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同樣是閱兵式,蘇聯卻玩出了花樣,搞得美國摸不清虛實

蘇聯每年都會舉行兩次閱兵式, 一次是5月份, 另一次則是11月。 認真的說, 閱兵式成了蘇聯的一件大事。 閱兵式逐漸成了蘇聯領導人忽悠美國的高招, 由於在冷戰中蘇聯處於劣勢, 因此蘇聯方面必須想其他的辦法。 蘇聯歷代領導人都有自己的高招, 虛虛實實搞得美國人無可奈何。

一、史達林利用閱兵式震懾西面的德國

從1923年開始, 蘇聯開始了一年兩次的閱兵式。 一次是5月1日, 為了慶祝五一勞動節。 另一次11月7日, 這是為了慶祝十月革命勝利。 在20、30年代, 蘇聯雖然每年都舉行閱兵式, 但是在這一時期, 蘇聯的閱兵式沒有太多的特點。 直到二戰爆發之後, 蘇聯才改變了這一情況。 1941年春天, 為了震懾西面虎視眈眈的德國,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決定在5月1日再舉行一次閱兵式震懾德國。 在1941年5月1日那天, 蘇聯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 但是這場閱兵式並沒有震懾住德國人,

一個多餘之後, 希特勒集結了550多萬軍隊大舉進攻蘇聯。 由於蘇聯戰備不足, 因此在戰爭初期損失很大。 在11月初, 德軍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蘇聯仍舉行了一次閱兵式。

在二戰的末期, 蘇聯與美英等國的矛盾已經十分明顯。

1945年6月, 蘇聯破例舉行了勝利大閱兵。 這次閱兵式主要有兩個目的, 第一是慶祝蘇德戰爭的勝利, 第二則是震懾西方的美英兩國。 這是蘇聯秀肌肉的一種方式, 當然, 這也是蘇聯的無奈之舉。 美國利用自己在原子彈上的優勢, 對蘇聯進行了核威懾。 蘇聯當時還沒有原子彈, 因此只能利用自己的陸軍優勢反擊。 1946年, 蘇聯特意舉行了一次坦克兵閱兵式, 這也是為了震懾美國。 蘇聯的意思很明顯, 自己雖然沒有原子彈, 但自己有比美國多得多的坦克。 1953年3月, 史達林去世, 隨後赫魯雪夫成為了新任領導人。 在赫魯雪夫時期, 蘇聯的閱兵式出現了更多的新花樣。

二、赫魯雪夫利用閱兵忽悠美國人

赫魯雪夫上臺以後, 提出了與美國和平競賽的理論。 在這一前提下, 蘇聯與美國的競爭程度越來越高。 在50年代後期, 當時蘇聯還沒有多少中遠端導彈。 為了在閱兵式中震懾美國人, 赫魯雪夫命令導彈牽引車部隊通過紅場以後, 繞一圈然後再通過紅場, 這樣前後三次通過紅場。 赫魯雪夫利用這種方式成功的忽悠了美國人,

美國始終認為蘇聯已經裝備了大量的中遠端導彈。 其實, 那時蘇聯一共只有20多枚中遠端導彈。 除了導彈之外, 赫魯雪夫還命令轟炸機部隊兩次通過紅場, 這樣一來, 美國始終搞不起蘇聯軍隊的實際家底。 1964年, 勃列日涅夫取代了赫魯雪夫。 在勃列日涅夫時期, 蘇聯進入了鼎盛時期, 此時蘇聯開始與美國展開全面爭霸。

勃列日涅夫在閱兵式方面也有自己的辦法,蘇聯的防空導彈當時水準有限。勃列日涅夫命令在原有防空導彈的基礎上,再加上兩節。然後在閱兵式過程中,這是一種射程達到400公里的新型防空導彈。這一情況嚇壞了美國,因為當時美國防空導彈的射程只有100多公里。鑒於蘇聯裝備了超遠端的防空導彈,美國方面一直強調自己的戰機不要過分深入,而且發展了攻陸巡航導彈等武器。但是在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方面才得知原來那是一種為了閱兵而特製的假導彈。類似的情況在蘇聯閱兵式中經常出現,真真假假的武器搞得美國人很頭疼。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必須派出特工偵查。

勃列日涅夫在閱兵式方面也有自己的辦法,蘇聯的防空導彈當時水準有限。勃列日涅夫命令在原有防空導彈的基礎上,再加上兩節。然後在閱兵式過程中,這是一種射程達到400公里的新型防空導彈。這一情況嚇壞了美國,因為當時美國防空導彈的射程只有100多公里。鑒於蘇聯裝備了超遠端的防空導彈,美國方面一直強調自己的戰機不要過分深入,而且發展了攻陸巡航導彈等武器。但是在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方面才得知原來那是一種為了閱兵而特製的假導彈。類似的情況在蘇聯閱兵式中經常出現,真真假假的武器搞得美國人很頭疼。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必須派出特工偵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