,而且兩周後,媽媽就每天推著明明在家周圍的公園散步,每天半小時。這樣的外出散步,不但有利媽媽產後的恢復,而且更有利於小朋友呼吸新鮮的空氣。

錯誤九:哭泣即是要喂或要抱。很多新手爸媽會認為,小朋友一哭就是想吃或想抱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對於剛出生的小嬰兒來說,他們還什麼都不會做,美國兒醫的觀點則是:小嬰兒哭泣,可能是餓了,也可能是想媽媽的懷抱了,但更多的可能則是他們“自娛自樂”的一種方法,一種自我鍛煉的方式,或者是有其它的需求(尿片髒了、冷了熱了),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有判斷小朋友哭泣原因的能力,一哭便去抱或喂,是萬萬不得的。

錯誤十:包裹太緊肯定不舒服。爸爸媽媽們自身的體會是,穿著緊身的衣服不如寬鬆的來得舒服與自在,但對於新生兒來說則是恰恰相反,想想媽媽們子宮裡的空間,再想想新生兒初來乍到這個世界所享受的空間,就不難明白,對於新生兒來說,他們被包裹得越緊,會越覺得安全和舒服。爸爸媽媽的經驗則是,如果晚上把明明小朋友象粽子一樣包裹得緊緊的,小朋友睡得就會很踏實,相反地,小朋友不但頻繁地驚醒,而且睡眠很淺。

當然,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每個新生兒更是不同的,但對於新生兒的照顧還是大同小異的,爸爸媽媽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為合格的准爸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